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造反我是专业的 > 第二十一章 能打的终于都走了(第1页)

第二十一章 能打的终于都走了(第1页)

“我相信你!

带我去小麦田那边看看吧,看看那边小麦的长势!”

姜浩鼓励的拍了拍站在他面前的苗义肩膀,并且让他带自己去离这边不远的小麦田,看看小麦的状况。

既然这边被姜浩称之为种植基地,那么肯定不可能只种了两亩地的红薯、玉米和土豆。

红薯、玉米和土豆的数量实在是太少了,两三季之内很难大规模推广开来。

那这一两年的时间内总不能什么都不干,就等着红薯、土豆和玉米这三种东西推广开来吧。

既然高产良种这边一两年之内很难真正的进行大规模推广,那么姜浩自然得想办法提升现有粮食种类的产量。

这个时候,粮食产量相比较于先秦,乃至于唐宋之间的产量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

比如说小麦,小麦在先秦年间就算伺候的很好,一年也不过产粮百余斤。

而且那时候还没有磨成面的说法,大家都是直接把小麦给煮熟做麦饭吃,口感十分的差,若不是小麦产量高,根本没有人愿意种。

由此也可见,先秦年间其他粮食作物的产量该有多么的低。

但是到了唐宋年间,种植技术以及粮食的品种都有了一定的改良提升,亩产量自然也提高了不少。

到了明朝,也就是现在这个朝代,如果是上好的良田的话,伺候的好,小麦一年是能够亩产两石半到三石的。

这里说的亩产是指一年两季总共的产量。

换算成现代的市斤,小麦一季最高亩产量大概接近三百斤。

可是不要忘了,这个三百斤是指上好的良田,在风调雨顺的情况下,精心耕作才有的产量。

如果在中田,乃至于贫瘠的下田当中种植的话,就算风调雨顺并且精心耕作,那单季亩产量也很难突破两百斤。

平均下来,一亩地每年的平均亩产量大概只有一石半到两石。

相比较于小麦,水稻的产量还要稍微再低那么一点,至于大豆之类的,当然也好不到哪里去。

这些作物,显然都还是有不小的发展空间的。

根据姜浩自己了解到的各种知识来推断,这些作物在品种没有得到改良之前,只要能够做到深耕细种,肥料充足。

单季亩产千斤不可能,但是双季亩产千斤还是有可能的。

现在在种植基地这边种植的小麦,就是按照姜浩的意思进行深耕细作的产物。

当然了,除了小麦,种植基地这边还有种植一些大豆之类相对耐旱的作物。

没办法,吕梁现在虽然偶尔还能下一两场雨,但是那点雨相比较于整体大环境来讲,根本不足以支撑水稻的成长,就连小麦的成长都比较艰难。

要不是姜浩最近在种植基地这边修建了不错的水利措施,估计这边就连小麦都长不起来,或者就算能长起来,那也没什么好产量。

姜浩和苗义两人大概走了十分钟,终于见到了前面一大片绿油油的麦田。

看到那一大片绿色,姜浩感觉自己的心情都舒缓了许多。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