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必须出重拳,严惩不贷!
此刻,再无人敢提“安抚”二字了。
“恶意讨薪?此风断不可长!”
曾仲涵立刻抓住了风向,声音再次高昂起来,“简直荒谬!
若因欠饷便可造反攻占省府,那还得了?
我大魏各地守军,哪个不欠饷?为了这么点小事就攻占府城,那还了得。
此端一开,各地守军群起效仿,朝廷如何应对?天下还要不要了?!”
必须剿灭!
必须用最严厉的手段镇压下去,杀鸡儆猴!
很快,内阁意见迅速达成一致。
就连之前主张谨慎的左相诸葛明和一直装睡的右相司马嵩,也改变了态度。
造反就是造反,没有任何理由可以开脱!
国事艰难,正是需要将士们体谅朝廷、共克时艰的时候,豫州军如此行为,简直是毫无格局,自私自利!
至于周王曹恭枵那封为豫州军陈情、请求招安的奏疏,此刻也被选择性无视了。
赵文华、周廷焘、郑清源、张承恩乃至高起潜本身,肯定要追究责任,但那也必须是朝廷来追究,是朝廷的恩典和法度!
左梁玉一个千户出身的叛将,有什么资格跟朝廷讨价还价?
若答应了他的条件,朝廷威严何在?
如果左梁玉能看到金陵内阁上的这一幕,他就会明白,他们这群体制内的牛马把招安的事情想得太过简单了。
他们是真想跪,真想回到体制内。
但有时候,你想跪,别人未必给你跪的门子。
体制的尊严和统治的惯性,远比他们想象的要冰冷和强硬。
决定容易,执行却难。
关键问题摆在了面前:从何处派兵?派谁去剿?
豫州军不算强,但毕竟有几万之众,且大部分本地人,具有地利优势。
兵派少了,无异于羊入虎口。
派谁挂帅?
朝中的勋贵将领,早在英国公惨败后就被清算得差不多了,不是战死就是被追责下狱。
有能力快速平定这场叛乱的,放眼大魏,其实只有那么几支力量:晋州总督廉山、燕州总督(定北侯)张克、齐州的蒙家兄弟,秦州在打仗腾不出手。
以他们麾下边军精锐之师,对付豫州军可以说是手到擒来。
但这些选项第一时间就被内阁否决了。
北疆这些军头本就尾大不掉,难以控制,岂能再让他们染指中原腹地的豫州?
那简直是引狼入室,后果比豫州军叛乱本身还要严重百倍!
目光只能转回朝廷直接掌控的禁军。
然而,禁军在之前与多耳衮的大战中损失惨重,精锐折损大半,有经验的老将不是战死沙场,就是因战败责任被投入大狱。
剩下的,多是一些资历尚浅、缺乏统军经验的中层军官。
堂堂大魏,如今竟似无一合适统兵大将可选!
兵部侍郎曾仲涵一度热血上涌,甚至考虑要不要自己亲自挂帅出征——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