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龙悦荷香 > 第五百二十三章 贝加尔湖(第1页)

第五百二十三章 贝加尔湖(第1页)

阿龙十分注重谨慎用兵,每一次进攻,绝不轻举妄动,而是双管齐下:一是巩固后援,二是探明敌情。

立夏将近,阿龙亲率大军,兵贵神速,长驱直入,攻克乌兰察布。

这只是闪电战的开端,阿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率领前军直捣额仁达布散淖尔。及至立秋,已经全面打开漠北通道。

自此,墓鸩、必裂的老巢——斡难河上游的漠北草原,已经近在眼前。

闻名不如见面,尽管青荷早知神奇的漠北草原,依然被她的美彻底震撼。

登高俯瞰,面对沙漠草原,青荷感慨万千:

这里不仅有漫漫黄沙,绝唱千年;这里不仅有离离莽原,广袤无限;

这里不仅有碧野尘封,塞外奇观;这里不仅有流云高天,如洗蔚蓝;

这里不仅有冬日奇寒,春日缠绵;这里不仅有风飞雪舞,大漠孤烟;

这里不仅有飞鸟斑斓,鲜花灿烂;这里不仅有野马成群,野驴惊现;

这里不仅有交流溪涧,纵横河川;这里不仅有牧民放歌,粗狂婉转;

这里的历史更是辉煌灿烂:墓鸩(成吉思汗)、丝绸之路、文景之治、大唐贞观,无处不在彰显。

沙漠一望无际,草原一碧千里,星星点点的“旗”(小村庄)零零散散,就连羊群也是如此悠闲。倘若没有墓鸩的凶残,倘若没有杀人千万,谁不爱这篇土地?谁不爱这沙漠和草原?

是啊,黄沙碧草怎能分?蒙汉本是一家人。

这里美到极致,草原是绿色的海,沙漠是黄色的洋,无处不起伏着波浪。毡包是绿草的彩帆,羊群是黄沙的传唱。远处连绵的山峰,列成队,排出行,雄奇高峻、傲视四方,以奇异的地理构造和地貌景观,以独特的文化积淀和历史皱褶,在悬崖上傲然挺立,为这片热土保驾护航。

此时的阿龙,并不像青荷一样忘形,更不会盲动,而是敦敦告诫属下:“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阿龙很清楚,打败北鞑很容易,彻底赶走北鞑、消灭北鞑、征服北鞑则是难过登天,因为他们中墓鸩的子孙,残忍的赛过狼群,狡猾的赛过狐狸,而且他们的后方有的是抢夺而来的土地,可供休养生息。

最好的办法,就是同化;个别顽固分子实在不能同化,一定要将其远远地赶回老家。

阿龙认为,无论是同化,还是赶回老家,单纯依靠武力,难以达到目的,必须双管齐下。

所以阿龙对付北鞑,借助了一种特殊的武器。这种武器,比任何刀枪剑戟都锋利,比任何火枪大炮都有杀伤力,它的名字叫做“利益”。

北鞑是游牧民族,经济实力永远无法与南华比拟,他们曾一度征服南华,不过是凭借非凡的勇气、卓越的武力还有卑劣的阴谋诡计。

他们发动战争,他们抢夺财富,归根结底,为的就是利益。

既然如此,阿龙未雨绸缪,实行了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既然他们为钱而战,就让他们为钱而停战。

早在数十年前,阿龙就已经开始劝服卓云,放下仇恨,放宽政策,鼓励鞑人内迁。

这一招以德报怨,果然十分奏效,半数以上的鞑人,成功迁入蜀夏,做起了自力更生的中原百姓。

与此同时,在阿龙低调的主导下,西蜀还采取了宽松民族政策、开明的经济制度,尊重民族差异,平等对待鞑人,释放民族仇恨,令其安居乐业。

尽管阿龙为此受到西蜀君臣的抨击和排挤,但是长远看来,阿龙此行有百利而无一害。

实际上,百年以来,来自漠北草原的威胁从来没有尽头,北鞑南华之战从来没有干休。狡猾的必裂,眼见己方勇士越来越少,敌方实力越来越强,更是顽抗到底,不遗余力。

所以,消灭祸国殃民的北鞑顽固势力,成为阿龙毕生的夙愿。只有彻底实现,他才能满怀欣慰,安心隐退。

此时此刻,阿龙凭着敏锐的军事直觉已经断言,已经到了最后的决战。

胜负成败,在此一举。

他已经等的太久。试问,多少亲朋好友,死于鞑人之手?多少黎民百姓,变成土丘馒头?

时机千载难逢,不为报仇雪恨,只为万众苍生。

阿龙便是怀着这样的信念,激励他的将士:“驱除鞑虏,兵贵神速,肃清财狼,安我西蜀!”

必裂从来不是省油的灯,恰恰相反,他是当代最杰出、最狡猾的政治家、军事家,不仅用兵如神、能征惯战,而且遂辟雄图、恢弘有度,更能崇贤察奸、英明克断。

阿龙深知强敌的绝世之才不可小觑,是尔一路前行,一路探听。

这一日终于得到可靠消息:必裂已经退守贝加尔湖,欲决一死战。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