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中国经济崛起的背后:了不起的中国人 > 第6部分(第1页)

第6部分(第1页)

由于报告会时间较长,从上午一直持续到晚上,为了让报告会更吸引人,通常主办者与大师都会想各种各样的招数。比如,在每个培训时段的中间,都会安排两个女孩子跳劲舞。这个时候,报告会会场就会变得很热闹、兴奋。很快,很多人开始跟随那两个女孩子跳起来。而一些人更是直接站到了椅子上。而这又引起更多人的跟随,于是更多的人爬上了椅子。在场所有人,不分男女老少,都忘情地跳起舞来。

从现场的氛围中可以发现,每个人不分年纪职业都有自己的明星。其中的差别只不过在于,小孩子追的是周杰伦,而渴望发财的成年人追的是成功学大师。有个人在事后如此夸赞大师:“对于他的口才,我是非常佩服,没有想到还有口才这么好的人。可见当初我是多么的单纯幼稚、多么的才疏智浅、多么的孤陋寡闻呀!哎呀,想想当初再看看现在,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农村小孩成长为现在的这个样子,真是感慨万千呀,什么学历呀,什么背景呀,什么关系呀统统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只要付出行动并坚持到底,那么人人都能成功!”

最后,报告会还安排了一个特别的内容——让人们表达自己的感谢。感谢中充满了温情,丈夫感谢妻子,妹妹感谢姐姐,母亲感谢儿子,儿子感谢父亲。

据成功学讲,成功最大的障碍莫过于对自己没有信心,于是大师们总是这样鼓动着学员们,让他们大声对自己说:“我是最棒的!”相对于中国人传统的内敛,成功学都无一例外要求参与者要积极与陌生人展开交往,以取得人际交往上的主动,并且积极推销自己。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许多培训课程都会让那些原先根本不相识的学员相互拥抱,相互赞美,甚至让人相互吹嘘,这是人们前所未有的体验。这也因此,成功学课程也成为保险以及直销等行业最受欢迎的课程。因为,这些行业都是需要遭遇大量打击,仍然要能够坚持进行电话问候、拜访、交谈等素质的。这也成为成功学的标准手法。

不夸张地说,每个参加这类成功学课程的中国人都会在这样一种气氛下感到极大的震撼,以往,人们都会被教育为要含蓄,要礼貌,不要过于直接,那样会被认为是一种冒犯,而成功学的教导彻底颠覆了这种传统。于是,人们在震惊中感叹这样一种沟通和生活方式。再加上讲的内容没有不让你群情激昂的,没有不是鼓吹让你快速暴富、一夜成名的。因此现场气氛总是很热烈,参加者无不如醉如痴。

。。

中国的独有现象

成功学在中国吸引了无数人。这几乎成为中国独有的一种社会现象。而众多的成功学大师也借此大发了一笔横财。以前面这位大师为例,两天的课程门票价为2 500元,学员1 000名,门票收入便是250万元了。

这并非孤例。在中国,成功学培训大师的课程总是能受到大量的追捧。据称,励志类畅销书《富爸爸,穷爸爸》的作者罗伯特·清崎来上海举办了一个讲座,总共卖出了近千张门票,平均每张门票的价格高达2 000元,靠近讲台的位置更是高达6 800元。许多人来此听课,只是渴望从“富爸爸”大师这里收获一种东西,那就是“成功”。

关于成功学在高校的蔓延,已经有许多媒体进行过报道。一个报道称:“成功的霓虹灯吸引着众多渴望出人头地的年轻人,几千元的入场费挡不住人们的成功热情,作为成功宝典,成功学、励志类的书籍、光盘更是在坊间流传。众多成功学明星讲师的背后,往往有团队的助力和追随者的追捧。作为笼罩着光环的团队领导者,讲师纷纷著书,煽情的演讲和斗志昂扬的图书相互促进,制造着一个又一个成功梦想。”

根据2010年7月21日《中国青年报》上的文章《调查显示8成人读过成功学书籍并认为对自己有帮助》称:“在畅销书排行榜上,名人传记和成功学的书籍一直名列前茅。很多年轻人希望通过了解成功人士的经历,找到通向成功的路径。有人说,掌握了规律和技巧,成功可以非常简单;也有人说,这就跟买彩票一样不靠谱。”而根据同一报道,《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题客调查网,对内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2 076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的人读过成功学书籍,%的人了解过成功人士的奋斗经历。

实际上,我们去各种书店看一下就行了,通常占据书店柜台最大、最显眼位置的往往都是各种励志类的书籍和光盘等。里边充斥着类似《好人生的7项选择》、《你也可以成为亿万富翁》、《迈向成功的100个心理法则: 出人头地的攻略》等这样一些名字的书籍。而在一般新华书店销售的“成功学”图书通常都会有几百种,每天的销量都非常可观。这也导致成功励志图书的出版规模越来越大。与此同时,这类的畅销书也大量涌现。美国作家斯宾塞·约翰逊所著的《谁动了我的奶酪》据说生动地阐述了“变是唯一的不变”这一生活真谛,一举成为最畅销的著作,发行了上百万册;经典励志书籍《致加西亚的信》在中国也销售了200万册。类似的还有《富爸爸,穷爸爸》也销售了500多万册;另外,白领职场励志小说《杜拉拉升职记》在2008年之后也异常火爆,等等。

不仅仅如此,如果你去下机场,就会发现,几乎所有现场售卖的书店都有电视机在不停地播放着一些成功学大师的演讲录像,并且总会有人对此有强烈兴趣。很明显,中国人似乎更喜欢让自己“更成功”的教材。所有的人都在渴望着成功,发达,暴富。

所以,他们希望从那些传授成功经验的人那里找到让自己能够跟上这一价值取向的方向,这也导致了成功学励志类图书的风行。

。 想看书来

儒家思想与成功学

当然,成功学在中国也充满了争议,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遭到大量的恶评。但它如此热门,至少说明了中国人的一种生活状态——再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人这样痴迷成功学的了。比如,中国人总是习惯于带着“学习”的态度去看书和看电影,等等。这都表现出了中国人的民族性。

这也已经成为我们这个社会最普遍的价值观,正如谭山山在《新周刊》上发表的文章所写的: 所有的企业,不管是本土企业还是国际化企业,都削尖了脑袋要挤进世界500强;所有的父母,不管是还没离婚还是已经离婚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所有的励志图书,不管是原版还是引进版,都在教你怎样一步一步爬上成功的顶峰;所有的选秀活动,不管是电视上的还是网络上的,都在宣扬一夜成名、从此名利双收的神话……你成功了,你就是这个世界的主宰;失败?对不起,你不但是个Loser,还是个连自己也无法原谅的罪人,罪名就是: 你居然还没有成功!

这可能源于中国人对所谓的成功,尤其是获取财富的强烈的渴望。如本书前言所引环球网调查结果: 80%的被调查网民认为中国是“第一拜金主义国家”。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像我们中国人这样,对此有着如此强烈的渴望了。或许也正因为拥有这样一种热情与渴望,让中国人与众不同,并最终在经济领域获得极大的成功。

实际上,成功学在中国可谓历史悠久,儒家思想就可以称得上是成功学的祖师。成功学讲师陈安之讲的是“励志推销”,而于丹讲的是“励志论语”。孔子作为中国的圣人,儒家思想的奠基人,开了学校,培养了众多学生,所采取的教育方法基本上都是以鼓励为主,他可以称得上是最伟大的“励志大师”。

而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思想正是中国人的思想和文化主流。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