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不惹凡尘不寂寞,不落凡间不哀愁 > 第4部分(第1页)

第4部分(第1页)

所以,记住,合法的事情不一定符合道德,不道德的事情必定伴随着损人利己或伤害,合法的事情也可能杀人。说谎出于善良的目的,也许需要,但是不加求证散播流言,却一定是在说谎,而且这样一种谎言永远不会是“善意”的,虽然内容不一定为假,但在散播的人这里却一定是假的,因为他在尝试让听的人相信他说的是一个“事实”,虽然他其实根本就没有求证过,他自己也不知道是真是假。那么,散播者就应该受到谴责,无论是个人,还是团体,因为他在做一件不道德之事,十有*,如果流言散播的结果是一个恶果,那么他不会负责,散播的过程往往是他满足自身欲望的一个损人利己的过程而已,也许是为了炫耀他的见多识广,也许是为了影响事情的导向,从中分一杯羹,也许是……这样的一类人,经常躲在阴影里,等待着趁火打劫。

杰克逊是一个很善良的人,但是他倒在恶人的刀下,帮凶是某些媒体,根源,是那些人们心中邪恶的欲望。当天使降临人间的时候,知道人们会怎么想吗?有些人感叹他的纯洁和美丽,有些人感动于他的歌声,有些人想求助于他,有些人……而还有一些人,觑觎着他那双洁白的翅膀。

这个世界不美好,但是值得我们为之努力,因为其实世界很美好,只是社会太残酷,虽然好人多,坏人少,然而好人会做坏事,不是因为好人不好,而是因为坏人太坏,所以我们要为之努力的,是要让好人更多,坏人更少,好事更多,坏事更少,也许是减少坏人,也许是感化坏人,前者靠法律与国家机器,后者靠道德与教育。从个人做起,是第一步。

愿天国没有世间的喧嚣。

已经记不清确切的时间,不知道自己确切地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经常写写东西,大概应该是高二开始?应该是的。在很长很长一段时间里,写作于我一直是一件很头疼的事情,所以我的作文少有突破80的,高考似乎还离了题。所以在那段时间里,我已经习惯了随便写写应付应付。而从高二开始吧,那个时候上网一年有余,在网络的“熏陶”之下,偶尔会很想写些东西,没有人给我命题,也没有人告诉我必须满足什么要求,也没有人限定我必须什么时候交,一切都只是因为我想写,没有什么顾忌,没有什么束缚,随心所欲,从那个时候就开始写了。一开始的文字大概很粗糙,一如我交给语文老师的作文,坑坑洼洼的,也没有什么明亮的感觉,很多时候更不懂得怎么去修饰,唯一可取的是,那都是真实的,来自我内心的感受。然后我开始明白,写作并不难,难的是迎合他人去写。如心有所思,略有所悟,则写作好比跟自己的内心对话,就像好友相聚品茶说古谈今,没有比那更轻松自在的了,则是将言语写于纸上罢了。若是在限定的命题之下,在他人给予的条件之下写作,除非心有相关的领悟和灵感,否则就好比要巧妇去做无米之炊,哪怕技艺再高,也无能为力,只怕要愁白了头发也未必能有什么进展。当然,如果她懂得自己去买米,也就是作者懂得自己去找灵感,那还是有一条“生路”的,只是容不容易,能写到什么程度的问题而已。所以,写作,无论是自由也好,不自由也好,应该忠实于内心,我语我所想,我写我所思,则能下笔有神,触动人们的心灵。说话,做事,为人,也类似如此。

高二的时候我是班长,吸取了初三当班长的教训,我不再将部分扰乱纪律或不遵守规则的同学对立起来,而是尝试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我初步懂得了将心比心,将成绩从评判标准中拆除了。于是,在我的尊重下,他们也开始尊重我。也是那段时间,让我认识到人与人之间有些本质的东西是共通的,无论经历什么也是不会完全消失的,只是需要我们多一些理解而已。于是那段时间我一直在想人与人之间,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以及为什么。然后经常在早读时间站在讲台上抱着大家皆我弟兄与姐妹的心态与大家分享我的所感所悟。已经不记得具体有多少个早晨我是站在那个讲台上了,但我记得那是一段很长的时间,然后我们班级开始慢慢发生变化,我获得了与初三当班长时完全不同的感受,特别是来自处于对立面的成绩下游的“兄弟们”。那段时间的思考与经历对我产生了非常深远地影响,让我开始可以从一个比较淡然的角度去看待很多事情,在想通了很多“什么”与“为什么”之后,不知不觉间,我的思维学会了纵向越加深入地思考。那几个月的时间让我好像突然“长大”了好几岁。我的心态也在那段时间发生了比较显著地变化,虽然我的作文大部分时间仍然是在80以下徘徊,但我在网上开始发现一个全新的我。那是一段让我胸怀崇高在对学习的忧愁中心存感激的时光。

大学期间的感情纠葛曾给予我一段可谓极度黑暗的时光,像被关在一个潮湿阴暗的牢笼里,我好比受了致命的重创,躺在牢房的木床上,近乎失去了知觉,有一口没一口地喘着气,只觉眼前一片模糊,依稀时而有些光线照进来。大概是在那段时间,我开始写诗,虽然有时我回头看看自己写的诗仍然会觉得惭愧,但是那毕竟是一个人在表达心胸方面最为强有力的事物之一。诗歌辞赋非常地简洁精悍,只有在思想比较深入,对意境地理解比较透彻的情况下,才能归纳其本质,抓住其关键,见魂去余,归纳成诗。这也是为什么一首好诗也许只短短一二十字,却能让人如临其境泪流满面。杜甫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那是诗圣的境界,也应该是作文者的无尽追求。

都说镜中无世界,

只道明光遇镜折。

镜中镜外谁真切?

不入镜中不可知。

老鼠与事故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在做着别人做过的事情。有些事情别人失败了,我们成功了;有些事情别人成功了,我们失败了。而在那些失败的事情当中有一部分结局原本是完全可以不同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事情失败了,不外乎主观或客观原因,客观原因不可避免,也往往难以解决,但是主观原因不同,是可以改变的。所以,如果事情主要是因为主观原因而失败,那它的失败就不是不可避免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有一天,有个人被指派一个任务要求必须在一个小时内提交一份文档,但是当他用计算机写到一半的时候,突然一只老鼠把显示器数据线咬断了,导致他工作无法继续。那这是主观原因还是客观原因呢?这还不能说是客观原因,甚至连原因都说不上,它只是一起客观“事故”,因为他不知道会有只老鼠盯上了他显示器的数据线,更不知道它会在这么关键的时刻下手,这是他这次避免不了的(当然,吸取教训下次可以考虑在数据线旁边放些比数据线对老鼠更用吸引力的食物)。只有在这个事故最终导致他的任务失败的时候,它才成为一个“原因”。

但是这个事故是不是一定会导致他这个任务失败呢?不一定。怎么说?假如这个时候他没有办法及时再弄到另外一台显示器,并且他没有办法修好数据线(一般要修好是比较困难,总不能拿把刀架在老鼠腰上逼它把数据线吐出来再粘回去);或者是他被吓晕过去了并且醒来时已经超过了预定时间等等。以上这些是让这个客观原因(事故)成为导致任务失败的根本原因的一些条件。以上这些条件反过来,即,他是可以及时弄到另外一台显示器并且可以使用的(比如同事的显示器);或者是他可以修好数据线(确实很强,让老鼠都屈服了);或者是他被吓晕了,但是醒来的时候还剩下大把时间补救等等。假如在后面这样的情况下,同时他采取了补救措施最终还是失败了,那这起事故就不能成为导致任务失败的一个客观原因之一了,因为他采取的补救措施已经基本上消除了这起事故产生的影响,这种情况下任务依然失败必然是因为存在其它原因,比如一个小时以他一人根本就不足以完成这个任务。

这起事故是一起客观事件,但是它也可能诱发一个导致任务失败的主观事故,比如,在上面提到的后面那些可以补救的情况下,在没有其它事情干扰的情况下,他却不想补救,那任务失败的时候,他的不补救行为这一主观事故就是一个导致任务失败的主观原因了。

也就是说,导致我们所做的事情最终失败的主观原因是那些我们原本可以积极努力地去想去做,但却消极地对待事情,在有其它选项的情况下却选择放弃所出现的情况。

所以,我们如果要想让自己在做的事情成功的机率最大化,那么就应该全力以赴避免出现主观事故。而要避免主观事故,其实只要做到一件事情:以所做的事情为中心,任何情况下,抵御负面心情,培养正面情绪,积极思考,积极行动。

还有,不要惹老鼠。

A Near Future

在计算机出现至今的几十年间,世界因为计算机发生了太多的变化。相信计算机这么大的影响已经大大超出计算机之父所能想到的了。我有时候甚至会想,如果我晚出生10年,20年,30年或更多,那么我会见到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呢?如果我能带着我现在的记忆沉睡100年,200年,300年甚至更多,那么,当我醒来的时候,我又将见到什么样的世界?恐怕没有人能够回答这个问题,就像人类最近短短一百多年的历史里实现了之前茫茫历史长河中数也数不尽的不可能一样,以目前的科技发展速度,没有人能够知道以后还会有哪些不可能成为现实,而这之间又需要多长时间。

我已经在这世上活了20多年,晚出生是不可能的,沉睡,就如科幻小说中说的一样,相信在未来是可能的,因为原理已经知道,缺乏的只是可行的方法。但是我又是否真有勇气那么做呢?恐怕没有,因为我实在难以想象,当我在几十年后,甚至几百年后醒来,我将如何去面对那个未来的孤独世界。我所看到的可能不再是现在这样繁华的城市,茫茫人海,亲切的嘈杂的人与人之间的说话声,取而代之的可能是满山遍野的生化机器,也许还有生命,但是也许不再具备人形,人们都只是数字网络中的一个单元,都只是数字化的生命,或者,经过基因改造与机器结合的生化生命。那就有如你在另外一个世界醒来,发现万物皆非,而你已经成为一个过去历史的墓碑,一个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存在,然后,你可能会为时代的变化感到可怕甚至悲哀,但是时代却会认为你才是悲哀的,所以,实际上,也确实如此。当世界只有一个村子的时候,如果有一个聪明人说那个村子的人都是傻子,而那个村子的人却都认为他是疯子的时候,那么那个聪明人就是一个疯子。

现在,相信大部分人还不会愿意往自己的身体里面加入一些非自然的东西,比如往手臂植入一个芯片,向血液加入纳米机器人,将腿改造成能够高速冲刺的生化机器,在眼球里面安装激光武器。但是这些都是可能的,并且正在成为现实,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在接受着这样的观念。比如当你的生命受到威胁且你又还对这个世界有所牵挂,而进行一些改造就能够挽救你的生命的时候,相信所有的顾虑都会退居其次,比如人造心脏。又如一些不幸,失去下肢的人,会愿意安装假肢,虽然那些假肢还没有达到能与身体的神经系统结合的程度。但是以目前的科技发展的趋势,那将成为现实,必定将出现既能与人体神经系统紧密结合各项机能又远超现在人体的生化机器,到那个时候,如果一个人失去了下肢,然后他有两个选择,一为“落后”的不受大脑控制的假肢,一为“先进”的完美受大脑控制并且机能非常优秀的生化机器下肢,你觉得他会选择哪个呢?

但是,自然界有比机器科技更为强大的东西,那就是基因。至少目前看来是这样的。如果人类完美地破解了所有物种的基因,并且也能如软件编程那样进行基因编程,而且能够让“基因程序”运作,那么,超人将只是小儿科。试想一个基因编程产生的生命体,如果具有所有物种的大部分能力,同时又没有它们的弱点,那将是怎样一个怪物?他可能是救世主,也可能是终结者。他还可能不会是一个单纯的生命体,因为到那个时候机器技术也一样已经有相当大的发展,所以他还会被再度改造,或者在诞生的过程中就已经被改造了,最终将是一个生化机器。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可能会失去很多东西,并走向集成,包括生命的集成。我们现在有手和腿,因为我们的生存和日常工作还需要它们。但是如果某一天,你不需要上班,你也不需要手去拿食物,去敲打键盘,去握手等等,你也不需要通过双脚的行走来到达你的目的地,你觉得它们还有多少意义?比如有一天,人造生活机器能够自动种植植物,自动畜养动物,甚至通过化学合成食物,并且能够自动送达任何你需要食物出现的地方;键盘和鼠标也被早早淘汰,人们通过植入的芯片就能够足不出户无时无刻无论在哪都能够通过覆盖全球各个角落的网络与世界交流,甚至连植入芯片都不需要,科技能够通过DNA或其它每个人与众不同的特征跟踪每个人,通过每个人的脑电波与每个人建立连接等等。你不再需要拿起你的手机,拨打朋友的电话号码,等待接通,然后才能与朋友交流,也许你只要想着你要找谁,然后网络自动帮你在瞬间建立连接,接着你也不需要一句话一句话地表达你的意思,网络自动复制你的大脑中关于你要表达的信息和相关知识然后传达给你的朋友,没有误会,也不需要费劲沟通。等等等等,最终,你会发现,似乎,除了我们那控制身体的,会思维的大脑,其它的部分都不再被需要,也不再重要。爱美?科技立刻可以在你的脑海中制造一个100%满足你的审美观的形象,并且接受Customization,然后在这个网络中认识你的人都将看到这个形象……于是,每个人最终也许都只会剩下一个会思维的脑袋,被钢铁或更先进的材料完美地保护着,并且固定在某个位置,联通着世界上的其他人,每个人都有一个虚拟的现实世界,互不干涉,同时也完美相通,语言不再需要,沟通不存在障碍,人与人之间效率极度高效,人与人个体的界线也空前模糊,最终,世界可能成为一个思维的集合体,一个思维的网络,每个人都只是这个思维网络的一个节点。去外星球?任何星球都可以,发射一架宇宙飞船过去,生化机器创建一个基地,通过星际间的中继器联通这边的网络,之后,所有的思维都可以抵达星球彼端。

所以,未来很有可能出现高智慧的人造生命,这些人造生命很有可能是机器和生物化学的结合体,但是他们取代人类的可能性很小。因为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自身也将首先被不断改造,不断通过改造得到进化和强化,无论是机器和生物化学产物逐渐结合进人体,还是优化或改变人类本身的基因。而一旦到达生命集成的阶段,在生命网络里面大概再也不存在谁取代谁的问题,因为在虚拟现实中,界线已经模糊,彼此不再那么独立,也不存在资源不足需要竞争的情况。唯一的问题大概只在于如何找到更多的资源去支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