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子,”他头也不回地吩咐道,“去,把今天亮灯的户数记下来。”
小李子闻言,连忙放下手中的活计,拿起纸笔,快步走了出去。
第二天,第三天,铜牌的敲击声依然准时响起,百姓家中的灯火也依然如约亮起。
小李子每天都认真地记录着亮灯的户数。
第一天三百余户,第二天三百六十户,到了第三天,数字已经达到了惊人的四百一十三户,比当初“清浊辨”时还要多!
陈皓接过小李子递来的名单,仔细地看了一遍,然后转手交给了站在一旁的刘婆子。
“婆婆,”他轻声说道,“他们不是在等朝廷的回音,他们是在替朝廷记账!”
刘婆子接过名单,颤颤巍巍地揣入怀中,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坚毅的表情。
与此同时,在府衙内,徐怀恩正襟危坐,眉头紧锁。
他已经连续上了三道奏疏,详细禀报了江南道盐政的种种弊端,但都如同石沉大海,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不仅如此,他身边的环境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府衙内的侍从被更换了一批,就连他日常饮用的茶水,也改由京城派来的老仆亲自烹制。
他知道,自己已经被监视了,言行举止都受到了限制。
这天夜里,徐怀恩独自坐在书房中,翻阅着堆积如山的案卷,心中充满了无奈和焦虑。
突然,他听到窗外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动——三声猫叫,短、长、短。
他的心头一震,这是他和陈皓约定的暗号,意思是“信已动”。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不动声色地继续处理着公务。
第二天,徐怀恩以“巡查仓廪”为由,离开了府衙。
他一路来到城南的洗衣摊前,看到刘婆子正在晾晒衣物。
在众多湿布中,他一眼就看到了一块与众不同的布料——上面赫然印着半枚火漆印痕,正是《民声实录》铜匣上的封印样式!
徐怀恩的指尖微微颤抖,但他强忍住内心的激动,没有上前询问,只是默默地看了一眼,便不动声色地离开了。
数日后,一支押运“军需药材”的队伍,缓缓驶离松江府,一路向北而去。
领队之人,正是兵部稽查司的薛烈。
这批药材,实际上是用来试探朝廷反应的诱饵。
陈皓早已安排小李子混入了押运队伍,充当杂役,并在一个药箱的夹层中,暗藏了一包“响砂”。
队伍行至第三天,途经巡江水师的一处哨卡时,药箱中的异响引起了水师士兵的注意。
他们拦下队伍,开箱查验,除了药材之外,竟然搜出了一封未寄出的密信——信是尚书的管家写给边关某参将的,信中说,如果徐怀恩不死,青蚨转盐引之事,就可以借着疫兵的名义,断绝边关的粮草供应!
薛烈见状,当场扣押了送信之人,并以“勾结地方、图谋断饷”的罪名,将他们押回江南道。
消息很快传到了陈皓的耳中。
他并没有急于采取行动,而是将李芊芊叫到身边,低声吩咐了几句。
李芊芊听完,点了点头,转身走进了后院。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