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后四合院时代之棒梗日记 > 第12章 公社交公粮(第1页)

第12章 公社交公粮(第1页)

抢收,抢收,抢完麦子抢棉花。

同期进行的还有红薯,玉米,土豆,花生,大豆……

柳边峪土地不算多,但在孙大安大队长的领导下,只要是能长东西的地方,哪怕是三分地一垄沟,他都会见缝插针的给安排上。

人多地少就是这样,不种粮食就得挨饿。

十月中旬,各种农活基本收尾,繁重的抢收结束。

现在的知青们每天由妇女队长带着去干一些杂活,就在这些日子里,贾梗学会了磨麦粉,做柿饼,编草绳,搓棉籽,烤玉米,烧地瓜……

霜降前两天,队里组织去公社交公粮。

凌晨四点,女生做好了早饭,等贾梗他们吃完,每人又塞了三张烙的杂粮饼。叮嘱他们别忘了按纸条捎买物品。

这趟公社之行,没有妇女的事,女知青在头一天就被告知过,她们不能去。

郝红英据理力争,被妇女队长一句话给呛了回去:“我们这边家里来客人了,女人都不许上桌,何况交公粮这种头等大事,老爷们避讳着呢。”

知青们不理解乡人这种封建思想,但是他们都没反驳,反驳也没用。根深固蒂的思想不是他们说几句大道理就能改正的。

匆匆赶到队部旁的仓窑,却见宽大的场坝上已经人声鼎沸,火把马灯照耀着忙碌的人群。

整个大队所有的壮劳力基本到齐,门前六七辆驴车牛车上已经堆满,绑完绳子后牵到一边。

贾梗被高建军叫走,他和一帮年岁小的提筐,里面全是一些和他们一样的烙饼干粮水壶。

其余知青则每人分了一担箩筐,和大部队一起行动。

上千人的大队,要交的粮食不是小数目。光靠那几辆驴牛车显然是不够的,大部分都要靠人力挑过去。

柳边峪大队离小黄岭公社有五十多里路,而公社下辖十几个大队,全部从今天开始交粮。

天边露出一丝鱼肚白时,队伍整装待发。孙大安带着各小队队长又反复检查了遍,确认没问题了,跑到队伍最前头,扯开嗓子大吼道:

“老少爷们,走着!”

“交粮啰!”

孙队长一马当先,挑起箩筐走在最前头,众人纷沓跟上。

场面颇有几分杜甫兵车行里写的那样:

车辚辚,马潇潇。

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

尘埃不见咸阳桥。

知青点的榆钱树下,郝红英和女知青一起望着离村的队伍,感叹道:“都是好粮啊。”

不下乡她们是真不知道原来城市里吃的供应粮都是农人精挑细选,一选再选。

最好最饱满最上等的交给公家,次一级的淋雨的发霉的才是留给他们自己的。

占全国人口比例最多的农民,为这个国家奉献了太多,太多!

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

贾梗跟在队伍里,每翻过一道沟壑,队伍都要停下来修整一次。大队干部则跑前忙后检查箩筐上盖的蔑片掉没掉,粮食洒没洒。

短歇过后,作为机动队的壮劳力换人上肩。

贾梗见白冬生实在扛不住,两只脚直打飘站都站不直,连忙上前跟他换了一程。

就这短短的一程,贾梗两只肩膀差点废了,扁担压得生疼。

你还不能停,一停队伍就乱了,后面就得跟着停,到时翻了箩筐那罪过就大了。

咬牙坚持两里地,停下时,贾梗跟来检查的小队长说了情况,很快一群社员过来替换了遭不住的知青们。

“你们学生娃子,还是嫩了些哩,哈哈……”

充满善意的调笑让除贾梗外的四个知青燥红了脸,一个个像霜打的茄子跟在后面。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