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刻意避开前门摆摊的贩夫走卒,专拣深巷里的"瑞增源聚宝阁"这类在古玩行业内具有较强影响力挂着匾额的老字号。
"郑大,"郑孝胥停下脚步,指着前方一家挂着"博古斋"匾额的古董店,"咱们去打听打听,他们家最近收了些什么好东西,价格如何。"
郑大连忙点头,一同快步走进店内。
郑孝胥走进了"博古斋"。店内陈设古朴典雅,墙上挂着名人字画,博古架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古玩。店主是一位五十多岁的老者,见到郑孝胥进来,连忙起身相迎。
"这位老爷,可是来看古玩的?"老者笑眯眯地问道。
郑孝胥微微一笑,点了点头:"老先生,我随便看看。询问着最近市面上有什么好东西?"
老者连忙将郑孝胥引到博古架前,指着一件珍藏的青花瓷瓶说道:"老爷,您看这件青花瓷瓶,是明朝永乐年间的,品相极好,老爷若是看中了这价格嘛。。。。。。自是好商量。"
郑孝胥拿起瓷瓶,仔细端详了一番,又放回原处:"价格太高了,我出不起。"
老者连忙说道:"老爷,您要是真心想要,价格好商量。"
郑孝胥摇了摇头:"算了,我再看看。"
郑孝胥热络的同古董掌柜进行攀谈,仔细打量着店内的摆件藏品,郑大则站在店门口,仔细观察着街上来往的行人。
这里既有衣着光鲜的达官贵人,也有衣衫褴褛的贩夫走卒,但更多的人是些穿着长衫、戴着眼镜的文人墨客,街道两旁他们或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或独自一人徘徊在各个摊位前。
接着,郑孝胥又走访了"论古斋赏奇斋"等多家古董店。每到一处,他都仔细观摩店内的古玩,与店主攀谈磋商,了解各类古董珍玩珠宝的价格定位。
在"瑞增源"珠宝行,郑孝胥博古架旁摩挲着一只光绪仿乾隆御制珐琅彩瓷瓶,指尖轻叩瓷瓶底款:"心中暗道这款识倒是新派,不过瓶身釉面开片倒是仿得不错。"
掌柜高殿卿堆笑奉上茶盏:"郑大人好眼力!这物件原是端方大人的旧藏,上月刚从天津卫收来。"
哦,是吗?这端方大人不过去世数月,这些个东西都一股脑的流出来了。
"嗨!谁说不是呢?″
"郑大人,您也知道如今世道的光景,这宣统皇上都退位了,人也死了,为了生活还能怎么样?″
郑孝胥只是对着掌柜笑笑不语。
郑孝胥瞥见柜台上各国洋行的汇票,心中暗记,不时试探与洋人间的古董交易如何?
郑孝胥驻足于一对雍正官窑粉彩花瓶前,突然发问:"听市场上传言前几日琉璃厂东街的‘鬼市’,有人拿明代青花梅瓶换了五杆汉阳造步枪?"
掌柜脸色微变:"那都是谣言!咱琉璃厂走的是正经买卖,哪比得上东交民巷那些洋人倒腾军火。。。。。。"
"哦,是在下鲁莽了!还请掌柜的勿怪,只是一路行来听了不少传言。″
"只是不知这琉璃厂,与洋人的买卖如何?在下看不少古董店铺内有洋人驻足。″
"哦,那几位是琉璃厂的常客,同琉璃厂各店铺都有些联系,都对中华文化十分了解与欣赏,常常在此收购些古董珍品。″
郑孝胥微微一笑:"掌柜的,可否借一步说话?"
当即示意郑大,解开包袱从中取出两件珍品古画。
"掌柜的可仔细瞧瞧这两幅画。不知品相如何?"
掌柜接过画作在灯烛下徐徐打开,逐一仔细观摩,辨别真伪。
确实是真品,不知郑大人有何考量?今儿寒暄了这么久,可是要出手?
郑孝胥压低声音,同掌柜的如此这般地交代了一番。掌柜的闻言,先是一愣,继而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
"郑老爷放心,在下在这行当里,还是有些门路的。"
郑孝胥满意地点头:"此事关系重大,务必谨慎。"
离开这家店铺,他又走进几家古玩店,以相似的方式探询着。每到一处,他都刻意观察店主的反应,暗中评估着对方的可靠程度。
"皇太后与醇亲王交给自己的责任重大啊。。。。。。"郑孝胥心中暗忖,"不仅要管理好内务府,更要确保皇室资产的安全。"
郑孝胥发现,由于时局动荡,古董市场的价格普遍比上海低了不少,但一些珍稀的古玩仍然价格不菲。
在"赏奇斋",郑孝胥遇到了一位来自天津的古董商。两人一见如故,聊得十分投机。那位古董商告诉郑孝胥,最近有不少外国人和新进的民国权贵在收购古玩,尤其是那些带有皇家印记的珍品,价格更是水涨船高。
"郑老爷,您要是手头有货,不妨考虑卖给外国人或民国权贵。"那位古董商说道,"他们出手大方,而且不太在乎古玩的来历。"
郑孝胥点了点头,心中却在暗自盘算着。他知道,醇亲王的意思是不管用什么方法,都要将这些珠宝文物进行贩卖变现。
无论是卖给民间商人或是新进的民国权贵,亦或是卖给外国人也在所不惜。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