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职场人士:好员工一定要学习孝经 > 第6部分(第1页)

第6部分(第1页)

天的福建福州)。虞翻是王朗手下的功曹,这个小官职主要是负责考核官吏的。孙策攻打王朗的时候,虞翻正遭父丧,未能追随王朗。事后虞翻赶到侯官,侯官长官关闭城门,不让虞翻入城。虞翻说了许多话,才被放入城中。王朗最后对虞翻说,你家里还有老母亲,你还是回去侍候你的母亲为好。

他回到会稽之后,投靠了孙策,与孙策之间仍然是严守交友之礼。孙权掌权之后,虞翻多次犯上直谏,作为属官、臣下,尽到了自己应尽的职责,即使后来被外放到交州(今天广东一带),虞翻仍然时常记挂着国家的安危。

手足之情

姜肱,字伯淮,东汉彭城人。他学术广博,不但通达五经,而且晓达星命相术。求学于他的门下者,来自于四面八方,多达三千余人。许多王侯公卿召请他为官,他一概婉辞,不愿就任。

他有两个弟弟,一个叫仲海,另一个叫季江。兄弟三人非常友爱,整天形影不离,一起读书,一起温习功课、玩耍,还在一起帮家里干活。他们缝了一床大棉被,每天都睡在一起。长大之后,他们的感情依然非常好,即使各自成家立业,也没有半点破坏兄弟之间的亲情。

一次,姜肱跟弟弟季江出门在外,夜晚行路遭遇强盗,强盗要杀他们。姜肱心疼弟弟,抢着要替弟弟受死;弟弟担心哥哥,不让强盗伤害哥哥,也主动要替哥哥去死。就这样兄弟俩相持不下,都争着让对方活着。强盗看到这个情景,被兄弟俩的手足之情深深地感化了,只抢了一些财物,并未伤及他们性命。

姜肱他们到了目的地,官吏问他们为什么如此狼狈。为了给强盗们一个改过机会,能够让他们重新做人,姜肱和季江并未说出原委。后来强盗们知道了,感激加悔恨,又把他们所有抢来的财物如数奉还给了姜肱。

手足之情,不仅感化了盗贼,也使他们成为受人景仰的一代名士。

兄弟姐妹和睦相处,一家人和和美美,是父母最大的心愿。因此,侍奉父母是尽孝,照顾兄弟也是尽孝。兄弟如手足,父母如身躯,身躯与四肢能互相搭配,这样才能构成健全的身体。所以,兄弟就要彼此友爱、相互提携,长大成人之后,更要相互的帮助。

为国举荐贤才

《新序》记载了赵武去世后发生的一个故事:

晋平公与叔向路过九原时,不禁发出感慨:“这里埋葬了我国多少的良臣啊!如果死者能够复生,我该选择与谁交游呢?”

叔向:“应该是赵武吧。”

平公:“是因为你和你老师是一伙的吧?”

叔向:“我给你说说赵武的为人。他这个人,虽然‘立若不胜衣,言若不于出口’,但是亲自为晋国推荐的人才就有四十六人,全都被国家任用,成为了晋国的栋梁。等到他去世的时候,这四十六人都是站在客人的位置上吊唁,这说明他没有丝毫的私心,所以我才选择他。”

赵武能够为国举荐贤才,而不是压制人才,或者将人才据为己用,说明他一心为公,对国家和国君的忠。就像现在人常说的,看一个人交往的人就会知道,这个人是什么样的人。同样,一个对父母,对朋友好的人,对国家和国君肯定也不会很坏。这也是古代经常把忠孝放在一起的原因。

谨身节用———庶人章第六(1)

经文释译

用天之道①,分地之利②,谨身节用③,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

【注释】

①用天之道:天之道,指天气气节的变化,此处主要是指按时令变化安排农事,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②分地之利:分,区别,分辨。利,利益,好处。分地之利,即区分各种不同的土质、地势以及当地的气候,因地制宜,种植适宜当地土壤生长的农作物,从而获得丰收。

③谨身节用:谨身,指行为举动小心谨慎。节用,指用度花费,俭省节约。

【译文】

种田人的孝道,就是要会利用四时的气候来耕耘收获,以适应自然规律。分辨土地的性质,来根植庄稼、生产获益,以收地利之果。普通老百姓的孝道,还要谨慎地保重自己的身体和爱护自己的名誉,不要使父母赋予的身体有一点损伤,或使声誉有一点败坏。要节省花费,不要把有用的金钱,作无谓的消耗。如果照这样的保健身体、爱护名誉、节省有用的金钱,使财物充裕、食用不缺,以孝养父母,那么父母一定会非常高兴。这样,不但可以孝养父母,就是子女的教养费、社会的应酬,也完全可以应付了。这便是平民百姓的孝道。

故自天子至于庶人①,孝无终始②,而患不及者③,未之有也。

【注释】

①自天子至于庶人:上至尊贵的君主,下至诸侯、卿大夫、士,直到平民百姓。

②孝无终始:孝道的义理非常广大,从君主到平民百姓,不分尊卑,超越时空,无终无始,永恒存在。

③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患,担忧,忧虑。不及,指做不到。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是说没有这样的事情。

【译文】

所以说:上自国家君主,下至普通的平民百姓,孝道虽然执行的人有不同的身份,但都来自于人的天性。所以说这个孝道,是没有终始的。如果有人说恐怕尽不了孝道的话,那绝对没有这样的事。

解读运用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

【经言札记】

一般的老百姓都知道,自然规律制约着田地的收成。而行孝道的自然规律就是做事谨慎、用度节俭。试想一个人如果花费无度,不断地从父母那儿索取,到中年还要父母来供养,这怎么能算是尽孝道呢?所以说最基本的孝道就是,顺应自然规律,取之有道地得到财物,使自己的生活变得充盈的同时,能够供养父母,让父母身心感到快乐。这就是一般平民百姓应尽的孝道,也是一个人做人最基本的责任与常识。

【故事演绎】

赡养继母

归钺,字汝威,明朝嘉定(今上海市嘉定县)人。归钺小的时候,他的母亲就去世了,父亲又娶了一位妻子,那便是归钺的后母。不久后,归钺的后母生了儿子,于是归钺就受到了父亲的冷落。后母得宠后便开始讨厌归钺,于是父亲总是以毒打归钺来讨继母的欢心。

归钺家很穷,粮食不够吃。每次吃饭前,继母就会数落归钺的不是,借以激怒归钺父亲。父亲盛怒之下竟然将儿子赶出了门,这样继母和她儿子的饭菜就够吃了。

归钺又饿又乏,匍匐在路上。父亲看见了,更觉得他不顺眼,说:“你不在家好好呆着,跑到外面做乞丐。”说着又将他打了一顿,差点将他打死。等到父亲去世后,继母又将他赶出家门。于是,归钺就跟随盐贩子以卖盐为生。每每归乡见着弟弟都要问一些继母的情况,得知继母爱吃甘鲜之物,就将自己积攒下来的钱财交给弟弟,让弟弟给母亲买来吃。后来,遇到饥荒年,继母生活很困难,差点不能养活自己了。归钺就提出由自己来侍奉继母。继母开始觉得心里有愧,不好意思去,后来经归钺诚恳地说服后才点头答应。归钺弄到食物,先给继母和弟弟食用,而自己却饿得脸色发黄。后来,归钺继续奉养继母,一直到她离世。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