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郭里保 > 二十三 鄫国故城(第1页)

二十三 鄫国故城(第1页)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9月,郭里保义学停办了。义学设在郭里保北三里的大庙,庙内建筑不存,仅有圈门立在两进院落中间,圈门两旁有石鼓,门后有古井,古井旁有银杏树。银杏树北边是一排草房,陆先生在此开馆授徒,教习千字文、四书五经,启蒙识字,弘扬儒学。前进院落没有围墙,院落靠近小河有七八亩土地,是义学学田,田租供给义学用度。自隋唐以来,科举致仕思想笼罩着郭里保,大庙塾馆因此显得端庄而平静。

原来,光绪三十一年9月,张香帅、袁项城等人向慈禧太后上奏《请废科举折》,奏请立停科举,推广学堂,咸趋实学。9月2日,清政府发布上谕,宣布“自丙午(1906)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并令学务大臣迅速颁发各种教科书,责成各督抚实力统筹,严饬府厅州县赶紧于乡城各处遍设蒙小学堂。此令一出,犹如新开阡陌,乡里震动,义学私塾茫然无措,陆先生由是停馆闭学,本不爱学堂的明伸就此辍学,姬明任(光绪十九年1893年出生,明俊五弟)转投向城保文峰私立小学,修业高等。

文峰私立小学创办于光绪三十二年秋,坐落在城后河西,小门楼,映照壁,六间草房,院墙缀满爬墙虎,片片红叶东窥季子河,西望神峰山,满目新奇。小学由城后大户赵中北创办,赵中北与明俊童试同年,此去经年,时有往来。九月九日,西南乡有蒸花糕,登高饮酒习俗,明俊一大早让孟敦琢备好六坛红高粱酒,晓驾牛车,前往城后登门道贺。

赵中北,城后大户,弟兄仨,有20顷地,宅第为三进院落,门楼朝东。贺喜的来宾聚在前院,觥筹交错,午后,来客陆续离去。送走客人后,赵中北陪同明俊登临鄫国故城。从城北断垣残壁缺口处进入故城,城中偏西的土垒迎面而来,众人沿着草径登上高台,高台平阔,东西长300米,南北宽40米,高8米,原为宫殿旧址,如今碎瓦遍地,荒草匍匐。西北角有八宝琉璃井,有一棵柿树从井中探出,红柿可摘。东南而望,为一片洼地,桑叶青黄,桑林尽头连着土墙,苍茫幽邃。

高台秋凉,众人从东南角拾级而下,行20步,桑林隐村户,见鄫子井,砖甃(zhou砖砌的井壁)半湮,两人默然。赵中北身高180,粗胖,不觉气喘,在古井台壁坐下,一行人在附近各找地势休息。孟敦琢闲不住,踢踢捡捡,从土中捡到两个纺轮,几个箭镞。众人把玩观赏,那纺轮为圆形陶器,中间有孔,轮璧刻五个圆心。众人平日听过鄫城旧事,眼前这小小的纺轮应该有四千多年历史。

鄫国为夏代少康次子曲烈的封地,以柴为栅,划地为邑,聚而为部落。姒母善桑蚕,家臣邑人多植桑,也许在某个明媚的春日,几个少女结伴到东南隅采桑,又在秋季织出美丽的云锦,然后在季子河浣纱,刀耕火种时代,这一抹亮丽的农桑文明沿着季子河、西泫河顺流而下,从而开启华夏丝绸文明。

小小的纺轮承载着远古的记忆,似乎有点沉重。带着沉甸甸的纺轮,众人踏着碎石小路,向南走250米来到城南门处,城门荡然无存,仅余城墙向东西延伸,层林尽染,土墙绿红起伏,隐隐呈现君主气象。

姬明俊、赵中北坐望ly西南乡,亦可追慕先贤,劝民农桑,泫河捕鱼,黄龙狩猎,偏地寡民,各拥一方水土。

鸠鸣于桑,桑林渐暗,太阳落在玛瑙埠的山顶,明俊就此与赵中北话别。风月无古今,情怀自浅深,一行人怀着各自心情结束鄫国故城的登高行程。

本站网站: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