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阎锡山大传 > 第55部分(第1页)

第55部分(第1页)

项;(三)为保障战动总会完成任务,战区各级政府所执行的款项;(四)战动总会的组织原则:*集中制,及若干具体办法;(五)战动总会与各方面的关系:即与各地政府、各部队、各群众团体的关系。

阎锡山虽然批准了战动总会的工作纲领,并且默认了共产党、八路军对该会的领导,但是,对于战动总会主要负责人的人选安排,则颇费心机。对于这一关键问题,就*方面来说自然也不会轻易让步,因而,双方经过多次协商才得以确定。

双方首先关注的是由谁来担任战动总会的主任委员?阎锡山自然不会让共产党人担任此职,共产党方面当然也不同意由阎锡山委派个旧官僚。因而必须推举一位双方都能接受,又能胜任此领导职务的人选。周恩来建议由续范亭出任战动总会主任委员。续范亭是国民党*,1935年因不满蒋介石的对日妥协政策,在南京中山陵前剖腹明志被救。抗战开始后,任第二战区高级参议。阎锡山虽对续范亭并不完全信任,但觉得总比由*党人担任为宜,于是只好答应了。

战动总会主任委员的人选确定后,接着在确定各部部长时,阎锡山最为看重的是人民武装部部长这个关键职位,坚持要派他的军官担任。周恩来不同意让阎方人员担任,对阎锡山说:战动总会要在敌人的后方打游击战争,我们的干部有经验,你们的军官就不行。 阎锡山深知自己的军官确实不会打游击战,只好同意由八路军方面的人员担任,最后确定由山西籍的程子华任人民武装部部长。

经过积极筹备,1937年9月20日,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简称“战动总会”)在太原正式成立。成立大会在侯家巷山西大学礼堂召开,续范亭主持会议,周恩来、彭德怀、及在太原的阎锡山的军政要员、蒋介石的高级将领应邀出席。战动总会由阎锡山、共产党的代表,晋、绥、察三省政府代表,战地各军和牺盟会、公道团、*、教联的代表20多名委员组成。总会下设组织部、宣传部、人民武装部、动员分配部、铲除汉奸部和总务处。战动总会主任委员续范亭,副主任委员杨集贤(阎方代表);组织部长南汉宸(*党员),副部长梁化之(阎方代表);宣传部长李公仆(著名爱国*人士),副部长薄右丞(阎方代表),因李、薄均未到职,由赵宗复(秘密*党员)作为阎方代表代理此职(后期由*党员段云负责);人民武装部长程子华,副部长郭宗汾(阎方代表);动员分配部长王尊光(阎方代表),副部长武新宇(*党员),因王未到职,武实际负责部务工作;铲除汉奸部长郭任之(国民党左派,后加入*);总务处长郝梦九(后为高孟清)。

二、“非常时”“非常策”(8)

战动总会的成立,标志着阎锡山单纯依靠政府和政府军队抗战的结束。山西抗战进入了广泛发动民众的新阶段。正如战动总会《成立宣言》中所说:“中国目前的政治形势,显然已跃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全国政治力量已经集合一致,精诚团结,共同担负当前的使命了。无疑地,这种伟大的联合已经奠定了抗日的基础工作,……而决定抗战到底最后胜利的条件,是充分执行民族革命的一切政治的*的任务,我们不能只满足于目前全国武力联合的动员,我们还要发挥民族革命的积极意义,使整个民众力量动员起来,武装起来。我们更要使全面的抗战进而发展成全民的抗战,也只有全面全民族的持久抗战,才能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因此,应“在阎司令长官领导之下,担负起执行战地总动员的任务,发挥全民抗战的基本作用。”

为此,《宣言》指明战动总会所遵循的原则和奋斗目标:“(一)积极组织民众、武装民众;(二)实行真正的合理负担,改善人民生活;(三)实行*政治,扶植抗日言论、出版、*之自由。”“在这总目标之下,动员广大民众参加战争,把一切人力、物力献给战争,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并且呼吁:晋察绥民众组织武装起来!晋察绥人力物力总动员起来!保卫晋绥,保卫华北,保卫中国,收复失地!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等等。

上述主张,虽不是由阎锡山提出的,但是,得到了阎的首肯。正如张闻天当时所说:战动总会的成立,“是阎先生企图使山西的政府抗战多多少少能够取得山西民众的配合的开始,”“确实也是阎百川先生的思想向着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的前途前进了一步的具体表示。这种进步,是值得我们大家赞扬的。”

战动总会一成立,便开始了紧张的工作,除派出工作组分赴各地组建“动委会”外,还派出一个由22人组成的“动员宣传团”,从太原出发,行程1200里,辗转于静乐、岢岚、五寨、保德、兴县、临县等地,宣传动员群众。

9月底,经战动总会提名,阎锡山委派*、罗荣桓、刘奠基为战动总会晋东北特派员;罗贵波、曾三、张干丞为战动总会晋西北特派员,分别领导这两个地区各县、区的动委会和抗日游击队的工作。

忻口战役打响后,战动总会组织宣传队、剧团、慰劳队、救护队等,深入前线,支援抗战。同时,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人民武装部在太原、离石开办了游击干部训练班。先后共办了5期,培训干部1060人,分派到各县组建游击队。

这样,在短短的一、两个月内,战动总会就把成千上万的人民群众组织与武装起来了。各县、区抗日游击队纷纷建立,甚至五台山的僧人也建立了自己的抗日游击队和自卫队。

随着战事的扩大,阎锡山逐步放宽了战动总会的管辖地域和动员范围。原来规定在雁门关长城内外18县(即天镇、阳高、大同、怀仁、广灵、灵丘、浑源、应县、山阴、朔县、平鲁、左云、右玉、繁峙、代县、宁武、神池、偏关)、察南5县(即蔚县、阳原、怀安、宣化、涿鹿)及绥远全省。忻口战役期间,阎锡山批准战动总会的管辖地区扩展到察哈尔全省和晋西北的五台、定襄、静乐、岢岚、岚县、兴县、忻县、保德、河曲、临县、五寨、崞县等12县。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二、“非常时”“非常策”(9)

太原失陷后,战动总会转战于晋西北等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工作:

首先,开展战地动员,提高民众的抗日意识。战动总会结合战地的实际情况,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动员,如写标语、发传单,组织战动剧团,出版《战地动员》、《战地通讯》等刊物,唤起了群众的觉悟,提高了群众的抗日民族意识。

其次,组织抗日救亡团体,广泛开展群众运动。根据沦陷区多半在广大农村的特点,战动总会从开展农*动入手,组建农民协会,举办农民培训班,使农*动逐渐开展起来。到1939年初,仅晋西北就有近25万农会会员。在农*动的推动下,妇女运动、青年运动也得到发展,妇救会、青救会在各地相继成立。群众运动的广泛开展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再次,组建地方武装,开展抗日游击战争。战动总会在积极武装民众,建立游击队的同时,提出了“军民不过河,发展游击战,支援山西抗战,保卫华北堡垒”的口号。至1938年3月,战动总会共组建了25支游击支队,共计21000余人。阎锡山对游击队也给予支持,给了少量武器、经费和衣物。这些游击队积极配合八路军或单独进行游击战争,不仅在同蒲北线两侧、晋中平原、吕梁山区,袭扰敌人,破坏交通,而且还转战千里,挺进大青山,创建抗日根据地。

复次,动员新兵补充抗日部队。随着战争的频繁,根据地的扩大,各部队急需补充兵源。1938年4月3日,由续范亭主持在岚县召开了动员新战士的各界联席会议,决定动员新兵13800人。不到一个月时间,各县动委会就动员28000余人,分配到八路军第120师、战动总会各游击支队、决死四纵队、工卫队,以及晋绥军骑兵第1、第2军和第35、14军、第71师各部队。据统计,仅晋西北一个地区,一个月之内就动员新兵7000多人。

总之,战动总会在日军所占的沦陷区,发动民众,武装群众,使山西政治形势呈现出新生的气象。这主要归功于战动总会成员的努力工作,当然也与阎锡山的支持分不开。正因为阎锡山对战动总会的产生、发展,发挥了不可否认的作用,因此,当时张闻天曾著文,“希望各地的军政领袖都能够学习阎先生”。

颁布抗战政令

随着山西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阎锡山在军事上积极对日作战的同时,在政治上也有所进步,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抗战的法令、政令。

首先,颁布“合理负担”案。“合理负担”是阎锡山于1937年春提出的,他认为抗战“必须要富人拿钱,不论贫富大家来拼命,才能走得通”。为此,他提出应实行“得利息者重负担”,“有财产者多负担”,“赚钱多者多负担”的原则。

8月16日,阎锡山在一次讲话中说:“在此生死存亡关头,惟有发动民族革命战争,举我全力作最后之一拚!不成功,便成仁,……赶速唤起民众有钱的出钱,大家拼命。……甚至强迫大家有钱的出钱,大家拼命,一齐牺牲,为国家民族求生存。”因此,他提出“宣传并发动有钱的出钱,大家拼命,并指导民众热烈的运动起来,造成有钱的出钱,大家拼命的社会环境。”

因此,阎锡山根据战争的需要,推行战时财政政策,颁布了合理负担实施方案。9月间,他把上述三大原则具体化为法律条文,在全省颁布实行,号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阎锡山所颁布的“合理负担”法令,在战时情况下不失为一项解决战时财政困难,动员民众抗战的有效办法。之后,各抗日根据地也相继实行了“合理负担”。。 最好的txt下载网

二、“非常时”“非常策”(10)

其次,颁布《优待抗战军人家属条例》等。9月12日,阎锡山采纳牺盟会提出的建议,颁布了如下法令: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