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院也在根据您提供的思路,研究如何解决长期航海的补给和防病问题。待蒸汽机真正实用,装上铁甲舰……
“这些宝地,迟早都是我大明之子民的新家园!有句老话说的极好,日月所照,皆为明土!”
朱慈炯看着好大儿眼中燃烧起来的野心,笑了笑,没有多说。他知道,自己播下的种子,早已生根发芽,将长得比他期望的更加茂盛。
。。。。。。
共和元年,夏日炎炎。时光荏苒,又是五年飞逝。
大明烈武帝朱慈炯,已然六十岁了。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头发几乎全白,精力也大不如前。他知道,是时候彻底放下了。
尽管三十二岁的皇太子朱和塳极力反对,但朱慈炯心意已决,坚持在烈武二十七年秋,将皇位传给了完全成熟的朱和塳。
新皇登基,改元“共和”,寓意“四海升平,万民协和”。但熟悉新皇性格的臣子们都明白,这位年轻陛下的“共和”。
禅位后的朱慈炯,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整个人都轻松了许多。他拒绝了儿子在北京修建太上皇宫的提议,而是带着相伴多年的皇后杨婈,轻车简从,回到了他帝王生涯起点的地方——南京。
他没有入住宏伟的南京皇宫,而是在秦淮河畔选择了一处清幽雅致的园林宅院住下。
深秋时节,他时常独自一人,乘坐马车,来到定远县那个偏僻的、承载着他最大秘密和最初恐慌的山谷。
山谷依旧寂静,秋叶飘零。他坐在那块熟悉的石头上,望着曾经雷电交加、空间扭曲的地方,一坐就是大半天。
他多么希望,能再有一次奇迹,出现一个虫洞,将他带回那个熟悉的、现代化的世界。哪怕只是回去看一眼也好。
然而,没有。每一次期待,都换来更深的失落。奇迹没有出现第二次。他终究,要在这个时代终老。。。。。。
而在北京,新登基的共和帝朱和塳,正以惊人的精力和魄力,推动着父亲未竟的事业。
大明的工业革命,终于在他手中迎来了真正轰轰烈烈的爆发!蒸汽机经过无数次改进,终于达到了可以大规模实用和推广的水平
!一座座采用蒸汽动力的纺织厂、炼铁厂、机械厂等拔地而起,黑烟囱开始成为城市的新景观。
第一条实验性的蒸汽机车铁路在北京郊区建成,虽然只是短短数里,但那冒着白烟、轰鸣前进的钢铁巨兽,震撼了所有目睹者。
更大的钢铁蒸汽轮船也在船坞中铺设龙骨,预示着大洋不再是难以逾越的天堑。国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疯狂膨胀,科技日新月异。
与此同时,在相对和平富足的环境下,大明的人口也迎来了爆炸式增长,根据户部最新统计,帝国在籍人口已然突破了两亿两千万!
庞大的人口既是负担,也是无穷的潜力和市场,更是帝国对外扩张最重要的基石。
这一日,共和帝朱和塳在养心殿西暖阁,再次站到了那面巨大的世界地图前。与父亲不同,他手中的笔,更加犀利,目光也更加炽热和贪婪。
他的目光一遍又一遍地扫过那些被父亲称为“宝地”的空白区域——澳洲、北美、南美……
“宝地……都是宝地啊……”他低声自语,手指缓缓划过那片广袤的南方大陆,“听说那里草原无边无际,最适合放牧,若是迁我大明百姓千万前去,不出二十年,那里便将是我大明最大的肉库和粮仓!”
他的手指又移向北美洲,“这里,父皇说矿产极丰,森林密布……西夷似乎已有几个据点在东岸?无妨,待朕的铁甲舰成军,自西岸登陆,自东向西,横扫便是!”
“嘿嘿,澳洲倒是近在咫尺,据说岛上只有一些西夷的罪犯、流氓和下三滥在岛上,派兵扫了便是。。。。。。”
还有非洲、中亚……
他的胸膛微微起伏,眼中闪烁着的是比其父朱慈炯更加直接、更加不加掩饰的扩张欲望。
父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扫清了内外的障碍,甚至指明了方向。
而现在,轮到他来挥笔,在这张广阔的世界地图上,涂抹上属于大明的、最浓墨重彩的朱红!
一个前所未有的、全球性的殖民时代,即将在这位年轻而雄心勃勃的大明共和皇帝手中,缓缓拉开序幕。
帝国的战车,在蒸汽机的轰鸣声中,即将驶向父亲未曾想象的远方。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