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敢再继续窥探下去,连夜赶回了驿站。
回到驿站后,他立刻将自己关在房间里,点燃一盏油灯,从一个特制的棺材夹层里,取出了一份用丝绸包裹的奏本。
他打开奏本,借着微弱的灯光,仔细地阅读着上面的内容。
然而,没过多久,他便停了下来,脸上露出了犹豫的神色。
“要不要将此事上报朝廷?”裴守约心中充满了挣扎。
如果他将此事上报朝廷,或许能够得到朝廷的嘉奖,但他也会因此得罪李承乾,甚至会惹来杀身之祸。
可是,如果他不将此事上报朝廷,一旦李承乾真的造反成功,那他岂不是成了千古罪人?
裴守约犹豫了很久,最终还是下定了决心。
“为了大唐江山社稷,我必须将此事上报朝廷!”
他拿起笔,蘸饱墨汁,开始在奏本上书写起来。
然而,写着写着,他的笔尖却停了下来。
“不对,不能这样写!”他摇了摇头,将写好的内容全部涂掉。
他意识到,如果他直接将李承乾的所作所为上报朝廷,朝廷肯定不会相信他,甚至会认为他是在妖言惑众。
他必须换一种方式,才能让朝廷重视此事。
想到这里,他立刻将原奏本扔进火盆里,看着它一点一点地化为灰烬。
然后,他重新取出一份奏本,开始书写起来。
“若不收此技为官用,恐十年后,朝廷令不出长安。”
与此同时,崔知温也踏上了前往均州的道路。
在路过一个驿站时,他偶然听到两个落第的举子正在争论“农策是否该入科考”的问题。
“农策乃是贱业,岂能与四书五经相提并论?”一个举子不屑地说道。
“此言差矣!民以食为天,农策关系到百姓的生死存亡,难道不应该受到重视吗?”另一个举子反驳道。
两人争论不休,谁也不肯让步。
崔知温听到他们的争论,心中一动,悄然走了过去。
“两位先生,可否借一步说话?”崔知温拱手说道。
两个举子见有人过来,停止了争论,疑惑地看着崔知温。
“敢问先生是……”
“在下崔知温,乃是一个……一个务农之人。”崔知温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隐瞒自己的身份。
“原来是位农夫。”一个举子轻蔑地笑了笑,“不知崔先生有何见教?”
崔知温没有理会他的轻蔑,而是从怀里掏出一个酒壶,倒了两杯酒,递给他们。
“两位先生,相逢即是有缘,不如以酒代茶,边喝边聊。”
两个举子见崔知温如此客气,也不好拒绝,便接过了酒杯,一饮而尽。
“不知崔先生想要和我们聊些什么?”一个举子问道。
崔知温笑了笑,说道:“我想和两位先生聊聊……农策。”
听到“农策”二字,两个举子再次争论起来。
崔知温也不阻止,只是默默地听着。
等他们争论得差不多了,崔知温才缓缓开口说道:“两位先生,你们可曾读过魏征魏大人所着的《新田令注疏》?”
“《新田令注疏》中有一句话,叫做‘深耕易耨,民之司命’,不知两位先生如何理解?”崔知温问道。
两个举子沉思了片刻,都没有说话。
“如果我说,这句话可以解决天下的饥荒,两位先生相信吗?”崔知温继续问道。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