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将戈 > 第十八章 地利(第1页)

第十八章 地利(第1页)

第十八章地利

大青山之所以被世人公认为天堑,不仅仅只是因为至今为止都没有人爬上它的最高峰,最主要的还是它的占地范围实在是太大了。

据说它的主山脉起源于大陆的极北之地,一路蜿蜒延伸横跨了整座大陆,将大陆天然分割成两大部分,接着向南又继续延伸,一直到南夷人占据的剑山高原处才开始分散开来,形成了至今还少有人生活的十万大山。

而且甚至还有传说在那些不知名的高峰上,有不问俗世且的仙人居住,虽然这些都是传言,从古至今也没有人真见过那些可以腾云驾雾的仙人,但这依然不影响大青山在世人心中的地位,这里也成为世人眼中最为神秘的地方。

青原城其实距离真正的大青山主脉还有一段不近的距离,不过却不是在大青山以东的宁境,而是处于划归在西荒帝国的山脉西方。

对于以大青山作为分界线的大宁西荒两国,青原城极为特殊,因为在整座大青山主脉以西的土地,有且仅有这一座城市是属于宁国。

之所以形成现在这样的格局,那座精铁矿确实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但是更重要的却还是地理位置,因为就在青原城向东不到一百里的地方,大青山主山脉就好像硬生生被人拔走了一般,空出一块宽约六十里的峡谷。

而这处被世人称为商谷的地方,是宁荒两国的必争之地,只要占据了这处地方,也就扼住了对方进攻自己唯一一处最为适合进军的咽喉。

经过商谷之后,一路向东,便进到宁国最好的产马地,也是有着“西北粮仓”之称的河西平原,而只要过了河西平原,整个中原腹地便再也没有任何可以用来大规模阻挡骑军脚步的有利地形。

这也是当年大宁刚刚建国,军力民心都还没有完全收服之时,当时的景皇帝宁肯冒着腹背受敌的风险,也要将占据了河西平原的西荒骑兵给打回大青山以西的最主要原因。

也正是因为战略上面的考量,才有了依据大青山的地势用时三十年构建出来的大宁防御战线,有了大宁维持将近四百年的和平光景,也有了青原城。

严格意义来说,如果不是为了那处精铁矿,青原城也许根本就不会被修建起来,虽然它是大宁帝国最外围的一座城市,但是对于那些西荒人来说,打下它的象征意义远比地理位置重要的多。

因为在青原城东边,虽然行进一百多里便可直达商谷,但是这一百多里却并不是平坦的大路,在那条路上,纵横交错的黄土地沟壑不平,到处都是斜坡山谷,道路最窄处甚至只能容一匹马通过,根本不适合大军行进。

就像当年西荒骑军进攻河西平原时,选择的便是道路更为平坦的渭源城方向,从那里一路前进直到商谷,虽然多走了一倍的路程,却节省了不止一倍的时间。

当然,当时那里还只是一大片未被开发的古河道,并没有现在这座可堪容纳三十万人居住的渭源城。

而当初陈先生背着年幼的陈雾从大青山山脉里面走出来,之所以没有选择更为繁华的渭源城,而是来到了这处更加偏僻的青原,除了听说渭源居,大不易以及青原城的热情之外,也不是没考虑过安全因素。

对于那些西荒人来说,青原的地理位置本就不算重要,而他们也没有足够的技术和人才利用那处铁矿,按说就算是真的要攻打宁国,也会选择先去攻打更繁华,地理位置也更加重要的渭源才对。

只是谁都没想到,他们那些骑马把脑子都骑坏了的西荒人,竟然会吃力不讨好的首先攻击青原,连带着让他们爷孙再次变成无家可归之人。

三人走出青原城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不过好在地上积雪已经积了厚厚一层,倒是不虞看不清道路,沿着前人的脚步前行应该没有问题。

在城

外第一个分叉路口,陈雾的问话终于打破了三人之间的沉默:“爷爷,我们去哪儿?”

原本修整平坦的官道在他们眼前分成了两条路,其中宽阔平整那一条自然是通往东北方向的渭源城,平时不管是往外运送矿石,还是往青原城运送粮食物资,亦或者商人赶路,部队行军,一直都是走的这条道路。

而另外一条稍显狭窄的道路,则是直直的通向正东方的商谷,这是条很早之前往来于大宁与西荒商人走货贸易的商道,只是后来从商谷到渭源城之间的官道修好之后,已经很少有人还会费时费力的走这条道路,只有城中百姓偶尔打柴还会行走,这才使得道路没有荒废,而之前说的直走百里就可到达商谷的便是这条古商道。

因为下雪的缘故,这条道路看着与旁边那条官道相比,除了稍窄一些之外并没有区别,但是在平时,所有的青原人都知道,因为年久失修的缘故,这条路不知潜藏着多少危险。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