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捞尸李,取自太爷的姓氏与职业。
还没正式被点灯走江时,在外面与一些江湖人士接触,对方介绍自己插坐哪家码头,李追远为了能有个恰当回应,就给自己取了这个。
走江时,为了遮掩自己龙王门庭传承者的身份,也时常会把这个拿来用。
一直到自己在太爷家的小房间里,设了坛口,这一身份才算被正式挂名;等屋后稻田里的道场建好,意味着彻底走上正轨。
这之后,这个身份就渐渐被拿来分开用,不在浪上时,就用南通捞尸李。
这次三路人手出发前,李追远特意做了叮嘱,让陈曦鸢与赵毅打上捞尸李的旗号,算是完成了用途意义上的正式分割。
人在江上行,岸上人不动,可换另一个视角,也可以是江水平静,岸上的人正在疾行。
同理,结合李追远自身无法从江上获得多少功德的特殊性,少年反而在浪外才能被动发挥出“功德”的效果,那么也可以认为,李追远的浪,在岸上。
别人在江上走天道安排的浪,自己则是在岸上走自己制作出来的浪。
后者明显比前者更简单也更轻松,主动权更是捏在自己手中。
以前,走江是工作,两浪之间是生活;现在,走江是生活,两浪之间反而是工作。
酆都大帝的影子曾对少年直言不讳:天道不会允许你活到成年。
李追远当然不可能就这么眼巴巴地继续按部就班地活着,等死。
当下,天道一直以来对少年的针对与欺压,最终促使少年,走上了另一条路。
这江,
李追远想换个走法。
而且在这条江上,没有竞争,没有其它势力,只有他——南通捞尸李。
在小女孩的视角里,显然认为少年在故意拿她寻乐,无论是先前润生的随手一铲还是林书友的直接回瞪,都意味着他们这伙人的身份不凡。
故意取个浑号,只是为了从自己这里攫取到虐凌猎物的快感,这样的事,曾经的她经常做,包括对这一家人和这道长的操控布置,亦是对这一快感的回味。
但她确实想错了,首先少年本身并不具备这种低级快感,其次,她在少年眼里,很严肃很庄重,甚至带着点对第一批次试验品的虔诚。
等“这一浪”结束后,按照少年那一贯喜欢事后归纳分析总结的严谨习惯,她是会被详细落于少年笔下,上教材的。
只是,这毕竟是自己在岸上的“第一浪”,再续写到《走江行为规范》里,就明显不合适了,肯定得重开一本。
这时,
李追远笑了。
魏正道的著作里,《正道伏魔录》是为了介绍自己钻研感悟的一众邪术,特意包的一顿饺子。
那么,作为自己入门读物,同时也被自己视为邪祟百科全书的《江湖志怪录》,它真正的存在目的,又是什么呢?
以魏正道那家伙的性格,会乐意给后人写一部基础读物?而且,用的还是无比珍贵难寻的佛皮纸?
《江湖志怪录》里的记载案例,实在是太多了,有强有弱、有低有高、形形色色,它明显不符合正常走江状态下,一浪比一浪难和强的规律。
所以,《江湖志怪录》,本质上,是一套魏正道用来记录自己“岸上走江”的书。
看来,这样的书,自己也必须得专门写一本。
少年发现,自己越是进步,越是提升,就越是能够更深入地了解魏正道。
对此,少年没有丝毫气馁,也不认为自己是在做单纯地模仿与复刻。
要知道,自己的处境可比魏正道当初难太多了,能在更艰难条件下,走上与魏正道相同的节奏,这本身,就是一种成功。
没有李追远的命令,润生和林书友都没继续出手。
小女孩本就承受着未知压力的煎熬,再看见少年脸上浮现出的笑容,她终于按捺不住。
一声厉啸,自小女孩口中发出,客厅地砖裂开,一条条树枝窜出,裹挟着女孩,向着门口冲来。
润生向前一步,挡在小远身前,聚气蓄力,黄河铲扬起,向下一拍。
上次在虞家祖宅水塘里,润生吸收了大量怨念,如今他每次认真发力时,皮肤都会呈现出偏黑的铜色,给人以更强的视觉压迫感。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