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乱世铜炉之大宋春秋 > 第13章 京城疑云一(第1页)

第13章 京城疑云一(第1页)

汴京城,太师府。

童贯站在台阶上,捻着颌下几根黑白相间的胡子,仰头看看灰沉的天空,闷闷不乐。

这个年让童贯过得很不安生。原本是候着金使入京,觐见过皇上,然后像模像样的隆重过个新年,让这些来自僻远北地的野蛮汉子见识一番中原天朝的繁世盛景。谁知他费劲心机,辛苦张罗了好几个月,到头来却是竹篮打水落了空:金国使臣刚刚踏上登州地面,就被人给行刺了。

这个季节,本就不是航海行舟的好天时。之所以选这个时候让金使来朝,就是为出人意料,尽量不让旁人知晓。毕竟和辽国一直有白纸黑字的和议在,还不能撕破脸皮,更不能张扬。否则一旦被契丹人知道了,谁晓得会有什么样麻烦。

虽说辽国这几年国势江河日下,已大不如前,可对付大宋,辽国还是有十足底气的,至少现今这个时候,契丹人依然得罪不起。

登州府的密报,童贯已经看了好几遍,几乎能一字不差背下来。

行刺金使的是两个人,一人当场死亡,另一人逃走后在一个村子外面的场院里被擒获。

登州衙门不敢怠慢,用尽全部招数,威逼利诱,严刑拷打,那人却很是硬气,始终一字不吐。

密报里还说,那刺客胸口刺着一个狼头,说不准是个契丹人。

纹身刺青在宋朝不是什么新鲜事,可胸口郑重其事纹个狼头的,多半只有契丹人才会这么干。若此人真的是契丹人,那可就大事不好了。落了口实在人家手里,因此让契丹人动怒,招致宋辽两国纷争甚至动起武来,那可不是他这个枢密使能担得起的。

想到此处,童贯脸上更加阴沉起来,如同这彤云渐聚的天色。他扭头望望在身后一直一言不发,忐忑不安盯着自己的赵良嗣,忍不出哼了一声。

赵良嗣吓得一哆嗦,躬下身慌张地问道:“相爷,你?”童贯却没有理会,自顾转过头来,凝望着院子里的一株梅树。

那株梅树枝干粗大虬结,正开满了盈盈的一树白花。花瓣上落了些细雪,一时与花色难辨,煞是好看。

这刺客不知什么来头,若真是契丹人,可得好好动一番脑筋了。童贯一边出神想着。

这事万万声张不得,越少人知道越好。不单是因为惧怕契丹人,就是朝廷内反对的声音也不在少数。童贯头上的这顶乌纱帽还没戴够,还不能这么就快丢了。

更重要的是,童贯还在雄心勃勃地谋划,期盼有朝一日一举收复被契丹人割去的燕云十六州,完成这个大宋君臣和民众以为遥不可及的累世宏愿,一雪被人戏称为“媪相”的耻辱。

因为先帝神宗有言在先,谁能恢复燕云十六州,就封谁做王。童贯很想尝一尝当王爷的滋味。

想着,想着,童贯的嘴角不禁露出了微笑,脸上的阴云似乎也散开了。他仿佛看到了自己骑着高头大马,走在燕云的街道上,接受昔日曾经是大宋子民的辽国百姓的欢呼。

童贯不觉又看了一眼赵良嗣,这一回的目光不再那么阴郁了。赵良嗣的心头微微一松,张张嘴,还是没敢说话。

这赵良嗣本名马植,乃辽国燕地人,出身辽国大族。童贯出使辽国时,马植前来拜见,自言有灭燕之策。一番交谈,童贯大为佩服,遂携马植一同归国,马植也易名为李良嗣。后宋徽宗召见马植,马植侃侃而谈,献上遣使渡海,结好女真,相约攻辽,收复燕京的谋策。宋徽宗听后,深以为是,欣然采纳,并赐马植姓赵氏,名赵良嗣。

因这事由童贯而起,他自己又极为上心,于是联金灭辽的议策便落在了童贯身上。童贯信心满满,本以为胜券在握,不成想却出了这么一个大漏子,让他始料不及。

童贯忽然想起什么,回身问赵良嗣:“那个李员外,可是与行刺金使有干系?”

赵良嗣愣了一下,忙问道:“相爷说的是哪一个李员外?”童贯立时醒悟,拍着脑袋说道:“你看我,这人你怎么会知道?”

正想招手唤人,却见一个家人匆匆跑进来,伏在童贯耳边低语几句。童贯眉毛一挑,说道:“你让他去客厅等我,我随后就到!”

那家人应了一声,转头去了。童贯这才对赵良嗣说道:“登州府衙派人来了,我要去见见!”

赵良嗣赶忙拱手:“相爷请便!小人退下了!,”

童贯依旧穿着便服,走进会客的小厅。一名武官打扮的人正坐在那里,神色略显焦急地盯着门口。见童贯进来,赶忙起身见礼。

童贯摆摆手,示意那人坐下,自己也在对面坐了下来,张口就问:“你来可是有什么要紧事情?”

那人慌忙又站起身,从怀中掏出一封信,双手呈给童贯。童贯接过信,随手撕开,低头便看。看着看着,童贯的眉头皱了起来。

本站网站: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