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一梭千载 > 第099章 辛勤相依起爱怜 乱世硝烟烽火连(第2页)

第099章 辛勤相依起爱怜 乱世硝烟烽火连(第2页)

只要有人能有本事将这些再拼回去,就能放心的拆分开。”

何振华可不知道自家外孙女懂多少,还当后者是个小孩子,讲着讲着故事,还没忘记来两句科普:“要是丢了哪个零件,还得后面严丝合缝的做一个一模一样的补上,说起来也不容易。”

温风在讲着故事,未必动听,却总能叫人昏昏的沉醉,何振华就这样借着中秋月夜的助力,讲着这本就令人唏嘘慨叹的故事,惹得安霁怔愣愣的想哭。

“好,那我便在这边等你。”宁守云此来是给自家夫人带好了饭食的,只怕后者一天里忙着,连饭都不顾上吃,过些年恐怕要害了胃病去。

岁月本就难渡,幸逢同路之人,便也能走的轻松些,至少能在有朝一日的走马灯里窥见人间再走一遭的祈盼,而非沉浸在痛苦中,看不见未来哪怕一丝一毫的光亮。

本无意成亲的二人经过了这两年,没有从缘分走到迁就,更没让时光带来鸡毛蒜皮,反叫二人之间升起几分情愫——或许是宁守云本就爱慕着何清涟的缘故,这份情感好似并不算多么突兀。

忙过安置家中这段时间,宁守云尚未来得及从军,只收拾好了随身的行李,前方便传来了不幸的消息。

四月十二、七月十五,接连两次的背叛,最终还是让北伐战争走向了终局,寻常百姓的生活,也随着江南的雨一道跌进了连绵的阴云。

“这直罗不做了的么?”横罗虽兴,到底是有着弊端在的,尤其是在做衣裙上,门幅的宽度便成了限制,除非是那手艺高超的裁缝,解决起来属实麻烦。

同样,接袖的地方想要严丝合缝的拼在一起,求个好看美观,也不是件容易事,对于大多数裁缝来讲,搭进去的时间实在是不值得。

“还是那个年代手工纺织业受到了冲击。”安霁听着又不免叹气,耕织分离、纺织分离、再到最后的小农经济解体,洋纱洋布之流抢占大量市场。

一方面,廉价的工业产品弥补了质量上的不足,使得本就无力维持生计的寻常百姓看到了省钱的法子,可却因此恶性循环,失去了自己赖以为生的行当。

另一方面,新奇物件就算是不和审美,穿着也未必如传统料子舒服,可到底占了局句‘物以稀为贵’……

听了这话,何清涟眸子当即便沉了下去,将手里适才拿起的木尺推到桌案的一侧,抬起头来怀着几分歉意,微勾了唇,笑看向来人:“不做了。”

“啊……不做了。怎么突然便不做了?”来人的语气甚是失望,顺口便抛出了问题,等到回过神来,意识到自己的失礼,便只看见何清涟无言的笑。

微微颔首为自己方才的莽撞道过歉,那人犹豫半晌,终还是开口:“往后也不作了么?”

“不做了。”何清涟没有半分迟疑的回应,叫来人颇有些尴尬的怔愣。

所幸前者很快便意识到自己为了掩盖真像,以至于这话带着不少冲劲,恐怕让人听了去会不舒服:“这几年谁家也不容易,直罗卖得不好,做起来麻烦也上不了价。”

“留下来的老织机都被拆了烧火,以后就是想做,也做不成了,除非找人再打机器出来……只是如今都是走一步看一步,能养活一家人都难,谁还有额外的心思去做这个?”

如今何清涟说起来这掩盖的话朋友些许的心虚,只是此时的何清涟尚且想不到,几年后自己今日之言一语成谶,成了毕生的遗憾。

何清涟这话确实说的中肯,就如同南宋时期花罗的逐渐落寞一般,时代的审美在改变、需求也在改变,不去适应需求,便要饿死。

谁也不可能在饭都吃不饱的时候还想着什么手艺传承、文化赓续——也亏得‘钱塘自古繁华’,这才叫不少东西得以保存到后世。

“早些年哪里会想到这些。”外公的故事果然又引起了安霁的共鸣,“也不是国家不保护、大家不重视,经济不发展到一定水平,只谈文化到底是不可能的。”

“是啊,不过还是得和国家说得那样,经济和文化发展并举!”果然,提到这些国家、军事之流,何振华这个年代的人简直不要更关注,说起来头头是道。

“要不然光有钱,没有文化,那可是要闹笑话的!”

做外公的同安霁笑道一处,连叹‘英雄所见略同’,

“那便给我量三十尺的横罗,包好了。”来人也不讲价,倒是算个爽快人,直接便拿出怀里放着的法币,说话间便要点给何清涟。

“莫急,待我量好、裁好了这横罗,算好钱,再与你要。”来人有诚意,可何清涟却一时间腾不出手来收钱,“我现在也不方便拿,便不着急。”

凭着质量同何清涟巧儿的名声,何清涟师父机坊里的罗比起旁人家,可以说确实是不愁卖的,就算不送到那些专门的布铺里去,只自销也卖得出。

当然,在价差没有那么悬殊的前提下,布铺自然也愿意收些个好料子,因而机坊里头每出三尺布,就已然被各大布铺订去了二尺,真正拿出来自销的,反而不算多。

“都不容易……”来人喟叹一声,盯着何清涟量好了尺寸,“你们这机坊我们都信任,断不会短了缺了。”

这个时代趁人之危的并不少,但小有些钱的寻常百姓之间也还算是真诚——生活已经不容易,哪还有那么多时间去算计?

来人付好了钱,何清涟只把包好的横罗递过去:“只盼着往后的日子能顺遂些。”

往后的岁月,那时候的人们是不知道的,可安霁作为后世之人,便空余下一声长叹——往后的岁月,是一群求索的人,为后辈求顺遂的血泪。

1民国时期实际上夫人、老婆这些称呼都有,捡了个顺耳的来写,也正好体现一下时代变化。

——————

题外话1:还是说,这段故事是根据直罗消失时间的猜测,而直罗消失现在没有官方解释,如果后面有了,不要觉得我太荒谬。而且因为是强调织罗这方面的故事,对于历史和先辈的歌颂可能不是很多,不是不尊重史实,而是并非本书内容重点,且说实话,写多了容易被封。

题外话2:最近是真的忙,外带着出门玩、看非遗、看资料书什么的,还磕了手磕腿的。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