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诸天仗剑行 > 第83部分(第1页)

第83部分(第1页)

禹天来就此率领这一支不足千人的人马辗转南下,一路上自然不免与官军有过遭遇。他也是经历过战阵之人,行军用兵的经验极为丰富,本身又拥有远胜常人的五识感应能力,总是能够提前一步发现情况,遇强则避其锋芒,遇弱则聚而歼之,趋吉避凶有如神助。如此一来,却使得他在这一支人马中的声望愈来愈高,不管是那二十二个少年还是以管亥为首的八百黄巾力士,到后来都对其言听计从、令行禁止。

这一路上,禹天来等人但见原来的中原繁华之地已是满目疮痍。因为战乱而流离失所的难民宛如一群群的游魂野鬼在郊野四处游荡,饥寒贫病的困扰令他们大都徘徊于生死边缘。不管是朝廷城邑还是那些地方豪强的坞堡,尽都以高壁深垒将属于自己管辖或拥有的财产人口护佑其中,而将这些势必带给他们沉重负担的百姓拒之门外。

每次遇到这些流民,禹天来总要竭力救济一番。他手中虽有粮草,却也仅够自己这些人使用。不过此事倒难不住他,那些地方豪强的坞堡之内自有取之不尽的物资。

面对一位拥有外景天人实力,又是提着剑上门来“讲道理”的恶客,那些豪强也实在缺少拒绝的勇气。何况禹天来也深谙适可而止之道,从来都不会要这些豪强倾家荡产,只是要他们解决这些流民的基本温饱。如此破财虽不免有些肉痛,却还到不了伤筋动骨的地步,只要不是头脑顽固如茅坑中的石头,任谁也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流民中也有不少患有疾病者,禹天来又率领那二十二名少年深入其中施医舍药。《太平要术》中亦包含医道法门,当年张角便是借符水之名而暗中以医术济世来施惠于百姓。那二十二名少年得张角言传身教,俱都颇通歧黄之理。而禹天来虽然在医术一道上天分一般,但他历经数世,积累的知识包罗万象,医道亦是其中之一。有极其广博的医道药理知识作为底蕴,又加上他通过研修武道而对人类身体的透彻了解,如今的他冒充一个神医绝不会露馅。

如此一路行来,因禹天来而得以活命的流民不计其数,人们交口传颂“太玄真人”禹天来之名。又因“太玄真人”名号不够通俗易记,所以大家又都尊称其为“禹师”。

除了广种善果,重新凝聚太平道已经随着肆虐天下的黄巾军而丧尽的声名,禹天来又着力教导将来会作为自己班底的二十二名少年与八百黄巾力士。

作为已经走到武道至境的天人级数武者,教导那八百黄巾力士对于禹天来而言实在算不上一件难事。这八百黄巾力士都已成年,错过了练气的最佳年龄段。何况八百人中拥有练气资质的也没有几各人。但禹天来手中拥有“七宝妙身诀”这门独一无二的绝顶练体功夫。

禹天来当然不会冒冒然便将这门价值无可估量的功法传给旁人,但他做一番精简后,很容易便弄一个弱化版本的功法,又随随便便取了一个“黄巾锻体诀”的名字,然后先将第一重功法传了下去。

当今之世,上乘武学都存在世家大族或隐秘宗派,而黄巾军中多为平民出身,空有一副受这世界浓郁元气滋养而强壮的身躯,却没用进一步强化与运用自身力量的方法。在得到禹天来传授的功法,并被告知这只是功法最粗浅的一层,日后会视其表现传授进阶功法之后,所有的黄巾力士都欣喜若狂并对禹天来更加的死心塌地。因为有了这番传艺之德,众人便也改口称禹天来为“禹师”。

至于那二十二名少年,一直都跟张角修习《太平要术》,而张角选中他们也正是因为他们的资质最适合走法术的路子。如今的禹天来对于法术仍是一窍不通,要教导他们,自己却需要先将张角传下的《太平要术》弄个明白。

感谢书友果冻的书100币慷慨打赏。二百章了,对于一个兼职且手残的废柴来说,也算是奇迹了……

第二百零一章 《太上问道篇》

禹天来骑在马上随众人一路疾驰,手中却捧着一部由已经泛黄的丝帛装订而成的古旧书籍。

他双目盯着古籍看得全神贯注,身体随着战马的奔驰之态一起一伏,动作与频率都隐隐透出一种难以言说的奇妙规律,令人凭空生出观看鸟飞鱼游、柳摇花的赏心悦目之感。

禹天来此刻浏览的,自然便是张角传下的《太平要术》。

这一部道家秘典到了他的手上已经颇有些时日,但他一直以来都只将其秘藏于身畔而未加研读。他并非不知这《太平要术》的玄奥神奇,只看张角修习此术之后,竟可与卢植这等修为已臻外景之境的天人级数武者,便可知其厉害。只是他如今也已踏入外景之境的门槛,几乎已经走到武道修行的极致。若是转而修习术法知道,在短时间内或许可以助长实力,却也会因分心他顾而是圆融无瑕的武道意志不复纯粹,从长远来看实是得不偿失。

如今他拿出这《太平要术》阅读,也只是为了看一看该选择那些功法传授那二十二名少年,却不是为了自家修习。

禹天来已大致翻阅一遍,知道了这《太平要术》共分三卷,上卷记录的是一门淬炼精神力量以孕育元神的修行秘法,名为“玄元通幽诀”;中卷记录了一百零八种符箓法术的修炼及运用之法;下卷则记录了医卜星相、风水地理等诸般杂学。

他先将那记载于上卷的根本修炼法门“玄元通幽诀”反复阅读数遍,并在心中做了反复地推演之后,确定自己的决定并无差错。

这“玄元通幽诀”的核心精要是教人如何通过冥想之类的修行方式壮大精神力量并加以淬炼纯化,使精神力的数量与质量渐渐达到可以驾驭外物的水平。但壮大与纯化精神力量是一个聚铁成山再磨山成针的漫长功夫,纵使资质不凡的所谓修道天才,也非要花上三十年以上的时间,才能有所成就。

但禹天来与旁人不同,他在上一世灭杀那天外来客之后,以“九转明玉功”的将其身死后挥散开来的精神力量尽数吞噬,已经无须那漫长的积累过程。而如今的他也一直在凝练纯化沉寂在眉心识海的庞大精神力量,用的却是自己重新推演后的“九转明玉功”的第九层心法。

与这“玄元通幽诀”相比,“九转明玉功”第九层心法中修行精神力量的法门或许还不够完善,但“九转明玉功”是他结合自己一身所学一点一滴推演而成,也最为契合自己这一身所学。何况随着他修为的提升、眼界的开拓,这门功法也必然会不断完善,将来也未必便会逊色这“玄元通幽诀”一丝半毫。

不过他研读之后倒也颇有些收获,这门法诀中的某些理念与诀窍令他颇受启发,甚至隐隐萌生一些进一步推演“九转明玉功”的灵感。

禹天来又看了第二卷中记载的一百零八种符箓法术,却见其中五花八门,既有当初张角在广宗城用过的“九天御雷真诀”那种威力极其可怕的杀伐之术,也有更像是江湖术士用来谋生糊口的“驱邪符”“镇魇术”等小把戏。

仔细推演了这些符箓法术的原理之后,禹天来忽地发现自己即使不修习第一卷的“玄元通幽诀”,凭着本身强大的精神力量,似乎也可以运用其中一些较为浅易的小法术。当然,像“九天御雷真诀”那种厉害法术则需要以“玄元通幽诀”的心法配合,便不是他可以控制的了。

禹天来又看下卷,见此卷内容颇为繁杂,堪称包罗万象,一时却也难以详细参研,只能走马观花般匆匆浏览一遍。

他一路走一路看,不知不觉已经看到第三卷的末尾处,却看到最后面的是一篇题为《太上问道篇》的文章,通篇五百余字都是一问一答的对话体裁,却没有写出对话之人。文中问答内容都是玄之又玄的晦涩道理,若是落在寻常之人的眼中,或许认识文中所有的文字,但将这些字连缀成文,便要看得头晕脑胀。

但这篇文字落在禹天来的眼中,登时如磁石般将他牢牢吸住。

他历经数世,兼修佛道并贯通百家,学识底蕴深厚无比,只觉这些谈玄说理的问答中隐隐蕴含无数玄妙。只是这些玄妙之理太过深奥晦涩,他虽是有所感悟,却如雾里观花一般难以明悟于心。

良久之后,禹天来有些欣喜又有些失望地收回目光,轻轻叹息一声。他参研半晌终是一无所得,但也隐隐预感到自己若是能够将这《太上问道篇》贯彻通透,应该可以找到通往外景境界之外更广阔天地的道路。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