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不第河山 > 第436章 赵明烛的密档(第2页)

第436章 赵明烛的密档(第2页)

二人对视一眼,心中同时升起一个可怕的猜想。

赵明烛立即唤来亲信,密令调查近期有谁接近过这间值房。同时,他与陈砚秋更加仔细地检查所有密档。

在检查“边情密报”时,陈砚秋发现了一份有趣的记录:“熙宁元年,西夏国内流传一种特殊符号,被用于秘密通信。据抓获的细作供认,这种符号代表文曲降临,天命所归之意。”

他取出令牌拓印对比,虽然不尽相同,但核心元素极为相似。

“看来清流社的符号系统确实与西夏有关联。”赵明烛面色凝重。

就在此时,亲信回报:三日前曾有一名书吏进入值房整理文书,据说是奉了副使王五的命令。

“王五?”赵明烛眼神一冷,“他为何派人来我值房?”

陈砚秋想起关系网图中王五的名字与清流社有多处关联,低声道:“莫非王副使也是。。。”

赵明烛摆手制止他说下去,眼神示意隔墙有耳。他走到门边,突然拉开门,外面走廊空无一人,只有远处传来的更梆声。

“皇城司内部确实需要清清了。”赵明烛沉声道。

二人继续研究密档,在“异象记载”中发现了更多有趣记录。

“景佑三年,江南地区传言文曲星暗,科举不公,导致多名举子罢考。”“宝元二年,河北某地出现天书降世的异象,上面绘有奇特符号,后被证实为人为伪造。”“康定元年,川蜀地区多名考官同时梦见文曲星君,次日科举题目果然与梦境相关。。。”

陈砚秋将这些异象与关系网图对应,发现它们往往发生在科举前夕,且结果都对清流社有利。

“这些异象很可能是清流社故意制造,用来影响科举舆论甚至考题方向。”陈砚秋分析道。

赵明烛点头:“正是。皇城司曾调查过几起类似事件,发现背后都有清河书院出身之人的影子。”

夜深了,二人仍不知疲倦地翻阅着密档。忽然,陈砚秋在一份看似无关的军情密报中发现了重要线索。

“看这份关于辽国使团的密报。”陈砚秋指着一段文字,“辽国使团成员中混有汉人学者,专门收集我朝科举资料,特别是关于文衡之印的传说。”

赵明烛接过密报细看:“辽人也对文衡之印感兴趣?这意味着什么?”

陈砚秋沉思片刻:“或许清流社的影响已超出国界,与辽国也有勾结。或者。。。”他眼中闪过锐光,“清流社本就是某个跨国组织的一部分。”

这个猜想让二人都不寒而栗。若真如此,那么清流社的图谋就远不止掌控科举这么简单了。

赵明烛立即命亲信调取所有与辽国、西夏文化渗透相关的密档。经过一夜的翻阅比对,他们发现了一个惊人pattern:每逢中原科举出现异常,辽国或西夏的科举政策也会随之调整,且往往对清流社有利。

“看这里,”陈砚秋指着两份并置的密报,“宝元年间,中原科举偏向河北举子时,辽国正好放宽对汉人进士的录取;而当景佑年间中原科举偏向江南举子时,西夏则增加了汉学考试的内容。”

赵明烛面色凝重:“这意味着清流社可能是一个跨国网络,通过操控各国科举来影响天下文脉走向。”

这个发现让调查的严重性陡然升级。不再只是一桩科举舞弊案,而是关乎国运的重大事件。

天亮时分,赵明烛与陈砚秋都已疲惫不堪,但精神却异常亢奋。他们从密档中提取的信息,已经让清流社的轮廓逐渐清晰。

“我们需要更多证据。”赵明烛揉着太阳穴,“特别是关于清流社与境外势力勾结的具体证据。”

陈砚秋点头:“还有那个文衡之印的下落。若能找到这个实物,就能证明清流社的存在。”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