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庄头送来账册,李婉清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田亩数、粮产数、赋税数,看得头晕眼花,便随口对在一旁练字的叶瑾叹道:“也不知今年这收成是增是减,赋税交得是多是少…”
叶瑾好奇地凑过去,看着那堆数字,眼睛眨了眨,忽然道:“娘亲,我帮你算!”
她也不等李婉清答应,就拿来炭笔和纸,像玩一样,将账册上的关键数据摘录下来:某号田多少亩,产粮多少石,需交税多少…然后她开始用自己的方法运算起来。
她不懂复杂的会计,但她对数字极其敏感,善于发现规律。
很快,她指着其中一个数字道:“娘亲你看,这‘丙字三号’田,只有五十亩,却要交和‘甲字十号’八十亩田一样多的税!是不是算错了?”
李婉清一愣,接过账册仔细核对,发现果然如此!那“丙字三号”田是块贫瘠的山坡地,产量一直不高,但不知为何赋税却并未相应减免,多年来一直按中田的标准缴纳!
“还有这里,”叶瑾又指着一处,“‘丁字头’的田加起来明明比‘乙字头’少五十亩,但总产粮却差不多!是不是‘丁字头’的田更肥?那为什么赋税都一样呢?”
李婉清越听越是惊讶,连忙叫来老账房一同核对。
果然,叶瑾凭着她对数字的直觉,发现了账册中好几处不合理的地方,有的是计算错误,有的则是多年来因地力变化却未及时调整税赋标准造成的不公。
“哎哟我的小小姐!”老账房汗都下来了,“您…您这可真是…慧眼如炬啊!老朽糊涂,多年未曾细察…”
李婉清看着女儿,又是好笑又是好气,最后忍不住将她搂进怀里:“你这丫头,真是…让娘说你什么好!”
心里却满是骄傲。她没想到女儿这“不务正业”的算学,竟真派上了大用场。
叶瑾却只是觉得好玩,解决了“数字谜题”,心满意足地又跑去摆弄她的花花草草了。
然而,这件小事却很快传到了叶明耳中。
他敏锐地意识到,妹妹这看似孩童嬉戏的举动,背后蕴含的意义——清晰的数据管理和分析,对于治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他忽然萌生一个想法:或许,可以为母亲皇庄的田亩管理和赋税征收,设计一套更简洁明晰的记账和核算方法?甚至…将来可以推广到更广的范围?
技术的革新,不仅仅在于奇巧的机械,也在于管理方法的进步。而这一切,似乎都离不开最基础的——数。
就在叶明思考着如何将妹妹的发现转化为更实用的管理工具时,北疆再次传来了紧急军报。
这一次,消息格外沉重。
北疆的紧急军报并非通过寻常驿道,而是由叶秋的亲卫队长,一位浑身浴血、甲胄残破的彪悍校尉,带着仅存的几名骑兵,拼死突破狄人游骑的封锁,一路换马不换人,直送京城兵械院!
那校尉被人搀扶着来到叶明面前时,几乎站立不稳,却仍强撑着将一封被血渍和汗水浸透的密信高高举起:“叶…叶大人!将军急报!朔风城…危矣!”
叶明心中一沉,接过密信,迅速展开。信是叶秋的亲笔,字迹因匆忙和疲惫而显得有些潦草,却字字千钧: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