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尘世人生 > 第22部分(第1页)

第22部分(第1页)

风吹得瑟瑟抖动。

“看,那就是钟鼓楼博物馆。”副驾驶座上,陈队长伸出右手指着那座显得非常古旧的房屋说道。

“哇,这房子这么旧,简直比我们村里大耳爷爷家的房子还旧。”谭宇叫道。大耳爷爷是谭家峪村里的一位老人,今年八十多岁,是村子里年纪最大的人,据说他的祖辈是家大地主,现在住着的那间瓦房还是他爷爷留下来的呢。

“呵,那是当然,这儿是博物馆,越老越旧才越显得有格调。如果装潢的象酒店大厅,里边摆着的却是一大堆几百,上千年的玩意儿,那跟吃面包抹臭豆腐也差不了多少。”陈队长笑道。

车子继续前进,不大一会儿功夫就到了博物馆门口,停下车,陈队长从上面跳了下来,“谭宇,天生,你们俩和我进去,其他人守在车上。”

听到命令,谭宇和释天生也从车上下来,跟着陈队长走进博物馆的大门。

和门口的工作人员打了个招呼,三个人一前两后进到博物馆里边,和外面陈旧的建筑外观相反,博物馆内的装潢却是非常现代,头顶是日出柔和光线的日光灯,脚下是明可鉴人的大理石地面,室内各处摆着各式各样的玻璃展柜,里边摆着不知道已经存在了多少年的老旧文物,墙壁上则粘贴着对应文物的说明介绍。也许是时间还早,也许是博物馆本来就是这个样子,若大的大厅里加上他们三个也只有区区七八位。

“哇,就这么一个碗也这样供着,咱那里崔六叔喂狗的碗比这还漂亮些呢。”看到其中一个展柜中摆着的一个青瓷碗,释天生扯了扯谭宇说道,说实话,他是搞不明白城里人怎么这么奇怪,明明是一堆老旧残破的东西还要象宝贝似的供起来,只许看,不许摸,要是他,这些东西送给他还嫌占地方呢。

“小师叔,别老土了,那个碗怎么和这个比?那个碗是崔六叔用五斤小米跟人家换回来的,这里的东西随便哪个拿出来都是精贵的不得了,要是缺了一个角,咱们干保安干一辈子也赔不起。”谭宇小声答道,脸上的表情说不出是羡慕还是叹息,或许他心里也在想村里崔六叔喂狗的碗要也是文物该多好。

“真的?这东西真有那么值钱?”释天生惊讶叫道,干一辈子往少里说也要有三十年吧?三十年就是三百六十个月,自已现在一个月的工资是七百,三十年就是三百多万,这么一个普普通通的青瓷碗真能值这么多?

“他的话虽然有点夸张,不过倒也和事实相差不远。你们现在正在看的是宋代官窑产的青瓷龙纹笔洗,虽然还算不上是上品,但如果拿到黑市上去卖,一百八十几万应该不是太大的问题。”

正在两个人为展柜里那个小碗到底价值几何讨论时,一个声音从背后传来。转过身去一看,一位上穿浅兰色衬衫,下穿咖啡色西裤,胸前挂着一个小牌牌的年轻人正微笑着向三人走来。

“你们好,自我介绍一下,我是鼓楼博物馆的李文博,请问你们是不是盛世威扬保安公司的?”年轻人问道。

“你好,我们是盛世威扬保安公司押运二队第三小队的,我是队长陈源礼,他们俩是我的队员谭宇,释天生。”陈队长礼上往来,也把自已和自已的手下向对方介绍。

“呵,你好,你好。你们来的很准时,和预约时间几乎完全一样。”和三个人一一握手致意,李文博笑着称赞道。

“我们公司执行的是半军事化管理,守时是基本原则。请问我们什么时候出?”陈队长问道。

“呵,我们现在正在办文物转移手续,估计再有十分钟就可以办妥。”李文博答道。

“请问文物有多少件,预计的行车路线是怎样?”公事公办,陈队长问道。

“文物总共有二十三件,分别装在十二个铝制转运箱中。转运车是一辆十六人座中型红叶客车,车现在正停在博物馆的后门。至于行车路线是”李文博将押运物品的情况还有行车路线详细说明。

“请介绍一下博物馆方面参与这次行动的人的情况。”陈队长接着问道。

“噢,人员方面一共有四个,一个是司机负责开车,两位是搬动工,负责搬运文物,还有一个就是我,是这次行动的负责人。”李文博答道

两位行动负责人之间的对话还在继续,陈队长问的非常细致,李文博的回答也是非常干练精明,显见是一位很有能力的人。

“小师叔,好好学着点儿。”悄悄捅了一下释天生,谭宇小声说道。

“学什么?”释天生不解地问道。

“还用说,当然是陈队长了。你要记下他执行任务时的一举一动,以后等咱们单独带队的时候就用得上了。”

………【第五十八章 意外事件】………

因为事先把大部分手续办完,所以释天生他们并没有等太长时间,约莫过了十来分钟,李文博带着几人来到库房,把博物馆馆长亲笔签字盖章的出库单交给保管员,于是保管员按照列在出库单上的文物一一取出,至于清点,登记,装箱,封存这些工作自然有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负责处理,释天生他们只需要站在旁边盯着就行了。

交接无误,在保安公司押运员的保护下,两名工作人员用手推车将十二个转运箱运到博物馆后门的中巴车上。

一切准备停当,押运队就此出,陈队长带着释天生和谭宇随文物同行,其他人则乘坐保安公司的车跟在后边,两车之间的通信是通过对讲机来进行。

离开鼓楼博物馆,两辆车按照预定路线向前驶去,可能是他们选择的行车路线比较好,今天的路况不错,一路上基本没有碰到堵车的情况。

“呵,不错,照这样情况看,大概用不了一个小时就能到地方了。”看了看手表,再看看车外的建筑标识物,李文博笑道,他是一个很健谈的人,不喜欢长时间保持沉默。

“嗯,差不多吧。”陈队长估算了一下答道。

“呵呵,这次主题文物展的规模很大,参展文物很多,总件数在七百件以上,时间跨度从先秦到明末,真称得起是丰富多彩。有兴趣的话你们可以来看看。”三句话不离本行,李文博介绍起展会的情况。

“李研究员,说实话,那些东西真的有那么贵重吗?我看里边好多东西也没什么稀奇呀,就象那个绿杯子,我们那边合作社里卖的玻璃杯比这个漂亮多了,也实用多了,一个杯子彻好茶可以喝半天,那个杯子个又小,样子又难看,怎么就那么值钱呢?”释天生好奇地问道,他到现在还想不明白,这些普普通通的碟呀,碗呀之类的东西怎么就那么贵重。

“呵呵,如果说这些物品的本身价值的确是算不了什么,现在商店里随便转一圈就能买到更好用,更美观的替代品,但是,如果把时间向前推百年,乃至千年呢?那个时候并没有现在的现代化加工工具和工艺技术,制造同样的东西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都不可同日而语。另外,文物本身还记录了历史展的印记,从这些文物上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先辈进步的足迹,再有,古代工匠的高明也是出常人想象,有些工艺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失传,比如你刚刚说的那个绿杯子,那叫做凤翡翠琉璃杯,表面看起来似乎很普通,但当倒进水时,杯壁就会浮现出四只展翅翱翔于云层之上的凤凰,而随着倒进去的水颜色不同,四只凤凰的颜色也会不同,有时是红色的,有时是绿色的,有时又是黄色的,千变万化,奇妙之极,我们曾组织相关方面的专家进行研究,但讨论来讨论去,还是搞不清楚八百年前的古代工匠是通过什么方法做到的”说起了自已的专业,李文博是侃侃而谈,说起话来是引经据典,引人入胜,听得车上几人眼睛都不眨一下。

“哇,李研究员,你知道的真多呀。”谭宇钦佩地称赞道。

“呵呵,这是我的专业,算不了什么。要说博古通今,知识渊博,那还得说我们馆的馆长。那才是真正的学者呢。和他相比,我差的还远着呢。”李文博笑道。对他而言,刚才说的那些只是研究历史文物的常识,对业内人士而言只是基础。

“呵呵,李研究员,您可真谦虚。”释天生佩服的说道,他对这种有学问又有修养的人很有好感。

说说笑笑中,车队快向前,一路畅通无阻,很快便驶出市区,前面的视野渐渐开阔,路边开始出现连片的土地和庄稼,而空气也变得清新起来。

车开的正顺时,一头黑狗从路边的庄稼地里溜溜嗒嗒地小跑着出来,可能是现马路对面有一头漂亮的母狗,兴奋地汪汪叫了两声便猛然窜了去过,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