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穿越之福星高照 > 第27节(第1页)

第27节(第1页)

&esp;&esp;沈雪峰道:“我虽不是外地人士,但是我没成家啊,我也有假期。我想着和同一年的进士一起上任比较好。”

&esp;&esp;看见儿子一脸坦然的说自己没成家,沈夫人怄的快要吐血了,一脸恨铁不成钢地拿手指戳他脑门:“既然你也知道自己没成家,我看你这几个月哪也别去,我前几天也相看了几家姑娘,内阁首辅孙大人的千金博学多才;礼部尚书王大人的嫡女,是个温柔的好姑娘,今年刚刚及笄;昌乐侯家的姑娘性格开朗,活泼娇俏。明日你去参加恩荣宴,等后日我在府里给你摆个宴席,把这些姑娘都邀请来,你趁着拜见各位夫人时候也顺便瞧一眼。儿啊,你今年都十八了,万不能再拖了。”

&esp;&esp;沈雪峰笑嘻嘻地应了声好,又说:“就是有心仪的姑娘也不能几个月内就成亲,我还是要出去转转的,我都和徐状元说好了,等他们家启程我就跟着去。”

&esp;&esp;沈太傅捋了捋胡子,点头道:“昨日我叫人把徐鸿达从乡试的考卷都整理出来看了一遍。他乡试时考的平平,答的策问十分中庸,只有一些想法还算新颖,估计因为这才勉强没有名落孙山。而他似乎也有自知之明,连续放弃了两届春闱。今年的会试上,他的答卷十分出彩,策问每一句内容都言之有物,没有一句虚话空话,可见是个十分务实的人;殿试上,许多进士的文章以歌功颂德为主,而徐鸿达严谨地分析了当朝形势,并提出十条建议,可见他不是那种须臾拍马之人,皇上十分欣赏他的才华和性格。若是他邀你一同前往,你只管去就是。”

&esp;&esp;沈夫人闻言有些稀奇:“我听说这徐家也就往上三辈才有个秀才,勉强算个耕读人家,他哪里学的到这么多东西。”

&esp;&esp;沈太傅道:“曾经的太子少傅李元明你可还记得?盛德五年时告老还乡后,在他家乡的玫城县学里当院长。他曾上了个折子,说玫城有个道长,十分博学多才,堪称大儒,因此向皇上举荐贤才。当初皇上也派人去招拢那个道长,谁知那个道长却以不愿意受拘束为名推拒了,听说这徐鸿达这六年便是跟那道长读书。原本我对李元明的说辞并不十分相信,如今看来倒是我浅薄了,短短六年时间能教出这样一个学生,那个道长确实好学问。”

&esp;&esp;沈夫人点头笑道:“如此说来,这徐状元倒是有造化的。”她温柔的看着小儿子:“后日的宴席,我也给徐家下个帖子,请他全家一起过来坐坐。”

&esp;&esp;沈雪峰连忙起身向母亲躬身一礼,略有些撒娇道:“那母亲可照应好徐太太和徐家的两个姑娘,别让人为难了她们,否则我和徐状元可不好交代。”

&esp;&esp;沈夫人微微一笑,看着儿子的眼神带着些宠溺:“自然的,只是她们出身贫寒,乍一来咱们这样的人家里,怕会不自在。”

&esp;&esp;沈雪峰摇了摇头,言语间对徐家十分推崇:“这徐太太也就罢了,难得的是徐状元的两个女儿,母亲见了一定吃惊。”

&esp;&esp;“女孩儿。”沈夫人心中一动,难道是瞧上人家姑娘,才成日里往徐家跑。沈雪峰不知母亲高估了他这个吃货,一味笑道:“徐家大姑娘做的一手好羹汤,原本我觉得祥瑞楼的蟹粉狮子头最好,可和徐大姑娘的做的一比,那可差的太远了;徐二姑娘不过九岁的年纪,却画的一手好丹青,他家书房那挂的那幅画就出自这小女孩之手,我看可不比我爹那些藏品差。”

&esp;&esp;沈太傅听儿子说一个小女孩的画比自己的藏品好,当即恼怒地冷哼一声,留下一句:“不知所谓。”就甩袖子走了,而沈夫人的心思全落在了徐状元家的大女儿身上。小儿子那么喜欢去徐家,到底是和徐状元知心相交,还是瞧上了人家的女儿?若是儿子相中了该怎么办?徐家底蕴太薄,虽说以后徐状元未来有可能前途无量,但那也是后话了。在此时,他起码没有家族、姻亲能帮衬他;可若是不应,眼瞅着儿子十八了才打脸实录

&esp;&esp;如今已经立夏,只见池塘内碧叶连连、红花艳艳,水边石榴花红艳似火、芳妍可爱;略微远处一些海棠恣意绽放,只见其垂丝娇媚,真乃“虽艳无俗姿,太皇真富贵。”

&esp;&esp;青青拿眼扫了一眼园子的整体概貌心里就有了盘算,叫了几个个小丫头帮她把两张桌案搬到远处的一条长廊里。孟玉彤见朱朱姊妹两个面色沉稳,丝毫不见慌张之态,心里有一些不安。见她两人携手并肩一同往长廊处去,忍不住上前叫住:“你们是写诗还是作画,若是写诗就在这亭子里,大家以一炷香时间为限。”青青讶然地挑了一下眉,露出一抹浅浅的笑:“你们只管作诗便是,我和姐姐去那边作画,只是时间要久一些。”

&esp;&esp;李元珊自认为才思敏捷,想从作诗上压她二人一头,但听她们要作画,又不想放弃打压她们的机会,便琢磨着先写了诗出来再去作画。

&esp;&esp;亭子里的女孩,有七八个不爱作诗的,也叫人搬了桌案,各自寻了地方,留下的姑娘们又是命题又是选韵脚,吱吱喳喳闹个不停。

&esp;&esp;这些年来,画道长对青青的教导一直十分严格,青青将自己的大部分时间都放在了练字作画上;朱朱虽偏重于厨艺,但日常画道长的课,她也是一次不落的。虽然画道长总说朱朱惫懒,但这些年来朱朱绘画作品,只怕比亭子里这些小姐们作的画加起来还要多。

&esp;&esp;朱朱围着长廊东看看西看看,瞧见了近处一支盛开的海棠,她嫌手累,不愿意画大幅,只准备画简单的花卉。只见她选了较为纤细的笔,用写实的手法,画了两支花姿潇洒的海棠来,因沈家丫鬟拿来的颜料只有十来种常见的,朱朱嫌表现不出海棠层层叠叠的层次色彩来,便自己一边作画一边调色,恣意无比。

&esp;&esp;青青则将前世今生的学过的画法相结合,在传统画技的基础上,又加上了现代绘画中的立体效果,充分发挥了透视和明暗的关系,亭台楼阁注重写实和结构准确。青青用秀劲的勾勒、妍雅的颜色,将沈家园林的一角完美的展现出来。朱朱和青青从小一起长大、又一起学画,早已心意相通,她早早地画完了自己那幅,又帮青青将她需要的颜色一一调制出来。

&esp;&esp;亭子里的女孩们作完了诗又都贴好,大家挨个评判。李元珊虽自认为才思敏捷,但作了诗出来,却发现自己并不是最佳。她的诗句过于华丽堆砌,反而失去了诗词的意境。而孙念薇不愧被沈夫人称为博学多才,一首咏海棠的诗,不仅将海棠的自然之美表达了出来,更指古说今,引人连连喝彩。

&esp;&esp;虽有人捧着李元珊,说她的诗美,但在场的姑娘哪个都和人精儿似的,有的抿嘴笑而不语,有的看不惯李元珊的也明褒暗讽一场,气的李元珊险些哭出来。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