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华条理清晰地说道,目光坦诚地迎向我。
“哦?”我来了兴趣,“家传医理?可否细说?”
我倒要看看,她能说出什么名堂。
若是些陈词滥调,或是江湖郎中的夸夸其谈,便打发她走。
张春华似乎看出了我的考量,也不慌张,缓缓道:
“民女观察,军中伤者众多,常数十人、上百人居于一处,伤口处理多以草药敷贴为主。
然草木之上,或沾染泥土,或本身带有秽物,
直接敷于伤口,虽有止血之效,却也易引邪入体,致使伤口红肿流脓,进而发热不退,此即疮毒之源。
更有甚者,医者常以同一布巾擦拭多人伤口,一人之毒,便可传至十人、百人。”
她的话让我心中微微一震!
这番见解,虽然没有点明“细菌感染”的本质,但已经非常精准地指出了交叉感染和伤口污染这两个关键问题!
这绝非普通乡野女子能有的见识,甚至许多所谓的名医都未必能意识到这一点。
“你的意思是,问题出在‘不洁’?”我追问道,目光变得锐利起来。
“正是!”
张春华肯定地点头,
“民女以为,处理伤口,首重‘洁净’二字。
所用布巾、器具,乃至医者之手,皆应尽可能清洁。
清洗伤口之水,若能煮沸放凉后再用,当能去除水中部分‘毒邪’。
敷药之前,若能以烈酒或特定药汁先行擦拭伤口周围,或可杀灭部分附着之‘秽毒’。
此外,伤重者、疮口流脓者,应与其他伤者隔开安置,避免‘毒气’互传。”
烈酒消毒!沸水消毒!隔离!
我的心跳不由得加快了几分!
她提出的这几点,几乎完全契合我基于现代医学知识想要推行的基本原则!
虽然她用的还是“毒邪”、“秽毒”、“毒气”这些传统概念来解释,
但其方法论的核心,却与现代无菌操作和隔离防疫的理念不谋而合!
这绝不是什么家传秘方能简单概括的,
这背后必然有着惊人的观察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敢于挑战传统认知的勇气!
“你这些见解,从何而来?仅仅是家传?”我压抑住内心的激动,沉声问道。
张春华微微垂眸,道:
“家父亦好医道,藏书颇丰,民女自幼耳濡目染,喜读医书杂记。
后随家父行医乡里,见多了生老病死,尤其对伤病溃烂、疫病流传感触尤深。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