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明朝小官人(我家的表哥数不清) > 第28节(第1页)

第28节(第1页)

&esp;&esp;可看着李绮节嘤嘤泣泣哭得好不伤心,李子恒立马忘了她以前是怎么料理那些难缠街坊的,疑惑很快被自责和悔恨所替代:三娘再厉害,到底只是一介女流,如果县里那些浪荡子弟知道家中没有男丁,成群结队来欺侮她,她身为闺中女子,有苦说不出,可不是只能任凭别人欺侮么!身为长子长兄的自己率性妄为,上不能孝顺父亲,下不能照拂幼妹,妹妹无依无靠,悲从中来,怎么能不哭呢?!

&esp;&esp;“三娘,都是我不好。“李子恒垂下头,老老实实承认错误,但是他想去投军的决心依旧没有泯灭,“等我找几个信得过的兄弟,把你和阿爷托付给他们看顾,再去投军。“

&esp;&esp;李绮节躲在手绢里撇撇嘴,李子恒的那几个兄弟,一个个跟他一样,看起来孔武壮实,一脸凶恶,很不好惹,其实都是外强中干的软脚虾,除了壮声势之外,毫无用处。

&esp;&esp;李子恒看李绮节不说话,有些心虚:“三娘,再要不,你和阿爷都去乡下住几年?村子里安静,人也和气。“

&esp;&esp;李绮节拿手绢在眼角按了按,“罢了,投军是大事,以后再慢慢商量,我让宝珠把鸡丝面端上来,大哥先吃点东西。“

&esp;&esp;只要李子恒开始犹豫松动,不愁留不住他。

&esp;&esp;一家人各自吃过晚饭,梳洗过后,李乙想起杨李两家的纷争,再一次催促李绮节:“铺盖家伙都收拾了没有?“

&esp;&esp;李绮节诧异道:“好好的,为什么要回乡下去?大哥的事还没个说法呢。“

&esp;&esp;李乙叹口气,“罢了,不回去也使得。这几天县里不太平,你好好在家待着,无事不要出门。我如果不在家,不管谁来叩门,都不许应答,听见没有?“

&esp;&esp;李绮节点点头,“我晓得了。“

&esp;&esp;翌日破晓时分,间壁孟家养的公鸡在墙头啼鸣,巷子里野狗狂吠,孟举人不在家,孟家格外安静,倒是李家楼下,传出一阵窸窸窣窣说话的声音。

&esp;&esp;李绮节拨开刺绣虫草蝈蝈纹蚊帐,一边揉眼睛,一边嘟囔:“家里来客了?怎么来得这么早……“

&esp;&esp;☆、斗殴

&esp;&esp;宝珠按住李绮节,不让她起身:“三娘,先别起来。“

&esp;&esp;李绮节坐在帐中,侧耳细听片刻,眉头蹙起:“来的是谁?“

&esp;&esp;宝珠低啐一口:“不知道从哪个旮旯钻出来的亲戚。“

&esp;&esp;李绮节坐不住,起身披了件翠蓝夹长袄,站在门口,听清楼下某位族叔慷慨激昂的发言,头皮顿时一阵发麻:难怪昨天李乙催着她回李家村,原来如此!

&esp;&esp;听楼下一片喧哗人声,显然来的人不少,其中一个族叔句句都是煽动之语,引得其他人纷纷赞同。说来说去,无非是劝李乙不要忍气吞声,他们竹山李家嫡支,如今派出族老和后辈子弟数名,要替李家小娘子讨回公道!

&esp;&esp;李绮节冷哼一声:早不来,晚不来,非得等杨、李两家退亲一个多月,才跑来替她出头,若说其中没有猫腻,谁信?

&esp;&esp;楼下堂屋中,李乙好声好气谢过嫡支李氏众人的好意,言明事情已经过去了,不必再劳动嫡支的子弟们。

&esp;&esp;那族叔不容李乙说完话,朗声道:“一笔写不出两个李字,我那侄女儿被杨家如此欺侮,如果我们李家男人不给他们杨家一点颜色瞧瞧,以后还怎么在瑶江县立足?难不成以后李家的小娘子们通通只能吃哑巴亏了?七弟,我们嫡支的男儿可不像你这么有涵养,谁欺负我们家的姑娘,我们就打到他家门上去,砸了他们吃饭的铁锅!让他们瞧瞧李家人的厉害!“

&esp;&esp;语气中略含讥讽,意在指责李乙不中用。

&esp;&esp;另一个人道:“好了,七弟,你别畏手畏脚了,这事不是你们一家的事。事关我们李家的名声,我们不能当睁眼瞎!你忍得下腌臜气,我们忍不下!你放心,我们替你出头,和你不相干,你只管在家等着听好消息吧!“

&esp;&esp;不待李乙再说什么,一伙人提着铁锹、锄头、门栓等物,扬长而去。

&esp;&esp;听到院门关上的声音,李绮节几步奔下楼,“阿爷,他们真要去杨家?“

&esp;&esp;李乙愁眉苦脸,长叹一口气:“劝不住呐!“

&esp;&esp;想当初,李乙去嫡支求助,只是为了让李绮节在杨家多一些底气,而不是想和杨家干架啊!

&esp;&esp;李绮节知道李乙一向畏惧宗族,这也是时下老百姓的常态,没有多说什么,立刻让宝珠打水,匆匆梳洗过后,梳起发髻,换上男装,即刻驱车前往杨家。

&esp;&esp;事不宜迟,她必须阻止李家人和杨家人真打起来。

&esp;&esp;在潭州府,村人氏族之间有摩擦间隙,通常都由乡间里甲老人来处理争端,很少会上告到衙门,如果越过里甲老人直接去衙门击鼓鸣冤,官府也会先把里甲老人传唤到县衙询问事由。

&esp;&esp;老百姓们一来不敢得罪里甲老人,二来觉得衙门森严,进去就得费钞受罪,所以除非万不得已,绝不会去县衙告状。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