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仁贵的想法倒也不甚复杂,严格意义上来说只是完善了叶白最初的想法,采用剑走偏锋的方式达成最终目的而已。
郑国与蜀国的实力差距不小,不光是部队战斗力之间的差距,更关键的是,双方将领之间的差距,常年与草原游牧民族还有实力更强的秦国交战的蜀国。
不管胜负如何,至少培养出来一些有丰富经验的合格将领,与很少有大规模战争经验的郑国将领相比,可是要强出一些。
正所谓将是兵之胆,将领能力差了一些,综合实力又不如,也就难怪郑国会被蜀国压着打了两三百年,也就是郑国仅仅与蜀国接壤,若不然被人这般欺负的国家早就已经被人给瓜分了。
因为秦国内战的突然爆发,还有春耕的事情,麾下的谋士们一致反对继续与蜀国开战,叶白也只能是从善如流地答应撤军,可他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蜀国从郑国身上咬下一块肉,乃至直接将郑国给灭了。
一旦发生这样的事情,蜀国的损失将会被迅速弥补回来,甚至会变得更强,这将会给日后叶白吞并蜀国造成极大的麻烦,可不要忘记了,叶白如今占据的地盘,周边可还有其他强大的敌人,不可能动用全部的兵力入侵蜀国。
按照叶白的心思来说,对付蜀国这样实力并不算太强的国家,讲究的就是一个快刀斩乱麻,若要开战就直接冲着灭国去了,可不想与对方反复拉扯,那也太累了。
派出毛遂与郑国结盟,甚至愿意给郑国提供一些武器装备或者其他物资,这可都是免费的,不就是想要让郑国多撑一段时间,不要败得那么快,最好是将蜀国牢牢地牵制住,让他们陷入到战争的泥潭中。
若是郑国能够做到,那局势就比较完美了,后顾无忧的叶白可以将大部分兵力和精力都放在秦国这边,等到他腾出手来,再进攻蜀国,这个计划可以说是完美。
可叶白也没有想到的是,郑国君臣竟然那么昏聩,毛遂都亲自出马了,多次在朝堂上舌战群儒,却也没有彻底说服郑国君臣,达成他所希望的结盟。
其实这也真不怪郑国君臣看不清形势,或者说毛遂是浪得虚名,实在是叶白的要求太高了,不要说是毛遂了,就算是换成张仪、苏秦这等猛人,也未必能够完成如此艰巨的任务。
叶白的要求听上去并不高,无非是想要让薛仁贵、贾复等等将领们,换一个身份加入到郑国军队中,指挥一部分郑国卫军,与蜀国军队大战。
郑国与蜀国在军事力量上,将领方面是一个极大的差距,叶白就是想要帮他们补上这个弱点,有薛仁贵统领军队,不说击败蜀军,甚至反攻蜀国,至少顶住蜀军进攻,保证郑国不惨败还是很简单的。
想法很简单,而且对于郑国而言也是好处极大的,可叶白却是忘记了,他与郑国之间本就没有什么关系,就好像是两个陌生人一般,半点信任感都没有。
让郑国将自家军队的指挥权交出来,这种事情怎么可能发生嘛,换成任何一个国家的君臣,都不可能答应如此条件和要求,只是愿意接受叶白赠送物资,说白了就是只占便宜不吃亏。
这种白白吃亏的事情,叶白自然又是不会愿意了,这才导致了双方结盟的约定一直没有达成,毛遂可谓是出师不利,心中也是憋着一股气。
叶白的异想天开自然是无法得逞的,不过毛遂和薛仁贵也不是机器人,只知道死板地听从命令,他们也是有自己想法和心思的。
既然通过正常渠道和方式,不可能获得郑国军队的指挥权,而且身边还有万余精锐士兵在,薛仁贵自然想要换一个思路,通过非常规的方式加入郑国卫军。
伪装身份从军,一步步往上爬的方式太过缓慢,也许两国的战争结束了,他们都还没有登上高位,必须得要出奇招。
因为距离的关系,传递消息并不方便,薛仁贵已经来不及请示叶白,并且得到他的同意,秉持着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原则,在与毛遂商议之后,直接就开始了自己的计划。
多闲的抠脚的精锐士卒,在薛仁贵的命令下,分成了数支小部队,分别由董平、徐宁、林冲、秦明等人统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周边山林的土匪山寨给轻松攻破。
攻击山贼,可不是替天行道,只是为了借用他们的身份而已,直接玩了个鸠占鹊巢,没有费什么工夫就得到了郑国山贼的身份。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