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诸天仗剑行 > 第17部分(第1页)

第17部分(第1页)

但这些终究只是他的猜测,完全没有凭据,便是说出来也难以令陈近南相信,只能暂时放在心中。

陈近南显然不想再提此事,便反问起禹天来的来历。

禹天来自然不可能当真说出自己的离奇经历,否则必会被对方当成疯子。他这一年来也曾假设若是幸运地被过往船只救起后,要如何交代自己的来历,心中早就编好了一套说辞。

他说自己祖上本是海商,在宋末时为避战乱而举家乘船出海,后来在渤泥国世代定居下来。到了他这一代,因为父母早逝本人又嗜好习武不善经营,家道已经彻底败落。此次是想跟一艘海船返回中土,拜访中土武林中的名家高手切磋武艺,不想一场风暴打沉了船只,整船人只有他一个幸运地漂来这座荒岛上。

陈近南不疑有他,还颇为同情的嗟叹一番,又安慰道:“我来时乘的那艘船虽然残破,但主体框架尚保存完好。船上也有不少工具,我们一起动手采伐树木将船修补一番,应该可以凭它回转中土。”

禹天来喜道:“陈兄竟懂得造船和行船吗?”

陈近南点头微笑,意味深长地道:“在海外生活了几年,这些事情怎都有了些研究……”

从这天起,两人便开始合力修补那艘海船。而实际上,禹天来只是凭着一身蛮力做些笨重工作,真正操刀的还是陈近南。

等相处下来,禹天来才真正了解了在古代能被一方之雄视为“谋主”的人是如何不凡。陈近南此人武功之高已不必说,文才之广那也休提,单说他凭着一双巧手将船只修补整齐,又凭天上的星图和脑中记忆的海图便确定了航线,更凭借准确预测到的信风和潮汐而扬帆出海,便足以令禹天来对其佩服得五体投地。

船行海上,借着风力和洋流劈波斩浪一路向前。根据陈近南的估测,只要航程顺利,大约有十天时间两人便可以踏上陆地。

这一天禹天来与陈近南探讨武学。说到了剑法时,两人都来了兴致,便截取了两段三尺竹棒,在甲板上切磋起来。

禹天来用的是自己最精擅的“子午十二剑”,剑势拙中藏巧,变化颇为精妙。但正所谓“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与陈近南所用的剑法相比,他这“子午十二剑”便生生地被压了一头。他在武学上的见识也算广博,却是一点也认不出对方这路剑法的路数,只觉得这路剑法奇正相生,包罗万象,自己的剑法无论如何变化,对方都能衍生出相应的剑招来克制。

平心而论,两人若是以命相搏,禹天来的修为虽还逊色陈近南一筹,但只要手段尽出,自信可以占到六成赢面。而此刻纯粹较量剑术,禹天来便不得不甘拜下风,在交手堪堪过百招后被对方的竹棒指在咽喉上。

看到禹天来有些失落的弃棒认输,陈近南笑道:“禹兄弟不必灰心,其实你双臂颀长,是天生的用剑之人,只是所学剑法还算不得绝顶,这才限制了你的发挥。”

禹天来叹道:“陈兄该是第二个说我适合练剑的人了,只是世间虽有绝世剑术,又哪里到得小弟之手?”

陈近南却似早有准备,探手从怀中取出一个油布小包,带着些感慨的神色道:“愚兄本是一介书生,如今的一身武功皆是从这包中之物而来,今日便将此物转赠禹兄弟,或许可以对你略有补益。”

“竟是记载陈兄绝学的秘籍吗,小弟正要开开眼界。”禹天来平生追求的便是在武道上不断突破极限,自然对陈近南手中之物大感兴趣。他不是忸怩作态之人,知道对方以如此重宝相赠,用意还是酬谢在岛上出手援助的人情,便大大方方地接了过来。

打开外层的油布,里面是整齐叠放的一张薄如蝉翼半透明丝帛。禹天来将那丝帛抖开,却见这丝帛足有丈许见方,触手的质地似是极为柔韧,也不知是用何种丝线编织而成。在这张丝帛上,密密麻麻地绘满了各种姿态的人形图案,数量足有百余。在图案的尽头,赫然书有八个小字:“达摩遗珍,留赠有缘。”

第四十一章 重整山河志凌霄

禹天来的目光登时被丝帛上的一个个人形图案吸引,再也移转不开。

这些人形图案大多呈舞剑之资,人形的手足及剑尖都标有箭头,揭示了剑招变化的路径。以他如今的修为和眼力,当时便看出其中的一些剑招正是陈近南方才所用的。他仔细数了一遍,这些舞剑的人形图案共有一百零八个,也即是一百零八式剑法。

在这一百零八个舞剑的人形图案之外,又有十二幅大了一倍的坐姿人形图案,在人形的身体上,密密麻麻地绘了许多标有箭头的虚线,合起来又是一套内功心法。

最令禹天来震惊的是以他精研了一辈子《易筋经》的经验来看,这套内功心法与《易筋经》竟是隐隐地一脉相承,颇有相辅相成之妙。

陈近南在一旁微笑解说道:“愚兄少年时最喜读书,三教百家无所不读。又因为家中颇有资财,所以经常四下搜购各种古籍孤本。这张丝帛是愚兄在一部古旧佛经的封页夹层中偶得。经过一番考证,愚兄推测达摩祖师是在熊耳山空相寺坐化前创出了这套心法与剑法,所以得了达摩祖师武学传承的少林寺反而没有这两门功法。愚兄为纪念前贤,私下将这心法称为‘达摩诀’,剑法则称为‘达摩剑法’。”

此时禹天来才终于回过神来,手中捧着丝帛对陈近南苦笑道:“陈兄,你这份礼物实在太重,偏偏小弟又难以拒绝。也罢,小弟也不能平白落如此大的好处,日前陈兄所说之事,小弟应允了便是!”

“禹兄弟此言当真?”陈近南登时大喜,其喜悦之色还要远胜得到秘籍的禹天来。原来通过这些日子的相处,他同样对禹天来这尚未及冠的少年惊叹无比。

陈近南所惊叹的不止是禹天来的武功,他所着眼地乃是重整山河再造乾坤的大计,对个人的武力并不是太过看重。他所看重的,还是禹天来胸中所蕴学识。这些学识称不上广博,甚至也称不上如何精深,却隐隐地拥有远远超过当世芸芸众生的前瞻性。或许对方自己并未意识到,在这些日子的交谈中,他每每在不经意间说出的一句话便能令自己大受启发,从而解决以前困扰自己许久的困惑。

为了襄助国姓爷实现重塑汉家山河的壮志,陈近南自然不会放过禹天来这等人才,所以在话语之中已经吐露了招揽之意。只是禹天来似有些犹豫,迟迟没有明确表态,直到今日才终于被自己的诚意打动。

禹天来正色道:“陈兄,在下虽然答应了助你,却要与你约法三章。”

陈近南笑道:“只要禹兄弟愿意助愚兄一臂之力,莫说三章,三十章愚兄也可以答应。”

禹天来却是认认真真地道:“小弟只答应帮助陈兄做些事情,却不是投效郑家。因此,第一,除陈兄外,小弟不会理会旁人的指挥调遣,便是陈兄之主郑王爷也是一样;第二,小弟想与陈兄一明一暗分工合作,所以还请陈兄将小弟身份列为绝密,最好不要向第三人吐露;第三,小弟此约只限陈兄一人,有陈兄在一日,小弟甘为羽翼相辅,一旦陈兄不在,小弟便将另做打算了。”

陈近南哈哈一笑,伸出手掌道:“前两条都没有问题。至于第三条,愚兄从此后一定善自珍重,绝不给禹兄弟你抽身的机会!”

禹天来也是哈哈一笑,举手与对方互击了三掌,就此定了盟约。

在陈近南露出招揽之意后,禹天来一直在思索这一世是否要插手今后十数年中的动荡乱局。前一世因为满清江山已固,人心思安,所以他只设计诛杀了乾隆便即放手。而如今满清入主中原未久,天下汉人大都未忘清兵入关时造下的杀孽,即使满清内部也存有许多不稳定因素。若是坐视那位刚刚即位的小麻子成长起来,以千古一帝之姿扫平一切内忧外患,使满清彻底坐稳汉人的江山,他心中又实在有些不甘。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