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综武侠)学医救不了江湖 > 第十七章 一个挂比(第1页)

第十七章 一个挂比(第1页)

苏梦枕当然只有一个。

真正的苏梦枕两个月前就已经到了边城。

在雷卷一行秘密抵达京城之后,苏梦枕就即刻起身,一路轻车简从,连各地分舵都没去,只带了“小鸟”高飞当随行医务人员。

大秘书都没带。

因为大秘书要留下来给雷卷易容及治病。

苏梦枕是个理智的人。

枕河是个理性的人。

其他事情遇到正事就只能靠边站。

在这点上他们非常默契的达成了一致。

苏梦枕一定要来边城,不止是边城,与燕云十六州交界的重镇他都要去,因为这里是抵御辽人和金人的第一道防线,也是反攻的堡垒。

他父亲尚在时,就曾经作为文官参与平夏城之战,此后数度沉浮,最后一个任职的地方就是小桑镇。

宋室软弱,高太后把持朝政,朝中重用旧党,内耗严重。哲宗是个不错的皇帝,只可惜他亲政太晚,命也太短,而且无嗣,最终由端王赵佶即位。

哲宗曾主持修筑了对西夏的防御工事,以大宋稳定的农业产出、发达的商贸环境以及暴利的海上贸易,再增加一倍的军费开支也养得起。只可惜,一个昏庸奢侈的皇帝、一群怕死的投降派、一群只会刮地皮的奸臣权宦,硬生生把税都收到了十年后,被逼无奈的农民纷纷起义,虽很快被镇压,但宋室倾颓已成必然。

苏遮幕在时,就竭尽全力对战死的军士家属予以抚恤,苏梦枕崛起之后,也延续了这一传统,因此,虽然边关的军士不说,却很明白——凋敝的宋室连军饷都要克扣给皇帝修行宫,只有苏氏父子真正帮助着他们!

金风细雨楼最大的支出也是在这里。

在枕河试烧土法水泥成功后,苏梦枕调了楼里一大半的工匠,开始逐步恢复防御工事的修建,米有桥一行来的时候,见到正在筑墙的军士及工兵,万万想不到是金风细雨楼在搞基础设施建设。

水泥虽然比磨石头烧砖要便宜得多,但依然是一笔巨大的支出,这无疑大大加重了楼里的财务负担。

好在负责战略性搞钱的是枕河,她有挂。

自古最赚钱的就是盐业,在小李飞刀的时代围海晒盐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在这里还是在用煮盐法,她顺利打了一个时间差,在金风细雨楼掌控的沿海开始了围海晒盐,产量大增,利润丰厚,效果拔群。等到第二批盐已经稳定产出后,盐官才慢吞吞地上书,请求推广晒盐法,以朝廷的效率,等其他盐场建好,只怕金风细雨楼已赚了半年的垄断钱。

挂之二,红薯。

红薯的产量与稻谷、麦子、高粱这些常见作物简直是两个量级,她没本事搞杂交水稻(日常怀念袁爷爷),但种红薯还是会的。在小李飞刀世界,因为海外贸易的发达以及她有意的寻找,范家的商队从东南亚一带找到了这种作物进献给了长公主,很快便推广种植。

红薯虽然不好吃,但管饱,能养活更多的人。只是可惜航海技术有限,没有到达美洲,要不然她还要搞玉米。

她的逃生小包裹里,带了几颗红薯——她原想,要是到了没有红薯的朝代就当挂,要是有红薯的朝代就当干粮,这波不亏。

红薯成熟的时间要至少4个月,她到的时候是冬天,于是先建了一个暖房把红薯切块育苗,现在第一批红薯已经可以再育苗,准备下地播种了。

加上她之前已经搞出的土法化肥、水力磨坊以及科学轮种,已经在楼中管理的农田里推广。

大秘书一向很兢兢业业地做笔记,何况这些事她都亲身参与,记得很牢。

挂之三,金蚕。

她总共培育出了四条金蚕,一条给了林诗音,一条给了郡主,一条给了苏梦枕,一条刚出炉的给了雷卷。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