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大唐御医 > 第17部分(第1页)

第17部分(第1页)

吗?不是吧?那好的东西,用好的器具来包装,有啥不对?如果你去买颗东珠,你是愿意买用檀木盒装的东珠,还是愿意买杂草随便裹起来的东珠?最好加最好,那就是更好!你的,懂?”    “用啥包装?这还用问吗?茶叶是什么东西?《茶经》看过没?哦,没看过啊,那就对了,还没写出来呢!我背两段给你们听。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栟榈,叶如丁香,根如胡桃。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野者上,园者次;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牙者次;叶卷上,叶舒次。阴山坡谷者不堪采掇,性凝滞,结瘕疾。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支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采不时,造不精,杂以卉,莽饮之成疾,茶为累也。亦犹人参,上者生上党,中者生百济、新罗,下者生高丽。有生泽州、易州、幽州、檀州者,为药无效,况非此者!设服荠苨,使六疾不瘳。知人参为累,则茶累尽矣。”    “这么好的东西,咱又有这么好的工艺,再给它好的包装,好上加好,岂不是最好吗?听着,茶是风雅的,是有益的,不是一般的腌臜物可比,咱用的包装也要有品位,有艺术。竹器、陶器、瓷器等等,分等级,最顶级的茶叶用瓷器,次之用陶器,再次用竹器,再次就没有了,咱只生产好茶,不要粗制滥造!”    ……    卫螭讲得口都干了,硬是重新给几位管事树立起宣传意识来,噼里啪啦说了一通,忽悠得四个管事看卫螭的目光,那叫一个崇敬,那叫一个佩服,如果不是卫螭阻止,几欲跪下磕头拜师傅。    经过“培训”,管宣传的华管事,跑去瓷器坊、陶器坊等作坊定制了一批器具,专门用来装茶叶。后来,卫螭又给他们讲了下品牌的好处,给他们树立品牌意识,不过,给产品取名的时候,卫螭被鄙视了,他取的名字,很木有创意,很不风雅!名字直接叫南山,红茶就叫南山红茶,绿茶就叫南山绿茶,以此论推。    四位管事这时心理终于有点平衡了,人,果然木有完美滴!给他们开讲座时候的卫螭,那叫一个才华满腹,学识过人,取名时候的……算了,都不忍心说了,怕打击到卫螭的那幼小的心灵。    最后,名字是找了个秀才来取的,不过,最顶级的茶叶名字,卫螭没让定,而是每样包了一小罐,呈上去给李二陛下,等着李二陛下赐名。嘿嘿,太宗陛下亲自赐名的茶叶,以后卖不火他愿意自己把脑袋拧下来。    事实果然如卫螭预料的一般,茶叶呈上去后,李二陛下很满意,御笔一挥,赐下名来:绿茶名为嫩蕊;红茶名为花萼;黄茶名为金霞;白茶名为云雪;青茶名为雾芳。    卫螭听后,私底下向谢玖抱怨,认为李二陛下取名的本事也实在不咋滴,水平还没有他好呢。谢玖认为,排除卫螭嫉妒的因素,以旁观者的角度来说,这俩人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其实程度差不多。不过,人家李二陛下是皇帝,就是随便取个名字,那都是非凡滴!

第五章 农学家卫螭(上)

前前后后忙碌了月余,现在属于卫螭的南山茶园终于上了轨道,产量供应李氏宗族,各豪门大宅,各大臣府还有些紧张,品制低点的,那就不用提了。如果不是卫螭是茶园的主人,以他正六品下阶的官位,还不够格享受到好茶的福利。这让卫螭悲愤莫名,喵喵的,自己做的茶,到最后居然没有资格享用,这叫什么事?!讽刺,丫的太讽刺了!    知道这个情况后,卫螭磨着牙,很有冲进皇宫去找李二陛下理论的冲动,不过,他这个冲动还未付诸行动的时候,李二陛下的圣旨就来了。    传旨的官员摇头晃脑,声情并茂的念了半天,卫螭和谢玖俩人愣是没搞懂是啥意思,只知道卫螭从承议郎变成了折冲都尉,从文散官变成了武散官,尚药监职位未变。谢玖的诰命也加了一级。    卫螭很有眼色,送上南山茶园产的嫩蕊、金霞茶叶各一,传旨官显然也是识货之人,假意推辞一下就笑眯眯的收下,卫螭这才满脸懵懂之色的解答疑问:“这位大人,不知卫某何德何能,因何缘故擢升为折冲都尉?”    传旨官大概是收了卫螭的茶叶,态度非常好,耐心的向卫螭解释:“卫大人,圣旨说你献策有功,从六品下阶的承议郎擢升为正五品下阶的折冲都尉,升迁之快,恩宠之荣,实在让人羡慕,可喜可贺。”    卫螭打了个哈哈,秉持着谦虚谨慎的原则,与传旨官聊了几句,送人家出门。送完人回来,心中大概也有了个谱儿。李二陛下之所以升他的品制,还不是因为他对四位老国公吹的那个海军、陆军嘛。不过,丫那传旨官真虚伪,升来升去还不都是没啥实权的散官、勋位,完全就是荣誉职位,扔出去,连个六部的七品小官都比不上,都不知道丫可喜可贺啥。    果然,前脚传旨官才走,李二陛下的内侍就来传口谕,让卫螭去见驾,并告知卫螭,可以带着夫人去,因为现在李二陛下不在皇宫,而是在避暑的园子。听得卫螭又是一阵腹诽,丫也太会享受了,才五月天就开始避暑,那最热的七月要咋整。    领命搭乘马车出发,到达皇家园子的时候,里面已经热热闹闹的了,卫螭和谢玖来大唐后有幸第一次见到了李二陛下数量庞大的后妃群,还有一群多数处在萝莉、正太年纪的儿女们。卫螭远远的看了两眼,以他双眼1。5的最好视力和一个男人的标准眼光来评判,李二陛下的后妃们不止数量,质量也不错。    俩人刚进去,就有宫女过来,说是奉长孙皇后之命,来领谢玖过去,人家女人要跟女人混,其实卫螭也很想过去,不为啥,就为看看那群数量、质量都不错的美女,不过这是不可能滴!    在内侍的带领下,到达李二陛下及诸位大臣所在的凉亭,远远就能听到诸人饮酒作乐的声音,好一副君臣同乐的场面。    “臣卫螭,参见陛下,吾皇……”    卫螭行礼,话还没说完就被李二陛下打断:“不用多礼,这不是宫里,也不是朝上,随意就好,赐坐。”    卫螭很老实,人家李二陛下说了不用多礼,他就老老实实的在左边末位坐下,说来心酸,在场诸人,就他官位最小,还就只能坐末位。    “启禀陛下,臣园中所种的草莓已成熟,采摘了第一批,今天特地带来给陛下和诸位大人尝尝。”    碰到脚边的篮子,卫螭想起来时看草莓成熟,谢玖和他采了红透的,装了两挎篮,他和谢玖一人带一个,拿来“献宝”。    “就是上次朕去汝府上见到的那个青色小果子?”    李二陛下显然很感兴趣,让内侍接了过来。这次不是秦老国公首尝了,而是李二陛下身边的一个侍卫。    卫螭才不管是谁先尝,先推销他的草莓再说:“陛下,草莓可是好东西,外观可爱,鲜美红嫩,果肉多汁,酸甜可口,香味浓郁,多吃能帮助消食接胀、润肺生津、清热凉血、健脾解酒等功效,就是皇后娘娘的气疾,秦老国公的体弱,吃了也有好处,可说是老少咸宜的佳品。”    卫螭噼里啪啦一大堆吃草莓的好处,草莓外形又比较美丽,说得在座众人都想尝尝,不过,陛下没动手之前,谁敢动啊。李二陛下拿起一颗,看了看,喜道:“益处如此多,朕倒要尝一尝。”    “陛下请放心,这些都是臣和夫人亲手采摘、洗净之后才拿来的,一共采了两篮,皇后娘娘那里,臣的夫人已经带过去了。”    “如此甚好。”    李二陛下显然对卫谢俩人的安排很满意,咬了手中草莓一口,酸酸甜甜的滋味,丰富的汁水,充满口腔,眼下之后,夸道:“卫卿所言不虚,确实酸甜可口,水嫩多汁,来来,诸位爱卿,与朕一同品尝,尝尝卫卿从海外带来的珍果。”    诸位大臣早就看得眼馋,草莓可爱的外型又比较勾人胃口,口水都不知道咽了多少了,这刻李二陛下叫大家开吃,也就不再客气,一人拿了一颗,品尝起来。    卫螭也吃了一颗,笑道:“遇积食腹胀、胃口不佳时,齿龈出血、口舌生疮、小便少、色黄时,干咳无痰,日久不愈时,遇烦热干咳、咽喉肿痛、声音嘶哑时,酒后头昏不适时,营养不良或病后体弱消瘦者,食用草莓都有好处。”    “不愧是海外珍果,难怪卫大人不远万里也要带回来,今日吃了这草莓,老夫对卫大人园中所种的番茄、白菜更加期待了。”    房玄龄摸着胡须,笑道。卫螭抓抓头发长了不少的脑袋,嘿嘿傻笑,一脸憨厚道:“下官带回来的几种菜蔬水果,都是对身体大有裨益的。房老大人放心,待园中的番茄成熟时,下官一定送到房大人府上请您品尝。”    “卫大人,你带回来的这些菜蔬水果,能推广种植吗?”    长孙无忌立马就关心起推广来。卫螭道:“下官花园里已成功种植,推广不是问题,关键还是种子不足的问题。下官带回来的四种作物大白菜、番茄、草莓和地里种的玉米。大白菜留种最容易,成长期短,最容易推广,番茄次之,玉米再次之,草莓最难。”    ==========    补昨天的!今天的更新挪到凌晨,因为偶想试试冲榜!请各位多多支持!

第六章 农学家卫螭(下)【第一更!】

“卫卿,详细说说你带回来的这些东西,上次去你家,你没说清楚。”    李二陛下摸着胡须道。卫螭连忙应是,开始解说:“陛下,先说大白菜吧,大白菜成长期比较短,除了最冷的寒冬腊月之外,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夏季约55天就可以收割了,春秋冬天气有点凉,成熟期稍微延长,极易留种,亩产也高,能达千斤以上,明年就可以开始推广。”    “真能达到千斤以上?”    在场君臣都有些激动,第一次听到产量这么高的蔬菜。    “是的,陛下。只要管理、施肥跟上,臣在海外时,曾听过有人亩产近3000斤,来到大唐,种植地改变,可能会有所影响,但保守估计,绝对能超过千斤。另外,大白菜很容易保存,冬天储藏在地窖里,还能为冬天增加一道菜。”    “好!若果真如卫卿所言,卫卿于我大唐就是大功一件!”    李二陛下很高兴。一旁一个卫螭没见过的,浑身书卷气的老头道:“陛下,若果真如此,乃是祥瑞之照,陛下为帝英明,勤政爱民,天意叫卫大人归唐,带来如此佳品,是上天对陛下的褒奖!”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哈哈……”    群臣很机灵,连忙趁机拜倒,李二陛下笑得很志得意满。卫螭也跟着拜倒了,只是心中恨得直咬牙,他穿越或许真是天意,只是这和李二陛下有啥关系!眯眼看向那人,很想狠狠踹一脚过去,喵喵的,这么好的拍马屁机会,就这么被抢去了!    “大唐能有今天,也有诸位爱卿的功劳,是诸卿与朕一起开创了大唐的今天,来,诸卿,与朕同饮此杯。干!”    “干!”    灌下一杯酒,显得兴致很高的李二陛下道:“卫卿,继续说,还有番茄、玉米、草莓没说呢。”    “遵旨,陛下。”    卫螭微咳一声,续道:“说了大白菜,接下来说说番茄。番茄种植也容易,只是对季节稍微严苛一些,一般来说,春天气温回暖的时候种下去,开始挂果之后,可以分批采摘直到冬季来临,产量虽然比不上大白菜,但胜在采收期长,全年算下来,产量不错,明年想推广,有点困难,臣建议,可以先在长安附近的农庄上推广,种植的人多了,留种也就更多。”    “善,先看看卫卿今年种植的成果再说。接着说玉米。”    “是,陛下。臣带回来的玉米,属于山地种植玉米,耐旱、耐病虫害,对土地要求不严,不占良田,种植在山坡地上就行,每年种一季,需时五个月或六大个月成熟,可以做口粮,也可以喂养牲畜。亩产各地不同,平均下来约……呃,陛下,臣只会用斤数,不懂石数,咱还是用斤数算吧?”    李二陛下和众大臣正等着卫螭宣布产量,想不到卫螭突然蹦出这么一个问题,让众人不禁为之莞尔,李二陛下微笑道:“可以,你接着说。”    “是,谢陛下恩典。”卫螭接着说:“亩产根据各地不同,平均约700斤左右。    “700斤?!约合5石余,也极不错,未见卫卿种在花园内,不知种在哪里?”    或许是被大白菜的产量惊吓过度,轮到玉米的时候,人家已经能保持镇定自如了。卫螭很遗憾,早知道就先说玉米,让在场的李二陛下和诸位大臣们好好体会一下高潮迭起的滋味,失策失策。卫螭扼腕不已。    “回陛下,臣刚回归时,卖了一件传家宝,换了现在的医馆和长安城外的一千五百亩土地,玉米,臣就种在那里。才刚种下两个月,还不到收割的时候。”    “不忙,你明日先带朕过去看看。”    “是,陛下。”    卫螭领命,李二陛下真是关心农桑民生的好皇帝啊,不过玉米连花都还没开,他过去看啥捏?!    “子悦,草莓呢?草莓能推广吗?”    说完玉米,有人等不得了,卫螭一看,是大唐蝗虫军的骨干人物——程知节,额头冷汗不自禁的滑落,喵喵的,他怎么盯上草莓了?!卫螭开始替自家院子里的草莓担心起来。    “卢国公,草莓下官不建议推广。此物对土地、种植、管理等要求比较严格,且产量不大,虽有不错的功效,但因为种植条件苛刻,如有富贵人家愿意栽种,待明年,下官倒是可以送出一些,只要各位派人来我府上学一下管理方法就行。”    “恩,卫卿所言甚是,看来草莓暂不能在民间推广,以免侵占良田!”    李二陛下说道,既然他都已经这么说了,这些大臣们也不大好现在开口向卫螭索要了,只能等明年了。    说完粮食,一篮草莓也消灭干净,李二陛下有感而发:“卫卿历尽艰险,从海外归来,带来如此多于我大唐有益的作物,于我大唐有功,朕曾经说过,有功朕就会赏你,诸卿说说,该赏卫螭什么?”    卫螭一听又要赏,吓了一跳,虽然不反对升官,但才刚接完升官的圣旨,又来一个,似乎冒的也太快了,为将来计,从谨慎的角度出发,还是慢一点比较好。于是,卫螭连忙道:“陛下,且慢,臣有话说。”    “你有何话要说?”    “陛下,臣奉您口谕来见驾之前,刚接了一道圣旨,把臣从承议郎升作折冲都尉,如此恩宠,已让臣愧不敢领,思及之时,唯恐无法报答陛下的恩典。臣带回来这些物事时,没想过能不能为大唐带来好处,连能不能在大唐种活都没有把握,如今能成功,只能说托了陛下的洪福,臣不敢居功。这赏赐就不用了吧?”    卫螭一脸诚恳,一脸老实的望着李二陛下,眼巴巴的,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李二陛下似笑非笑,盯着卫螭看了一会儿,问道:“卫螭,朕让许敬宗去教了你一个多月的时间,朕颁的圣旨,你听懂了吗?”    这么一问,在场知道卫螭底细的诸位大臣们都笑了出来,卫螭难得的露出不好意思的表情,嘿嘿傻笑,又开始抓脑袋:“陛下,您要听真话还是假话?”    李二陛下脸一板,嗔道:“当然是真话,你敢欺君?”    卫螭苦着脸,无奈道:“臣不敢!那就说真话吧,虽然真话会让臣没面子。禀陛下,臣没听懂!”    ++++++    备注: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汉书…律历志上》

第七章 又被欺负了【第二更】

“噗嗤?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