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穿越之福星高照 > 第46节(第1页)

第46节(第1页)

&esp;&esp;打书画坊开张那日起,就有无数人打探其背后的主人,查来查去只知道是镇国公家的铺子,里头掌柜的和伙计都是曾经镇国公原配的旧人,可镇国公一家子除了吃吃睡睡似乎就没一个喜好书画的人。到底何人是书香居士和食客,众人就打探不出来了。

&esp;&esp;郑元明得了花灯后怕火苗把纸烧着了,特意没让人点上,书童上前接花灯他也不给,只魂不守舍的自己拎着痴痴地抬头看着楼上。等夜深了,其他几个花灯、扇面都叫人赢了去,掌柜的招呼伙计赶紧收桌子架子。见郑元明还抬头不走,掌柜由衷地替他感到脖子疼,上前好意劝说:“这位公子,小店的活动已经结束了,您请回吧?”

&esp;&esp;郑元明这才回过神来,连忙问掌柜的:“刚才那下棋的姑娘是谁家的小姐?可否引荐一二?”

&esp;&esp;掌柜的呵呵笑两声:“不知道!不认识!”

&esp;&esp;“怎么会不认识呢?她就在上头的雅间。”郑元明急了:“我来过你家铺子多次,知道上头那个雅间等闲不许人进去的。”

&esp;&esp;掌柜的连话都不答了,郑元明刚想拦着,就见上头雅间的灯灭了,此时他也顾不上问那掌柜的了,反而抻着脖子往里瞅,可惜伙计们收拾了东西,只留下两个身强力壮地值夜,其他的三三两两的都家去了。

&esp;&esp;郑元明失魂落魄地站在书画坊门口,他的随从小心翼翼地凑了过来,悄声道:“爷,夜深了,该家去了,若是再晚恐怕夫人该着急了。”郑元明又抬头看了眼二楼的窗户,叹了口气,转身离开。

&esp;&esp;送完青青回家又回到此处的朱子裕站在不远处将郑元明的举动看的一清二楚,他皱着眉头看了眼天莫:“去看看是哪家的?”

&esp;&esp;天莫点了点头,消失在深夜中,等朱子裕坐了马车刚到家,天莫也回来了,回道:“这郑元明是大理寺丞郑宿成的小儿子,年方十四岁,如今在国子监读书。”

&esp;&esp;朱子裕点了点头,道:“我看他有几分痴性子,这阵子多留意下他,别叫他做出什么有损青青名声的事。”

&esp;&esp;玄莫道:“他连徐二姑娘的脸都没瞧清,怎么就喜欢上了?这读书人真让人搞不懂。”

&esp;&esp;天莫说:“玄莫有句话说的对,这郑元明连徐姑娘姓甚名谁都不知道,年龄长相也一无所知,就是一时发了痴又怎样,他上哪儿去寻人去。”

&esp;&esp;朱子裕揉了揉眉心:“小心点总归没错的。”天莫应了一声,准备明天打发个人专门去盯郑元明。

&esp;&esp;看着已过了二更天,朱子裕叫天莫和玄莫赶紧家去休息。如今天莫已经成家,娶得是老太太身边的大丫鬟玉楼。朱子裕在老太太身边的心腹不多,玉楼当年是主动照看提点朱子裕的,因此朱子裕待她也不同旁人。

&esp;&esp;玉楼成亲后,朱子裕特意在老太太跟前为她说了话,因此玉楼仍能每天来在老太太屋子伺候,只是不再管老太太的箱笼衣裳首饰之类的了,只负责陪老太太听书看戏说话,时不时的还弄些话本子给老太太念,老太太听上了瘾,反而比以前更依恋她。

&esp;&esp;天莫回家后,玉楼把今天宅子里的大事小情都和玄莫说了一回,两口子这才洗漱歇息去了。

&esp;&esp;转眼间就出了正月,因王氏和吴氏都如愿地怀了身子,徐婆子带着两个儿媳妇去南山观还了愿。徐鸿翼在京城呆了近两个月,有些坐不住了,想早些回乡。只是王氏的肚子还未满三个月,徐婆子便让她养一养再回去,免得长途跋涉的再把孩子折腾掉了。

&esp;&esp;王氏羞的没法,私下里和宁氏说:“眼瞅着儿子都要娶媳妇了,我这又怀上了。原本以为哄娘开心才去拜拜,谁想到这么灵验。”

&esp;&esp;宁氏挺着肚子笑道:“我这不也是,闺女都定了亲事了,我这肚子还揣着一个呢。”

&esp;&esp;王氏笑道:“咱家这些年子嗣可算兴旺起来了,当时我生浩哥的时候,老太太还说每家有一个儿子他就知足了,你看看如今我都俩儿子了她还嫌少。”

&esp;&esp;妯娌两个说笑了一回,宁氏知道王氏也惦记家里,就劝慰她道:“再安心呆一个月,到时候天气暖和,路上也好走,浩哥的功课有他二叔盯着你只管放心就是。”王氏说:“这不今年秋天新媳妇就要进门了,各色事情筹备起来都的花费功夫,我想着趁着这会身子轻便多准备准备,免得回头身子沉了精力不济,再漏下什么。”

&esp;&esp;宁氏道:“若是事事亲为那不得累死,你回去从铺子里抽调两个妇人,再加上宅子里的仆妇小厮们,让他们忙去,你只管找一个伶俐靠谱又懂行的人盯着他们就成。”

&esp;&esp;王氏有些不好意思:“多少年就自己干惯了,这一有使唤的人多少还不习惯。”

&esp;&esp;宁氏笑着说:“你可得早些习惯才是,等浩哥考了状元给你挣个诰命,到时候伺候的丫头都数不过来。”

&esp;&esp;王氏闻言乐不可支,连连摆手:“我可没咱娘那福气,咱老徐家出一个状元已是烧高香了;若是出俩状元,那烧的香不得戳天上去啊。”宁氏被王氏的话逗得直笑,险些岔了气。

&esp;&esp;俩人正说着热闹,石榴从外面进来回道:“太太,太后娘娘寿诞的各色礼物已经备齐,老爷叫您瞧一瞧,有没有什么不合适的。”

&esp;&esp;王氏闻言直咂舌:“咱家还能给太后娘娘送寿礼呢?我瞅瞅都送的啥?”

&esp;&esp;宁氏知道王氏不识字,便给她念了一遍,王氏听见又是画、又是字、还有十二柄花鸟的扇子,都是文雅之物,不禁笑道:“也就是你懂这些能帮着参谋参谋,若是我可抓瞎了。”

&esp;&esp;寿礼呈了上去,进宫拜寿徐家自然是没资格的,因此很快就将此事抛到了脑后。谁知过了一个来月,忽然从皇城里传出风声来,说太后娘娘极喜欢书香居士的《八仙过海》,特意挂在了福寿宫的正房内,据说盛德皇帝去给太后娘娘请安时也瞧见了这幅画,还看了一炷香时间。而食客的《百花图》也入了太后娘娘的眼,太后娘娘特意让人挂在了内室里,还让针线上的人比着绣了一架双面绣的炕屏,赐给了她娘家的侄孙女。

&esp;&esp;一时间书画坊更加热闹起来,因朱朱忙着绣嫁衣,除了原本的订单外,其他的画作的极少。青青看着越来越少的存画,只得又将购画时间调到每十天卖一幅。其他时候任意欣赏,到立功

&esp;&esp;徐鸿达在宫里呆了大半日,直到天黑才回来。第二天一早,盛德皇帝特意让徐鸿达在早朝上念了防治水患的几条建议,经过大臣们的讨论后,盛德皇帝下旨,责令工部尚书陈素河、工部侍郎王永兆去防治理水患。陈素河同王永兆二人快马加鞭去了鲁省,可惜一个月过去了,二人在防治水患上丝毫没有成效,反而需要重点治理的黄河新乡段发生了决口,洪水直冲附近几个村镇,临近几个府县的大运河被毁,漕运要道失去了作用。盛德皇帝大怒,下旨怒骂了陈素河一通。

&esp;&esp;治理水患迫在眉睫,盛德皇帝也不信任旁的官员能做好此事,直接下旨派徐鸿达赶赴鲁省治理水患。只是徐鸿达为官时间短,在政绩上也未有建树,不能贸然升官。可若是以他现在的官职去,只怕也压不住下面的人,思来想去,盛德皇帝决定让太子祈显一同前往。

&esp;&esp;太子祈显如今二十出头,却从未真正参与过政务。往常都是皇上拿些折子给他看,再提两句看法,仅此而已。这段时间太子一直在关注黄河水患的事,特意要了所有呈上来的折子看,盛德皇帝见太子如今忧国忧民,也想借此机会历练历练他,看看他的处事能力到底如何。

&esp;&esp;事不宜迟,两人领了圣旨并未不敢多耽搁,收拾了东西第二天一早就要出发。朱朱和青青两个姊妹帮着宁氏一起收拾了东西,又再三检查了几遍,见没有遗落才放下心来。是夜姊妹俩躺在床上,难得都失眠了,听着外面淅淅沥沥地雨声,青青叹了口气:“这么大的雨要怎么走?别千万别下了,希望明天一早雨就停了。”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