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方佳的脸色冰冷如铁,眼中寒光一闪即逝。他想到了克罗诺斯家族那场突如其来的政变,那些昔日温和的盟友一夜之间变得冷酷无情;又想到了大皇子阿加雷斯,从睿智的储君沦为暴虐的独裁者,整个过程悄无声息却步步为营。
他们的转变,是否也正是经历了这样一个漫长而隐秘的"培育"过程?每一个细微的引导,都像滴水穿石般侵蚀着原本的人格,最终塑造出完美的工具。孔方佳的拳头在桌下悄然握紧,指甲几乎嵌入掌心。
"下午的峰值呢?"他沉声问,语气中透出不容置疑的威严,同时将视线转向全息投影上的另一个波峰,那是一个代表午后时段攻击强度的陡峭曲线,数据点密集如暴雨倾盆。
数据分析师立刻切换视图,屏幕上光影流转,显示出西部前线某次小规模接触战的详细数据图景。
在战斗最激烈的十五分钟内,"守护者"系统监测到该区域出现了强度惊人的、覆盖了整个战场的广域高维信息扰动(代号K-11模式),能量读数飙升至临界阈值,警报灯在控制台上疯狂闪烁。画面拉近,模拟出硝烟弥漫的战场:弹道轨迹交织,爆炸的火光映照着士兵们紧绷的面孔。
同时,参战的帝国海军陆战队第三突击连,超过百分之八十官兵佩戴的"卫士"终端记录到了拦截事件,时间点高度同步,仿佛被无形的指挥棒精确调度。
终端日志显示,士兵们在那一刻集体抬头,眼神短暂失焦后又恢复锐利,动作整齐划一地投入战斗,毫无滞涩。
"K-11模式的分析结果显示,它主要携带的情绪诱导是‘亢奋’、‘攻击性提升’、‘对命令的绝对服从’以及轻微的‘痛觉钝化’。"
分析师调出了破译结果,数据流在屏幕上滚动,标红的关键词旁附带了生理指标对比图:心跳加速、肾上腺素激增,士兵们在拦截后表现出异常的勇猛,无视伤痛继续冲锋。
"而且,看这里,当连队中几名公认的‘战斗英雄’或‘老兵’——比如中士李强和老兵张伟,他们的‘特征弦’强度更高,更易被影响也更容易影响他人——的终端率先触发高强度拦截后,整个连队的平均拦截强度和频率在短时间内出现了显着跃升!"
分析师指着图表上的峰值点,那些代表老兵的数据像火种般点燃了周围的波纹,迅速扩散至整个连队阵列。
"羊群效应。。。。。。或者说,头羊效应。"孔方佳瞬间明白了,他的目光锐利如刀,扫过屏幕上的数据流,"在高强度、高压力的群体行动中,个体的精神高度紧绷,判断力某种程度上反而更容易受到群体情绪和榜样的影响。就像一群受惊的羊群,头羊的狂奔会带动整个兽群盲目跟随。
高维力量只需要精准地、高强度地‘点燃’几个关键节点个体——比如那些在连队中威望极高的战士——就能利用军队固有的纪律性和从众心理,迅速将某种‘状态’扩散到整个群体,从而在短时间内大幅提升(或降低)整个团队的作战效能!这和我们之前的猜测一致"他的声音低沉而凝重,每个字都像重锤敲在寂静的指挥室里。
他回想起大犬座战役中,叛军部队那种时而悍不畏死、时而指挥协调精准得反常的表现:在一次关键的突击中,原本散乱的叛军小队突然如机器般同步推进,无视伤亡直扑帝国防线;
而在另一次撤退时,却又纪律严明到令人窒息,每个动作都精准无误。背后恐怕正是这种手段在作祟,那无形的培育之手在战场上空编织着致命的丝线,操控着每一个灵魂的走向。孔方佳闭了闭眼,那场战役的惨烈画面在脑海中翻涌,血腥味仿佛再次弥漫鼻尖。
"那么,在一般状态下,比如日常办公、普通训练时,效果最弱?"孔方佳元帅紧盯着屏幕,眉头微皱地追问,显然对分析结果极为关注。
"是的,元帅。"分析师迅速确认道,熟练地调出动态对比图,放大关键数据点,"在个体精神处于普通平静状态时,无论是针对性攻击还是广域攻击,其被拦截后的‘残留影响评估’(通过对比拦截前后个体的生理指标微变化,如心率变异性和脑电波模式,以及后续决策倾向模型预测)都是最低的。具体而言,当个体进行常规活动时,干扰信号的衰减率高达98%以上。
似乎个体的意识在此时拥有最强的‘自我校准’能力,能够自然地排斥这些外来的、不协调的‘意念碎片’,就像大脑的免疫系统自动过滤噪音,维持认知稳定性。"分析师补充道,指向图表上的峰值区域。
结论逐渐清晰:高维力量影响低维智慧生命,并非随心所欲,而是巧妙地利用了个体与群体的心理弱点,形成一套精密的分阶段策略。
睡眠期:针对个体,攻击潜意识,进行长期、隐形的"思想育苗",可能通过梦境植入诱导性想法,导致潜移默化的行为偏移。
高压群体行动期:针对群体,利用从众心理和榜样效应,进行短期、强力的"状态加持"或"状态抑制",例如在军事演习中放大恐慌或盲从,削弱团队协调性。
普通状态期:效果甚微,是防御的"黄金窗口",此时个体心智处于自然平衡态,任何外部干扰都会被迅速中和,为主动防御措施提供最佳时机。
"立刻将这份分析报告列为最高机密,加密等级‘种族存亡’,仅限最高指挥部访问。"孔方佳果断下令,声音沉稳而威严,"所有‘卫士’终端固件进行实时在线升级,特别加强睡眠期间的监测敏感度和拦截强度阈值,确保对潜意识层攻击的零容忍防御。
同时,向军方和关键研发部门发布详细的心理战指导手册,强调在高强度任务期间保持个体批判性思维和指挥官独立决策的重要性,手册需包含实战案例和应对演练模块。""是!元帅。"分析师立即回应,迅速执行指令。
就在数据分析团队忙于执行命令时,另一组负责追踪高维信息"源头"的团队,取得了更为惊人的发现。
他们的工作极其枯燥,如同星际考古学家在无垠沙海中挖掘遗迹,需要从浩如烟海的时空坐标数据中,仔细筛查每一个微弱的异常信号,寻找那些异常波动最初的起源点,日复一日地核对坐标和时间戳,几乎像是在宇宙尘埃中寻找一粒失落的珍珠。
负责人是一位沉默寡言的天体物理学家,名叫陈星,他性格内向却对数据有着近乎偏执的专注。
他几乎住在数据堆里,办公桌旁堆满了未整理的星图报告和能量读数表,此刻他双眼通红,布满血丝,却闪烁着极度兴奋的光芒,几乎是跌跌撞撞地冲到了孔方佳和王海峰面前,脚步踉跄,连呼吸都带着急促的喘息。
"元帅!王老!找到了!规律找到了!"他的声音因激动而嘶哑,甚至有些语无伦次,手指不自觉地颤抖着,"发送点!高维信息的发送放大点!它就在那里,清晰得像夜空中的灯塔!"
他不由分说地将两人拉到一个相对僻静的分析工作台前,动作急切地推开散乱的线缆,将自己团队数月来不眠不休的成果投射出来。
那是一个精细的三维银河系星图,背景是深邃的宇宙黑暗,其中点缀着无数闪烁的蓝色光点,每一个光点代表一次被成功捕捉并追溯到源头的高维信息发送事件,光点的亮度随着信息强度变化,仿佛在无声诉说宇宙的秘密。
"看!"陈星的手指颤抖着在星图上划过,指尖轻触虚拟界面,将那些光点用淡金色的线条连接起来,形成一张稀疏却意义重大的网络,线条交织成复杂的几何图案,"这些事件,它们的原始发送坐标,并非随机分布!它们几乎毫无例外地,都紧贴着这些天体——"
他的手指重点圈出了几类天体:黑洞(包括银河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人马座A*以及诸多恒星级黑洞,它们的引力井如深渊般吞噬光线)、中子星(尤其是那些高速旋转、辐射强大电磁波的脉冲星,其表面磁场扭曲着时空结构)、以及少数质量异常巨大的o型、b型蓝巨星(它们的高温核心释放出狂暴的能量洪流)。
"我们对比了这些发送事件的能量强度、信息复杂度和最终在目标区域产生的干扰效果,"陈星快速地调出对比数据图表,屏幕上滚动着密密麻麻的曲线和柱状图,能量读数峰值在黑洞附近急剧飙升,"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