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轻微地摇晃着,周桐扶着额头,目光有些无奈地投向窗外。长阳城繁华的街景如水般流过,人流如织,叫卖声不绝于耳,但他却有些提不起兴致。
小桃趴在另一边的车窗边缘,小嘴撅得老高,不满地抱怨:“这马车一点儿都不舒服!硬邦邦的,连个能歪着躺的地方都没有,比咱家那个差远了!”
周桐声音闷闷地从面具下传来:“得了吧,有现成的车坐就不错了,还挑三拣四。”
他不由得想起早饭后的那番折腾。
时间倒回众人准备出门时。顶着脸上那道实在无法忽视的“勋章”,周桐急中生智,拉住小十三问道:“十三,你那里……还有没有多余的面具?借我一个应应急。”
两人钻回小十三的房间鼓捣了一阵。再出来时,周桐脸上多了一个制作精良的木制面具。
这面具并非全遮,而是巧妙地弄成斜戴式,只遮住了从左额角到脸颊颧骨的位置,将那道抓痕和部分面容隐于其后,露出线条分明的下颌和另一半完好无损的脸庞。
冷硬的木质线条与他本身的气质形成一种奇特的混合,竟平添了几分神秘和……唯美的感觉?
小桃一看,眼睛顿时亮了,蹦跳着凑过来:“少爷少爷!我也要一个!这样看起来多威风……”
话还没说完,周桐那透过面具孔洞射来的、带着浓浓警告意味的眼神就让她瞬间把后半截话咽了回去,讪讪地缩了缩脖子。
旁边看热闹的老王笑得肩膀直抽搐,上气不接下气地调侃:“哎哟喂!我说少爷,您要不戴这面具吧,人家远远瞧着,兴许还分不清您和夫人哪位是主家。
现在可好,您这往旁边一站,活脱脱就是两位娇小姐带着俩忠心耿耿的蒙面护卫出门踏青啊!这派头,啧啧!”
周桐听得眼皮直跳,磨着后槽牙就朝老王走去:“好啊!我看咱家王老弟今天兴致很高嘛,精神头这么足,正好还有个活儿,原本我打算亲自去的,看你这么积极,就交给你了!”
他清了清嗓子,吩咐道:“我在西市榆林巷定了四张暖床,说好三日先看一张的坯子。老王,你正好去帮我验验货,看看手艺和木料怎么样。”
老王依旧笑呵呵的,半点不推辞,爽快应道:“成啊!榆林巷是吧?知道了。”
他答应得如此痛快,反而让周桐微微一愣。他本以为老王会借口不认路推脱一番。“嗯?你认路?”周桐疑惑地问。
老王脸上露出一个模棱两可、略显神秘的笑容,含糊道:“嗨,长阳城这么大,总得知道几个地方不是?”
周桐将信将疑,但也懒得多问,点头道:“行,那家木匠铺子叫‘周氏木作’,老师傅也姓周,倒是我本家……”他说着,下意识伸手往怀里摸索那张写着地址和约定的纸条,却摸了个空。“咦?纸条呢?”
旁边的徐巧柔声提醒:“夫君,你早上看完,好像随手放在书房桌案的抽屉里了。”
“瞧我这记性!”周桐一拍脑门,“罢了,老王你去了榆林巷打听一下‘周氏木作’,应该不难找。”
老王点头应下:“得嘞,过会儿我就去瞧瞧。”
小桃早已等得不耐烦,拽了拽周桐的袖子:“少爷,事儿都交代完了吧?咱们可以走了吧?”
周桐刚一点头,旁边一直沉默的小十三便开口道:“那我去后院套车。”
“马车?!”一听到这两个字,周桐眼角猛地一跳,瞬间想起了被自家老爹改造得如同移动土地庙般的朱红拱顶马车!
那玩意儿要是坐出去……他仿佛已经看到了路人指指点点的目光和压抑不住的窃笑。
前几天那场秋雨,恐怕早已将他之前胡乱刷上的墨汁冲刷得七七八八,那醒目的“红庙顶”……简直不忍直视!
他立刻疯狂摇头,连连摆手:“别别别!那啥……咱们走过去吧!正好逛逛,活动活动筋骨!”
小桃立刻哀嚎起来:“啊?走过去?那么远!累都累死了!到时候妆……呃,脸色都不好看了!”她及时把“妆花了”咽了回去。
周桐没好气地瞪她一眼(虽然隔着面具效果大打折扣):“我要脸!就咱家那马车,红彤彤的顶子,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家移动祠堂出来巡街了呢!我可丢不起这人!”
小桃小声嘀咕:“那……那我们雇一辆马车也行啊……”
这时,旁边一直安静站着的小菊怯生生地开口了:“周大人……那个……我们家老爷府上是有马车的……平日里闲置着,应该可以用……”欧阳羽虽清贫,但基本的车驾还是有的。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