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卫国虽是个泥腿子,但长得文质彬彬,还是初中文化,这在文盲遍地的乡下绝对称得上文化人了。
周茹先是在媒婆那儿看了他的照片,又听说他家新盖的砖瓦房开阔又敞亮,才决定去相看。
这一看就相中了,带着拖油瓶女儿嫁去了朱家,成了朱美娇的后妈。
要说周茹疼爱女儿那是绝对没有的。
之所以带着女儿改嫁,无非是娘家嫂子们提了个要求:
如果她不带女儿走,那就每个月给娘家二十块钱抚养费。
那会儿才八五年,他们县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才五六十。
每个月掏二十块养女儿,周茹哪里舍得。
又得了朱卫国允许,同意她把女儿带去给美娇做个伴,周茹就喜滋滋地带着女儿改嫁了。
为了证明自己是个能容下继女的良心后妈,周茹极尽所能地对朱美娇好:
家里有什么好吃的,先紧着朱美娇。
家里有什么好用的,先紧着朱美娇。
家里有新布料了先给朱美娇做新衣裳。
倒是亲闺女,只配捡朱美娇吃剩不要的、穿朱美娇淘汰穿破的。
名义上是朱美娇的伴,其实就是她的小丫鬟。
朱美娇穿着新衣服、背着新书包上学,即使农忙也借口要温书躲在屋里,养得白白嫩嫩。
大继妹一岁的原身倒也有幸上了五年小学,拿了个小学毕业证。
这是因为朱卫国好面子,生怕村里人说他苛待继女,但上学期间属于她的家务活可丁点没减:
早起喂猪喂鸡洗一家子的衣服;
放学捡柴割草做一家子的晚饭;
农忙还要下地干农活。
风吹日晒的,整个人又黑又瘦。
初中要去镇上了,离家远,每天往返不现实,其他孩子都住校,周茹就主动提议让亲生女儿辍学待在家里,既省了一笔住校费,又能帮家里干活。
省下来的住校费倒是给朱美娇买了一辆自行车,方便她周末往返家里和学校。
此后,朱美娇读了三年初中,原身干了三年农活,周末还得给朱美娇洗一大包学校带回来的脏衣服、换下来的床单被罩。
三年后,朱美娇要去县城上高中了。
高中的学费书费比初中贵不少,县城的生活开销也比镇上大。
周茹内心为难,但作为一个良心后妈,说不出不让继女继续读书的话。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