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对计算机相关项目是不遗余力地支持,穷惯了的于国峰等人出门时候,首选依然不是为了节省时间,而是以节省经费为主。
哪怕运-11的使用对学校所有教授级别都开放,就为了让他们把更多时间花在项目研究上,减少在出差路途上的时间,可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个人向学校后勤申请乘坐专机出门。
这种观念,要不得!
本来谢威是嫌弃运-11的航程不够,稍微远点,飞几百公里就得降落加油,速度还慢,跟大型喷气式客机的速度没法比。
之前沪市飞机厂倒是找上门来,运-10的情况谢威最清楚不过,哪里敢乘坐飞百十个小时框梁就出现裂纹的运-10?
为了扭转学校大佬们的观念,现在谢威出门为了节省时间,基本上都是乘坐学校这架运-11。
要是运-8解决了气密舱结构,倒是可以考虑。
运-8的最大平飞速度662公里,巡航速度每小时也有550公里,几乎是运-11的三倍。
更重要的是运-8的最大航程将近6000公里,在全国范围内,去任何城市都不需要中间降落加油,哪怕是从东北飞到西北,也只要六七个小时而已。
而这年头,国内的民航客机不多,空中线路也不繁忙。
唯一让人担心的就是飞机的安全性。
两人上午出发,下午五点就到了首都,李瑞派了车来接两人。
“飞机是比火车快多了啊!”
于国峰不是不知道飞机快,可那成本……
“于叔,现在对我们来说,时间才是最宝贵的。一个方面技术的突破,就意味着相关的技术项目基础问题得到了解决,可以更快地搞出来……”
一路上,谢威并没有跟于国峰讨论关于乘坐飞机的成本问题,而是一直都在讨论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在集成电路的跟软件等领域,谢威基础可能不如于国峰,可在未来发展的方向上,远远超过于国峰。
毕竟很多都是现成的。
谢威提出来,于国峰的团队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之前学校跟运-10团队项目在接触,听说准备购买运-10?大飞机的飞行成本可是更高……”
车上,于国峰主动问了出来。
“拉倒吧!”
谢威直接摇头,“运-10去年9月完成首飞后,开始了密集的试飞工作。但是运-10的设计,并没有系统的管理方法,这就导致有不少的设计缺陷。而最关键的问题在于运-10配套的设备跟不上……应该利用大型模锻机一次成型的框梁等核心结构件因为缺乏大压机,采用的分段压制,然后焊机的方案……另外,配套的涡扇-8进度也没跟上……在首飞之前,很多的实验都没有完成……”
一说这,谢威就很闹心。
运-10的下马,几乎是所有国人心中的痛。
就因为运-10下马,中国的国产大飞机,晚了好几十年才飞起来。
原本他忽悠着李瑞恢复航空工程系的时候,同样考虑过学校先把运-10项目接手过来,避免运-10缺乏经费而导致无法持续研究下去。
为此,刘德宝专门按照谢威的要求去收集了相关的信息,汇总信息后才发现,运-10虽然完成了首飞,就跟目前的涡扇-6等顶级技术项目一样,配套跟不上,都只是解决了基本的问题,可靠性跟稳定性都无法保障。
没等谢威劝说,刘德宝自己都放弃了。
“唉~”
一说到基础配套,于国峰就头大。
他们搞计算机相关的,同样也是配套跟不上啊。
现在不就是为了配套的硬件专门往中科院跑?
“实际上,运-8比运-10都要靠谱。等运-8有了全气密舱,到时候学校可以订购一架,那个速度快,全国到处都可以直接到达。”
对于谢威这话,于国峰没接。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