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平凡的清穿日子 > 第91部分(第1页)

第91部分(第1页)

端宁叹道:“谁知道呢?自他去年夏天离开奉天的简亲王府,家里人都只知道他去了蒙古,后来皇上巡幸塞外,四阿哥还曾经见过他。他每到一个地方都会托人捎信回家,因此他家里人虽然生气,但也没怎么担心。可是端宁握紧了拳头,深吸几口气,才继续道:“三个月前。他家里曾给他送信,催他回奉天,但他只说会尽快回去。便把送信人打发走了。那时他正在阿拉善厄鲁特附近,不管是直接从草原上走。还是借道陕甘一带,都用不着一个月功夫,却至今没有消息。那里是地广人稀地大漠,他身边又只带了一个从人…”

淑宁不知道阿拉善厄鲁特在哪里,听名字似乎是蒙古某个偏远的地区。但桐英的家人既然能送信到那里给他,至少证明那是个可以住人的地方,而且蒙古各部与朝廷关系不错,以桐英地身份,应该会受到照顾才是。

她深知桐英是端宁从小到大最要好的朋友,他失踪达三月之久,可想而知哥哥有多担心了,于是安慰道:“我记得桐英哥自小便文武双全,骑射与武艺都是极好的。人也很聪明,他既然敢只带一个从人在大漠上闯荡,想必是有所依仗地。也许他过两天就回到家了呢?哥哥先别担心。往后多去他府上打听就是了。”

端宁苦笑道:“他这个人,说是文武双全。其实只是骑射功夫好些。武艺在宗学只是中上而已,他最大的长处是聪明。想什么都很周到,但我担心他太聪明了,所以做起事来会托大。你看他只带一个人就在蒙古各部混了那么长时间,哪里知道那样有多危险?”

“哥哥想太多了,桐英哥做事一向谨慎,他自然知道这些事,况且他在奉天时,就与几位蒙古小王爷交好,那些部落里地人,光是看在那些小王爷的份上,也不会对桐英哥怎么样的。”淑宁轻轻拍着端宁的背脊道,“况且我们在这里担心有什么用?奉天简亲王府一定会派人去找的,想必很快就有消息了,好歹是两个大活人,一定会留下踪迹地。”

端宁再次苦笑,张了张嘴,有些犹豫。他想告诉妹妹,他先前与奉天的旧同窗们通信,方才知道去年桐英离家时,刚与家人大吵一架;他想告诉妹妹,年后桐英的大哥雅尔江阿,因为纵容属下与大阿哥手下的官兵斗殴,被降了职,简亲王又因为君前失仪,被罚了俸又强令离京,甚至连桐英本人,也被连累降了爵,从贝子降到了不入八分辅国公;他想告诉妹妹,简亲王府的人写信要桐英尽快回家,是为了让他在今年万寿节上再献一次画,只要哄得皇上高兴,说不定就能讨些恩典;他想告诉妹妹…

他有许多话想告诉妹妹,但不知为什么,当他看到面前那张小脸上的困意,便打消了这些念头,妹妹就算再聪明,也不可能有办法解决这些事,告诉她,也只是多添一个为此烦恼的人而已。于是他微笑着对妹妹说:“瞧你那个样子,一定很困了吧?快回屋睡觉吧。”“我不困,我多陪哥哥一会儿吧。”淑宁硬撑着道。

端宁笑笑:“我没事了,把话说出来后,舒服许多。我也要睡下了,明天还有事呢。”淑宁想想也对,便应了,临走前把碗筷收拾好,放在外间,明早自然有人来收。

她一回屋很快就睡着了,所以并没有留意到,端宁房里的那一盏烛光,直到四更才熄灭。我是两天后的分割线

过了两天,淑宁跟着母亲哥哥,又带上堂姐芳宁,回到了房山地别院。张保对芳宁的到来表示了欢迎,但并没有表现出过度的热情,这令芳宁感到很安心。她只在这座宅院里待了半个时辰,便已经感受到,这是个与伯爵府很不一样地地方。

佟氏将她安置在芷兰院,见她只带了春燕一个丫环来,便另拨了个伶俐的小丫头,以及两个媳妇子侍候她,又对家下人等三令五申,要把大姑娘当成自家姑娘一样尊重。她嘱咐芳宁想什么吃地用地尽管说出来,也不必总到正院里立规矩,只需按自己心意行事便可。芳宁当然不敢照做,但她知道这是三叔三婶一家的心意,便在心中领了这份情。

第二天天气晴朗,淑宁一大早就拉着芳宁先去逛了园子。在日渐炎热地夏季,一个依山靠水又多花草树木的地方,当然要比别处凉快得多,更何况园中各色鲜花散发着香气,着实令人心旷神怡。芳宁在这里,倒是享受到了难得的闲情。淑宁早让人把芳宁的经书纸卷都送到了观澜亭,对她道:“这里凉快,地方又宽敞,看着水眼睛也清亮些,大姐姐不防在这里抄经吧。只是外头热起来时,要记得回屋去才是。”芳宁打量了周围一番,微微笑道:“这里的确不错,你平日也惯在这里读书写字么?”淑宁道:“这里原本是蔡先生给我上课的地方,两个弟弟便在那边的凌波台上,只是如今天热了,额娘让我们挪到二院去,所以我只在闲暇时到这里来。我叫个小丫头在这里听候吩咐,姐姐只管安心抄经吧。”

芳宁点点头,坐在案前拿起了笔。淑宁看她抄了半页,便离开了园子,回前头上琴课去。

不但是上课的地点变了,连时间也从下午改到了上午,这大概也是考虑到夏天午后人容易发困,不利于学习的缘故吧?蔡先生很赞成这种做法,因为他早上精神会更好;至于杨先生,他觉得新做法更利于他安排自己的读书时间,而且在二院上课,对住在旁边院子里的他而言更加方便,当然也不会反对。

其实佟氏这样安排,固然有天气的考量,更大的原因,却是想空出园子来。因为四阿哥那边传来消息,他最近极可能会再到房山来一趟。

(我承认,我被一些读者的想法雷到了,所以,今天稍稍玩一下暧昧…)

一三二、心结

早在淑宁向母亲提出让四阿哥在花园下榻的建议后,佟氏便开始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正好前些日子有一个仆役家的小孩,在花园中游玩时不慎落水,虽然很快被救了上来,仍落了风寒,不久又有一个小厮在树林里被蜜蜂蛰伤,佟氏便借机宣布了新的家规:花园里从临渊阁左侧的树林边开始,一直到东北角的凌波台山边,这一条对角线以右可以任人进出,但左边的树林、枕霞阁与山林,除了各处执役人等,未经主人允许,一概不许踏足。而且,即使容许家人进出那半边园子,太阳一下山,也要关门上锁封园,不许人随意进出。

枕霞阁那边,已经收拾好了几间房屋,天天都有专人负责打扫,随时可以住人。但佟氏并没有采纳女儿说的,让四阿哥一行从山上的小门进来的做法,那样毕竟有些不够体面。当初买下园子时,花园与宅院其实是分开的,后来砌了墙封住过道,变成内巷,两头还开了门。其中西边的门,就是位于大路那一边,只是有一个小树林挡着,因此过路的人若非事先知道是不会发现里头有门的。佟氏已经通知了四阿哥,让他们到时从这里进来。为了稳妥起见,佟氏把马三儿两口子安排到过道旁的一处小跨院里,整个院子除了他们夫妻二人,就只放些杂物。马三儿也是知情人了,只要有人敲响那小门,他就会把人悄悄迎进来,送到枕霞阁去。这一路上安排的仆役,无一不是用了多年十分信得过的人。

淑宁心里对母亲这番安排知道得很清楚。便也开始小心。只要家中气氛一有变化,她便会约束院里的丫环不到园里去,而且再三严令素馨不要随意打探消息。就算打探到了,也不要随便到处说去。

芳宁对这些事一概不知。只是安安静静地过着自己的日子,抄抄经,念念佛。不过换了环境,又没有俗事缠身,她心情好了许多。有时候见了贤宁与小宝两个,也会和他们说说笑笑。淑宁对此很是满意,又让她在闲暇时多与小刘氏交往。

小刘氏虽然名义上是他们家地妾,但在伯爵府时一向深居简出,与府中诸人来往不多,更别说同样深居简出的芳宁了。对于芳宁来说,她差不多是半个陌生人,但几次交谈下来,芳宁发觉这位姨娘性情温柔平和。极易相处,人又慈爱,便渐渐地有了亲近之心。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