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深层心理学 > 插章 亲人的梦(第1页)

插章 亲人的梦(第1页)

各位,实在很报歉。

章节的固定性,与灵感的迸。

总是互相矛盾的。

所以,当我正为心理小说的情节进展殚精竭虑时,思绪却时空转移般飞到了“梦与记忆”上。

如果你觉得这是一种混乱,尾不相顾,也是不无道理的。

因为人们总是习惯跟随着情节的递进,波澜起伏。

但是,因为无章节调序功能,突如其来的章节插入,总显得那么突兀与不伦不类。

这是任何理由都无法粉饰的事实。

但即便如此,我仍然要突破这种固有的秩序,只为表达认为有价值的东西;而非为追求一种形式上的美,而放弃那种随心的愉悦。

真实有时就是如此,并不会顺从人们心中美好的秩序,而是以一种跳跃的形式前进。

但在小说或电影中,为了刻意追求一种形式上的美,而不得不粉饰真实的不连续性。

如果太过追求这种形式美,则有可能会与现实脱节。

这或许就是人们常说的“入戏太深”,或者“书包子”。

喜欢把事物理想化,秩序化,无法接受现实的不完美。

但如果完全不追求这种形式美,那就根本不能叫小说和电影。

不能期望给人任何美感和快意。

说到底还是一个平衡点的问题。

所幸心理书籍有这种天马行空、“随心所欲”、无拘无束的特权。

因为心理学是作为传统情节小说的一种补充而出现的。

有一类人群,追求秩序的美感已达到一种病态,这就是心理学中常说的“强迫秩序”。

所以,从这一角度说,混乱的章节还算勉强说得过去。

各位以后如果能够自内心地认为在深层心理学中吸收了有价值的信息,将是我莫大的欣慰;但如果仅是从文章结构、趣味性、文采……方面评论,此书和娱乐消遣无异,这并非我的初衷。

我时常也有片刻地懊恼。

为何不惜把一本书写得如此混乱、如此谨慎艰难,可能还有些枯燥,也要竭力表达自己的观点。

为何不加入大量带感**彩的评判,使得文章更加丰润多采。

是否我也在竭力证明着什么?维护着什么?

我想说的是:证明和维护并没有错,而且是很必要的。

不合理之处在于证明太过急切和刻意,而使无意地流露变成不自然、不自信地刻意之作。

一个人的朴实无华、随心愉悦,才是最重要的;即便他在外人看来平平淡淡、毫无建树。

但现实的诱惑确实很强大。

尤其是利益和荣誉。

沉沦迷失在其中的并不在少数。

我也不例外,虽然只是短暂的。

但是,最重要的是要明白:诱惑的背后是好奇,不能简单地拒绝诱惑。

这样只会自绝快乐与动力。

但更不能屈从于诱惑。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