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话说形意拳门之真谛 > 第19部分(第1页)

第19部分(第1页)

把两块砖头平贴在墙壁上,用双拳抵住这两块砖头,使他固定在墙壁上,然后用双马形的姿势其体味这个后腰向前送的劲力,这个方法相当的好,很快就能找到自己的腰劲。

你只凭着胳膊的力量是坚持不了多久的,为了更做的更久,在这个定势中,你会慢慢地把自己的劲力退到根节,最后退到腰上。

如果初学你是手掌发力的话,你会慢慢地把力量转移到肘部,在转移到肩膀。如果此刻你还在坚持的话,你会慢慢地把全身的力量沉到后腰上,借助后腰的“挺力”维持这个桩法的稳固。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马形大有长进。当年这个长进是当年的自己与自己相比的结果。这时候重新开始练马形的时候,觉得脚底下轻灵稳固,有“土中行犁”的感觉。

在一天晚上,我和父亲练拳的时候,父亲给了我一块小手绢,并告知了用法。我把小手绢攥成一团,握在手心打拳。突然觉得出拳时候,两只手的力量变的大不一样。

握着手绢的拳头打出的劲力陈实凶猛,与另一只空手握拳的手有了较大的差别。我感到很奇怪,为什么手心握着东西,打出的劲力就会有变化呢?

为了解开上述的问题,我做了很多试验,最后证明,只要手心握着东西,打出来拳劲力就会变大。我用核桃、纸张、甚至小孩玩的弹球都做过实验,证实了这个说法是正确的。只要手中握着的东西不是太大影响握拳的话,手心握着东西确实能提高打击力度。

这就是“空”与“不空”的区别,这件小小的事情里边含着武学的大道理。

一个不练武术的人握拳,其实很难握的很实。拳的中间是空的,就是这一点的缝隙,也会影响到身体的整体发力。一个握拳很好的练武的人,如果在手心握着一团餐巾纸,也能帮助他增加出拳打击的力度。

从马形拳开始,我重新认识了形意拳门握拳和手型的重要,这一点点的缝隙就造成了打击力量大幅度的下降,这是我从来没有想到的事情。

“如人在荆棘林,不动即刺不伤。”这是佛经中的句子,我先借用一下。如果在荆棘林中我们动起来呢?

那就会刺伤。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和父亲练拳的时候,在一种针叶松树的旁边,父亲让我冲着松树的松针练了几下。

我打了几下马形,尖锐的松针刺激了拳头,这种微微的疼痛使我全身猛地“jǐng醒”兴奋起来,一种与平时练拳截然不同的感觉油然而生。

哈哈!一种兴奋的感觉,仿佛一股微冷的气息从命门附近升起,自后背沿脊柱上升。“沙场百战抖威风”这句话,终于让我悟到了一丝感觉。

感谢那时候年轻,能一心一意的学点什么。也感谢那棵松树,没有那些松针的刺激,我也许至今还不能领悟到“jǐng醒”和“jīng神抖擞”真切的含义。

jīng神抖擞、无中生有、龙虎交泰、怒发冲冠、jǐng醒……等等许多类似的词语,我觉得最早都是练武的人创造并说出来的,不练武功的人,身体没有这么敏感,是创造不出这些词汇的,也永远不会真正理解这些词语的内涵。在古代也许只有和尚、道士、军队等那些专业人士才能“真明白”。

马形练功力,猴形练奇巧。

这两个形象结合起来,我家用了一个词“马上封猴”。

在《西游记》中唐僧的白马最后是“八部天龙”,孙悟空是“斗战胜佛”,地球人都知道,我说点地球人都不知道的。

《西游记》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书。

鸿蒙初开原无xìng,打破顽空须悟空!

唐僧取经第一关就是出了大唐国遇到老虎,在内家武术第一关就是心肾相交龙交虎汇。

古人认为天与地距离八万四千里,人的“心”与“肾”对应天地,距离八寸四分,心肾相交而四象和合。

唐僧第一关就遇到猛虎,那是含有“深、深、深”意的。

那是用外在的“假虎”,暗示内气运行的“真虎”!

此之谓:“借假修真”是也!

什么叫“斜月三星洞”?

那里是“灵台方寸山”?

没有“道心”看不得西游,也悟不得形意!

别看轻了西游,也别看轻了形意!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