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 第201章 千万贯(第1页)

第201章 千万贯(第1页)

这日正是苏轼在望湖楼上设宴,宴请亲朋好友。

这望湖楼如今在二楼新安了据说是在汴京城中风靡的玻璃窗,透过这完全透明的象眼玻璃窗格,刚好能够看见远处西湖断桥上的残雪还未融尽,而白公堤上已早有绿意蔓延,早春气象已现。

可是此时此刻,望湖楼上,任谁都没有把心思放在新安的玻璃窗和窗外的美景上。

人人都聚精会神,望着蔡京从那枚精美漆盒中取出的物品。

“这是……小自鸣钟?”

蔡京自己也有些不太确定,声调上扬,向明远询问。

他手中,的确像是一个小号的“自鸣钟”,只是体型极小极薄,可以由一只手握住。

这“小号”自鸣钟的钟面,泛着一层莹润色泽,看似只是乳白色,在日光照耀下却流光溢彩,反射出五色光辉。

在座颇有懂行的人,知道这多半是取了珍珠贝母壳中那一层珍珠质打磨,才制出了这样平滑光亮,神采内蕴的钟面。

小小一幅钟面四周,划着与自鸣钟完全一样的刻度,但这外面细细镌了两圈汉字,却是与每天十二时辰的对应。

钟面正中,是不断运动的指针。

从指针的色泽来看,应当是金质或者是镀金的。除了在座众人已经相当熟悉的时针与分针之外,另有一枚极细的银针,在钟面上不停转动。

以往人们使用自鸣钟,要看上好久才回发觉分针是在运动的,时针则看起来根本不动,要过好久才能令人察觉辰光的流逝。

此刻那枚细细的银针,却肉眼可见地不断转动,像是在提醒使用者“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这金银指针之外,“小号”自鸣钟外还嵌着一层完全透明的,不知是水晶还是玻璃,将指针们都罩住,免得人为影响指针的运转。在此之外,还有一层精致的铜壳,此刻已被蔡京拨开,令铜壳内的内容显露无疑。

蔡京定睛看了良久,突然向四周做了一个手势,似乎是请众人小些声而说话。

而这望湖楼上的宾客们由于太过好奇,一时间集体噤声,眼睁睁地看着蔡京将那枚“小号”自鸣钟送至耳边,聆听了良久。

终于,蔡京抬起头来,笑道“我也没有想到,有朝一日,竟能听见‘时光流逝’的声音。”

他这么一说,苏轼等人全都好奇得不行,心痒痒地想要借蔡京手中的物事来听听。蔡京却似乎全无此打算,只是慢条斯理地将东西放回匣子中,抬眼望向明远。

明远恰于此刻开口。

“这是我家作坊最新推出的‘怀表’。”

“怀表?”

人们异口同声地重复这个名字。

马上也都觉得很合理——可以揣在怀里的,用以指示时间的……表?

“嗯,对!”

明远点点头。

“我找了工匠研究了‘自鸣钟’的全部结构,让他们自己尝试,看怎么才能够将这东西做得体型极小,可以随身携带。结果真做出来了。”

“它需要每六个时辰上一次发条,”明远轻声指点蔡京将那怀表翻过来,看见上“发条”的结构,“就可以保证计时准确。”

“当然了,最好每天也能将它与大自鸣钟的报时核对一下,就更万无一失了。”

“这样一来,每天就算是我们出门在外,也可以用这件东西来确定时辰。”

明远笑着解释完,众人看向蔡京的眼神又有不同。

这么有用的东西,刚刚制出,明远就把东西先送给了蔡京。

苏轼当然明白——明远这是为了还蔡京上次仗义帮忙,惩治“骗保”船东的人情。

但他还是以羡慕的眼光看着蔡京手中的怀表,随口相询“远之,这新制的怀表,只有这一枚吗?”

“当然不是!”明远笑着回答。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