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艺术漫谈(百家讲坛丛书) > 第13部分(第1页)

第13部分(第1页)

行思考,来进行归纳。我觉得,第一点,是娱乐和消遣的功能,抒发感情的功能,这包括自娱和他娱。例如,很多民族的山歌,它有的时候就是一个人唱,他抒发自己的胸怀,这个歌可能是比较欢快的,也可能是忧伤的,为什么呢?山歌有的时候是忧伤的,他走了很远的路,远离开家乡,例如,过去西藏的农奴要值乌拉,乌拉就是一种差啊,就是官差,或者是领主之差,就是命令服些劳役。例如,要你赶着牲畜去运货,到远地方去。那要走很远,那到很远的地方想起家乡,想起家里的老人,他就唱山歌了,在山路上就要唱山歌,这时候的山歌往往是有很强的感情,个人的感情,个人抒怀,抒发自己情怀的。但是也有很多歌曲是他娱性的,就是他唱起时大家听。例如,藏族有一种歌叫卜卦情歌。怎么叫卜卦情歌?一开始我就看着翻译的民歌,我说这是宗教歌吗?不是。后来,我一了解,仔细了解,原来不是,是什么样的歌呢?我下去以后,我就知道,具体知道它是年轻人在一块,年轻人在农闲的时候,在休息时候,大家一起到山坡上去,在草地上坐下。然后,大家每个人拿出一件自己的东西。例如,戒指,或别的一个什么东西。假如,像我们学生去,可能带一支钢笔,或者是一块橡皮,都可以。交给其中的一个人,他把东西都藏起来,放在底下藏起来。然后,他就从里面拿出一件来捏在手里,不让你看,然后去请大家唱。那其中就可能有一个人要唱了,唱这个歌就叫做卜卦情歌。这种歌,他唱这个歌,歌词里面有各式各样内容,也有赞美你的,也有讽刺你的,嘲笑你的,各式各样的。然后,打开以后一看这个东西是谁的,那刚才那个歌就是唱给你的。然后,他又拿出一个东西,他又唱。假如唱的是爱情的歌,或者是其他什么的,一打开一看是你的,那么大家非常高兴。是一种娱乐性的,共同的娱乐性的这种歌曲,就是有这样的功能,带有这样功能的歌曲。

第二类是,教育的功能。这个刚才已经提到过了。例如,叙事歌是最明显的,也是最清楚的,它的教育功能,体现在歌曲中间。这是第二种。

第三是,求偶的功能。就是情歌,各式各样的,各式各类的情歌。这种情歌,我觉得,它实际上是反映了古老的民族,古老的族群,它要求自己民族的延续、壮大,那么你必须要有后代。特别在比较古老的年代,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都是相当艰苦的这种阶段,那么一个民族的延续,这很明显,这是一个民族的大事。所以我们就可以知道,为什么有的地区,有的民族地区,包括汉族地区,有那生殖崇拜的延续。为什么会有?就是由于人类的要求,人类要求繁衍,要求保持自己的群体这样的愿望,所以才有婚姻。所以,情歌我觉得可能,我估计是比较早期就会出现的这种歌曲,这是第三种。

第四个,是凝聚的功能。这种民歌,一个地区的民歌,大家都会唱,都唱同样的民歌,虽然可能会有各样的变化,但是基本上是相同的东西。这种艺术形式本身就起一个凝固、聚集、凝聚一个群体的它的向心的这种力量,所以我觉得民歌在这方面,凝聚群体,凝聚民族大众的这种功能也是十分明显的。

第五就是,社会交往的功能,社交的功能。例如,刚才我们谈到的酒歌,还有其他的类型就是属于人际交往。那么这种功能呢,这种歌曲往往在这种人际交往中间,它加浓你的感情的色彩,它加浓你的感情的浓度,这种歌曲起着这样的功能。所以,它是有社会交往、人际交往这样的功能。所以,简单地归纳,民歌的社会功能,它有五种,就是五种,这五种功能。而在汉族地区,这有些功能就已经逐渐地减弱,甚至逐渐消失,在民族地区,在不同的地区,还都表现得非常鲜明。这是第六点。

第五个大的问题是,少数民族民歌的特征。我们把它归纳成四点,第一点就是群众性,民歌具有群众性,不言而喻,人人会唱,它不是哪几个演员来表演的,而是人人都会唱的,特别我们到民族地区去,几乎人人都是歌手,它的差别就在哪儿呢?就是有人的嗓音更好,有的人记忆力更强,他记得更多的曲调,记得更多的唱词。还有善于即兴编词,即兴编词,那这儿他就成了这个地方的著名的歌手了。他在举行对歌、赛歌的时候,那时我们就要推他出来了,你要跟对方来赛,他是我们这里面最好的,你唱什么他能够马上给你对上,甚至他能够超过你,压过你,能够取胜。所以,第一点是群众性。

第二点是社会性。它体现在民歌和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唱词的内容也非常地贴近生活。这是第二点。

第三是即兴性。因为民歌的这种即兴,它不是靠乐谱,它是口传的,它不是靠乐谱来规范的,不像我们现在学音乐,我们拉小提琴,要弹钢琴,是照谱子弹,弹得都一样,略有一点处理上的不一样。但是你必须按谱子,你不能随便弹。唱歌也是这样,我们要按谱子唱,自己即兴发挥,那不行,你还得按谱子唱,所以这样的东西,这样的即兴性就是比较规范的。我们的音乐生活中间的这些演唱、来演奏的比较规范的。而在民间,它非常突出的一点特点是即兴,甚至一个歌手,你要请他唱歌,唱第一遍和第二遍有时候都会有点区别。有不同的歌手,同一个地区不同歌手,他唱同一首歌也会有大大小小的区别,所以这种即兴性的变异性,那是在民歌中间也是比较突出的一个特点。

刚才我也讲了,歌手善不善于即兴地编唱歌词,这一点在即兴性中,这也是很突出的。他有的歌手非常善于即兴编词,你随便用什么样的问题来难不倒他,他能马上给你编出来。

第四点是多样性,就是少数民族民歌的特点。这一个特点,我就稍微讲得多一点。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多样性,又反映在它表现的内容上,又反映在它本身的形式上,这两方面都是多样的。我重点讲形式,就是音乐形态,音乐本体方面的,也包括音乐形式其他方面,重点是音乐方面的,除了唱词内容丰富多样之外,民歌还具有不同的音乐特征。音乐特征表现在哪些地方?旋律、调式、音阶、节拍、节奏、音乐结构、曲式,音乐的结构,唱词格律,这都属于跟音乐有关的。虽然,唱词我们说是文学的,但是它跟音乐紧密地扣在一起,它直接影响着音乐结构,所以我们把它也放在音乐形态的分析方面。另外,还包括什么呢?唱法的技巧,不同民族它有不同的唱法,它有不同的演唱的技巧。另外,演唱的形式也多样,有独唱,有对唱,有合唱,有多声部的合唱。另外,歌种也是很多样的,各式各样的,还有使用的伴奏乐器。今天我们唱的都是清唱了,但是有些民歌是带伴奏的,是有乐器的,有乐器有伴奏的。例如,新疆的很多民歌,它是有用那个弹拨尔了,热瓦甫了,好多种弹拨乐器。像哈萨克的它有冬不拉,它有冬不拉弹唱。藏族也有,藏族用扎木年,一种弹拨乐器,六根弦的弹拨乐器,叫扎木年弹唱,就是也有乐器伴奏的。今天我们请来都是清唱的,这几个民族的民歌多半是清唱,不是说他们有乐器伴奏,我们故意不用,不是这样。而是说它在民间的形式中间就存在着两种,有的带乐器,有的不带乐器。那么,现在我们涉及到音乐的多样性了,现在我就要请几个同学都上来。为什么要请他们都上来啊?因为蒙古族的歌里,刚才我们听她唱的那个歌里边,你们注意没有?有很多有喉头的变化,那种短的顿音,这是有它专门的名称。蒙古族的唱法,特殊的装饰唱法,它叫“诺呼拉”。那么,藏族的它有两种称呼:昂迪、真固。例如,才旦卓玛唱歌时候,你们注意,听才旦卓玛唱歌时候,她有时候在长音的地方,她出现短的装饰音。那种短的声音,在藏戏里面很突出,那个叫什么呢?叫真固。

现在,在山歌里面,他刚才唱的山歌里面也包含了装饰的唱法。例如,纳西族的,它就有很明显的颤音。苗族我刚才已经讲过了,长的滑音,上滑、下滑,长的滑音,这些都属于有特点的演唱的技巧方面。朝鲜族什么情况?因为朝鲜族有一个专用的术语,在演唱法的术语,叫“摇声”,“摇声”实际就是大的颤音,它有大的颤音,带着长音的时候,它晃动得很厉害,这个它叫“摇声”。这就是自己某一个民族特有的东西,其他民族不跟它一样,或者根本没有。这种有特色的东西,作为研究人员和表演人员,他要特别注意这些东西,因为这是在一个民族特色中间很重要的成分,你要把这东西丢了,那就大家都一样了,把特色都丢掉了,而这种特色恰恰是要注意要保存的。大家注意她中间短暂的装饰性的东西。(现场唱歌)

大家注意了吧?注意到中间的装饰性东西了吧?假如把那个去掉,我们把它可以记出谱来,你就按谱子唱,特色就大大地减弱。

别的民族也还有很多东西,咱们以后欣赏到各个民族的,我们以后有机会欣赏到别的民族的民间的东西,而不一定是经过专业训练的,最好是原汁原味的民间歌手,你听他们的唱。

第六个大的问题就是,民歌是音乐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这点就涉及到专业创作了,从我个人的经历,我也是对这一点是深有感受了,因为我原来是作曲专业的,我是学作曲专业,然后逐渐转向民族音乐学。从作曲专业来说,它重要的是感性的东西,有表达感情,用音乐来表达感情。那么,转向民族音乐学,要理性地分析,理性地归纳、研究。所以,我现在做的,有时候也做两种。但是,有时候感觉做两种的那个思想方法和用情的办法不完全一样,但是从专业创作的角度来说,民歌、民间音乐的确是最宝贵的源泉。

因为这些民歌本身就是已经过千锤百炼,它的可以说是民族的文化的精华,保存下来了,那么咱们可以观察一下,已经比较流传比较成功的一些歌曲,例如王洛宾改编的许多西部歌曲,你看已经流传了多少年,而且流传的范围多么广,世界各地的华人都在唱,就是说非常喜爱它。虽然,在前几年有些人批评,批评王洛宾,说他这个缺点,那个错误。但是王洛宾在改编、在推介西部民歌方面,他的贡献那是不可否认的,可以说是巨大的。所以,从民歌的改编和为群众所接受来说,王洛宾的确是一个很突出的音乐家。(王洛宾改编的部分歌曲欣赏)

另外,我们可以看到《五朵金花》中间的插曲,《芦笙恋歌》插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还有,刘炽写的《新疆好》。这些歌曲都是从民歌发展过来的,或者就是由民歌加以改编的。从这些地方,从歌曲的历史可以看到这一点。另外,我们从器乐曲,从舞剧,从歌剧等等方面的这些类型的作品,也同样看出很多作家吸收了民间音乐的精华。我写的电影音乐《孔雀公主》,那我就下了很大工夫,去学习傣族的音乐,里面用了很多傣族东西,有的揉进、发展些,有的基本是进入原形的本。比如片头,片头的前奏,片头音乐,那一开始就是他们的一首民歌,就是傣族的一首山歌,用巴乌来吹,用巴乌,傣族的葫芦丝啊,葫芦丝跟巴乌是同一类型的乐器。在北京,我们就用了巴乌来演奏这首傣族的山歌,来做这个片头的音乐,想把听众引到傣族古老的年代去,就开始用傣族的音调和傣族的音色,来引导观众跟着作者一起去欣赏傣族的故事,他们的民间传说。所以这一点,民歌是音乐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这个是从我个人切身的体会,这也是丝毫无误的。(电影《孔雀公主》片头曲欣赏)(来源:cctv…10《百家讲坛》栏目)

宇宙美术欣赏 …李 元

主讲人简介

李元,中国科普研究所研究员。1925年出生。青年时期考入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后从事天文工作。20世纪50年代调到北京筹建北京天文馆。

多年来一直从事天文科普工作,国际行星协会曾以他的名字命名小行星。发表各类天文科普著作多篇。

内容简介

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讲的题目是《宇宙美术欣赏》。今天我给大家看的是宇宙美术、宇宙的艺术,这宇宙的艺术是不是超过了科学的望远镜的观测和摄影呢?不是的,它和科学的对星球的观测和摄影是相辅相成的、互相配合的,就好像有了照相以后,也不能说是这画家都失业了。宇宙的美术,简单说一句就是用艺术的手法去描绘宇宙的景象,就这么一句话,描绘月球就是月球的景象,描绘土星就是土星的景象。现在我们知道,无人驾驶的宇宙飞船,已经飞跃过太阳系。有一个“旅行者号”的飞船,曾经飞跃过土星、木星等等拍下许多照片,但是那些照片我们一般看起来使人惊讶的就是,土星的光环那么漂亮,一条一条的条纹非常多,绕着这个土星。但是它尽管是这样飞过,还飞过了天王星、海王星,但是它所接触的到底是很少的一部分,因为它在一定的时间走过那里,而且还不能停,就在走过它附近的时候赶快拍照,拍完以后就过去了,就在这短时间里拍下来的照片呢,仅仅在宇宙的很短的时间里面片刻对于某大行星的印象,这就是我们现在能够做到的,但是人类的好奇心呢,不会因此满足,因此就有这种宇宙美术的创作。Ⅰ米Ⅰ花Ⅰ书Ⅰ库Ⅰ ;www。7mihua。com

宇宙美术不是幻想,不是想画什么就画什么。它画的是现实主义的画法,是根据科学对某个天体的研究,在这个基础上把这个天上的星星,或者他看到的宇宙风光把它画出来,它也可以画几十亿年以前的事情,也可以画几十亿年以后的事情,也可以画你看得见的,他也可以画你看不见的,不管看见看不见,不管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它都是根据空间科学天文科学研究的结果来创作的。我相信大家通过今天的这个宇宙美术欣赏,对地球的未来,人类的未来,一定充满了无限的希望和向往,也充满了前进的动力,谢谢大家!

《宇宙美术欣赏》(全文)

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讲的题目是《宇宙美术欣赏》。这个题目很怪,一般是有山水画的欣赏,动物画的欣赏,怎么又跑出宇宙画,宇宙画在哪儿呢?当然我跟着就给你们看,如果说我们要想了解宇宙的话,一般是在书本上,或者看看图片,如果进一层的话,就可以到天文馆,科技馆里面看电影,看天文表演等等。那么不管怎么样,那也是只看到一部分,宇宙非常浩瀚,现在研究宇宙主要的有两门科学,一门就是天文学,一门就是空间科学。

今天我给大家看的是宇宙美术、宇宙的艺术,这宇宙的艺术是不是超过了科学的望远镜的观测和摄影呢?不是的,它和科学的对星球的观测和摄影是相辅相成的、互相配合的,就好像有了照相以后,也不能说是这画家都失业了。宇宙的美术,简单说一句就是用艺术的手法去描绘宇宙的景象,就这么一句话,描绘月球就是月球的景象,描绘土星就是土星的景象。现在我们知道,无人驾驶的宇宙飞船,已经飞跃过太阳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