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穿越遇李白 > 第124章海气昏昏水拍天(第2页)

第124章海气昏昏水拍天(第2页)

“寸心生万路,今古棼若丝。逐逐行不尽,茫茫休者谁。来恨不可遏,去悔何足追?”

但是,一句谊切苔岑的“海侵城根老树秋”,一句肝胆相照的“逐逐行不尽”,又怎能道尽韩愈的悲苦和孤寂?

“梦觉灯生晕,宵残雨送凉。

如何连晓语,一半是思乡。”

韩愈被贬阳山时,曾写下《宿龙宫滩》。夜幕四合,万籁俱寂,韩愈怀念京师,思恋亲人,他未曾想到,十四年前的诗句,似乎谶语一般卜示着他无法逃脱的未来。

四月二十五日,韩愈辗转三月余,终于抵达潮州,行程八千里,费时近百天。但是,他甫一抵潮,即理州事,芒鞋竹杖草笠蓑衣,与官吏相见,询问百姓疾苦。

元和十四年的潮州,风不调,雨不顺,灾患频仍,稼穑艰难。先是六月盛夏的“淫雨将为人灾”,韩愈祭雨乞晴。

淫雨既霁,稻粟尽熟的深秋,又遭遇绵绵阴雨,致使“稻既穗矣,而雨不能熟以获也;蚕起且眠矣,而雨不得老以簇也。岁月尽矣,稻不可复种,而蚕不可以复育也;农夫桑妇,将无以应赋税、继衣食也”。过量的雨水使得韩愈焦虑不已,他为自己无力救灾而深感愧疚,“非神之不爱人,刺史失所职也。百姓何罪,使至极也!……刺史不仁,可坐以罪;惟彼无辜,惠以福也。”炽诚竣切,跃然纸上。

全国进入汛期,有些地方水灾严重,连日的暴雨引发了洪涝灾害,在洪水的肆虐下,潮州城外四周农田一片汪洋,百姓深受其害。

韩愈忧心如焚,他一方面摆出最高长官的气势,下令全城总动员筑堤防洪,携手共治水患;一方面亲自冒雨出城,实地勘察灾情,获取第一手抗洪资料,部署抗洪救灾,一马当先冲在抗洪的第一线。

韩愈发现城北面山势较低,洪水已有倾泻之势,若是山洪从这里涌入城内,后果将不堪设想。于是他便想到要筑起一座水坝,以堵住山洪。他骑着马在城北山坡上上下下蹚水做记号,并让随从在做有记号的地方插上竹竿,标清堤线。

同时他下令全城百姓参与抗洪,等众人前来帮忙筑堤坝时,就见韩愈插的标杆早已成行,城北俨然变成一座“竹竿山”。韩愈的此番举动鼓舞了众人,大家按竿标筑堤,最终大堤筑成,堵住了汹涌的洪水,潮州顺利度过了此次水患。

为了传颂韩愈的事迹,北山被命名为“竹竿山”,潮州当地也建立了韩文公祠,因为这事,“韩文公走马牵山”更成为一桩美谈。

按那时规矩,犯错误下放的官本可以不问政事,因为很容易惹火烧身的。但韩愈出于一个政治家的责任感,看到老百姓的疾苦不忍漠然,力所能及地为民众做了许多好事。

“恶溪瘴毒聚,雷电常汹之。鳄鱼大于船,牙眼怖杀侬”是韩愈刚进广东境内就听说了的。“郡西湫水有鳄鱼……食民畜产将尽,以是民贫。”面对着如此严重的鳄害,为解除民瘼,新刺史觉得,治潮首务,当在消除鳄患。

韩愈果断地采取措施,作《鳄鱼文》,并“令判官秦济炮一豕一羊,投之湫水祝之”,为驱鳄作一次声势浩大的动员。

鳄鱼生性凶猛,百姓对鳄鱼难免有惧怕之心,韩愈祭鳄,实质是为了消除百姓恐惧心理,增强驱鳄信心。

鳄鱼皮是唐代循州、潮州的贡品之一,当时的潮州自有一批捕杀鳄鱼的能手,他们就是韩愈得以“选材技吏民,操强弓毒矢,以与鳄鱼从事”的骨干力量和生力军。

在新刺史的动员组织下,在一个有限区域内,在以富有经验的猎户为核心的驱鳄大军的合力围歼下,再凶猛的鳄鱼,除了被制服或仓惶逃跑外,还能有什么出路呢?

唐代已进入封建社会的成熟期,唐律明确规定不准贩卖奴隶,没良为贱。但南方及边远地带,奴婢问题仍相当严重。因债务纠葛而以人抵债是“没良为奴”的主因,而掠夺夷獠则是权贵另一种获取奴婢的残暴手段。

对这种罪恶行径,韩愈深恶痛绝,并断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正如他的学生皇甫湜在《韩文公神道碑》中所说的:“贬潮州刺史……掠卖之口,计庸免之,未相计值,辄以钱赎。”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