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重回八零躺着就把钱赚 > 第17章 我也要去(第1页)

第17章 我也要去(第1页)

门内夫妻俩不欢而散,门外沈夏莲蹲在墙边双目微红。

她大哥一直是这样的,传统,又大男子主义,却永远把责任往自己肩上扛,把她们几个姐妹护得死死的。其实这种男人对老婆来说,还真算不上好男人。但在这个时代,对于家人来讲,绝对是最信任可靠的。

不行,还是得赚钱。书是肯定要读的。但也不能让她哥嫂因为她的事情争吵不休。她嫂嫂的性格到中年以后其实特别温和,家里家外都是她在操持。就是年轻这会吧,有点一言难尽。其实按照后世的说法,她这种想法,才是常理。但在这个年代,大家都以大家庭为重,她的想法就比较不被理解了。

还好刚才堂屋里就她一个人,不然真是太尴尬了。屋子小,说话声跟没墙隔着一样。还得多赚点,这破屋子也得重新翻盖了。沈夏莲边揉着膝盖往爹妈屋子里走,边想着。

这年头小学的功课是真的简单,饶是沈夏莲时隔了40年再重头复习,也就一礼拜,她也记得差不多。也有可能是11岁的脑子比较灵敏,不像后来人到中年,想读点书,都看不进去字了。

这周五,晚上吃饭的时候,沈大山就不在了,周一父子俩去沈来福家走了一趟后,周三就来人跟沈大山说,让他去村里纺织厂走一趟。纺织厂周五要去豫南出一趟货,那边有很多服装厂。八十年代的长途,路上可不安全,纺织厂每次出货都要叫上几个青壮汉,当然,报酬也不菲。因为路上的危险是有可能丢命的。一般家里不缺吃喝的都不太乐意赚这个钱。

沈大山周五早上就出发了,陈水花从他出门开始,脸色就没有放下来过。晚上放碗筷时都丁零当啷的。沈立民和王小芬在这件事上,对儿媳自觉理亏,都不敢出声。还是沈如是看不下去,说了两句,"建国玉琴还小,那碗边要是有碎口了,怕是会把他们的嘴割到。"陈水花这才不继续砸碗,但脸色依然阴沉。这多晚饭,只有沈玉琴那个小不点还在叽叽喳喳,其余人基本没有声音。

晚饭后,王小芬叫四女儿把攒了一礼拜的蛋理一理,明天拿去卖钱。前几年,卖个蛋卖个菜,大家都还偷偷摸摸的,生怕被抓。现在改革开放了,虽然还没几年,但是南方这边的人比北方胆子普遍要大点,大动静还不太敢有,但小摊小贩已经不少了,尤其是卖点农家土特产的,非常普遍。

沈夏莲帮着她四姐清点了一下数量,鸡蛋28个,鸭蛋22个,一共50个。她们用稻草铺底,把蛋一个个小心的放进竹篓里。

"四姐,你明天是要挑去镇上卖吗?"禹水镇不小,有好几个集市,最近的那个,也是镇中心最大的集市,走过去大概半个小时左右。

"明天不去镇上了,我想去省城看看。"沈小夏想了想,"我听村头秀英姐说,她娘家是萧县的,她大哥说省城里面的蛋普遍比我们这要高一毛一斤,每个蛋能高一两分。我想着明天去省城里面看看。"

沈夏莲咋舌,"萧县离杭市近啊。我们是越市的呀。"

沈小夏白了她一眼,"我们往村北出去,不就是萧县了。也就比秀英姐她娘家多出个十几里路,我早点出门就行了。"

这年头的人都能吃苦,走几个小时都不当回事。

"挑着担子,那也得走4个小时吧。早集六点左右肯定也得到了,那你2点就得起来了。"沈夏莲想了想,"我跟你一起去吧。累了可以换换手。"

沈小夏上下扫了她一圈,"就你?还没扁担高呢,跟我换什么手。你还是在家看书吧。姐没读过书,你把我那份也读进去就行了。"

沈夏莲有点尴尬,又有点感动。她又忘了自己才11岁了。"带我去嘛,我还没去过省城呢!"既然只有11岁,那撒个娇也没事啦~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