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重生1991从矿工到世界首富李新 > 第十三章 忽悠(第1页)

第十三章 忽悠(第1页)

第十三章忽悠!“新弟,姐的事你都知道,孤单寂寞一个人过日子已经好几年了,说到底我也不过是个女人罢了,就连水管破了,我都弄不好,看来还是需要找个男人作为依靠啊”。于丽把双手搭在李新的肩膀上,一双狐狸眼含情脉脉的看着他。“女人就像花草,是需要浇水的,要不然过一阵就会枯萎,姐已经很长时间没人浇过水了。而且淑琴那个黄毛丫头,不经人事,姐是经历过的人绝对会照顾的你舒舒服服的”。说话间,于丽扭着屁股坐在了李新的腿上。李新听了这话,微笑着伸手抱住她。于丽被他抱着,心里有些激动,微微张着红唇,恨不得一口直接吃了他。然而李新将她抱起来直接扔在了床上。冷冷的看着她,脚下踩着一地的积水:“这水不是很多吗?够你浇灌的了,你先自己玩儿吧”。看着李新开门走了出去,于丽心里很是羞愤。“这小子是不是有什么大病啊?白给的都不要?”

“之前自己可是听说过他总出去找的”。李新可没心思把时间搭在于丽的身上,而且自己前世亏欠潘淑琴那么多,这辈子是绝对不会再出轨的了。现在对他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装油的玻璃瓶,昨天也从张大诚那里了解了一些玻璃厂的事情。瓶子的最低价格应该可以压到1分5厘钱。今天天气日常的闷热,李新穿了一件短袖,直接找到了二条。两个人坐在自行车上,直奔复印店。“新哥,咱去复印店干啥呀?”

二条心里有些纳闷儿。“去打印点资料”。“你又要整啥?”

二条只感觉新哥最近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以前傻乎乎的讲着所谓的义气,。现在他干什么自己却总是看不透,总是神神秘秘的。“别说那么多了,二条,你现在在哪上班呢?”

“上啥班啊?在家种地呗,我家的地比较多,倒是不愁吃不愁穿”。二条回答道,一脸的满足,毕竟对于他这种没有文化没有头脑的人来说种地就是最踏实的选择了。今年是1991年,农民进城务工的浪潮是90年代中期也就是95年96年左右才兴起,所以现在大多数的农民都还处于在家务农的状态。“二条,现在地里也没什么活,来给我帮忙吧”。“行啊,行啊,反正我也没什么事儿,你让我干啥我就干啥”,二条憨笑着。1991年整个城市也没有几家复印店。因为在这个年代,这方面的需求非常非常少。半个小时才找到一家,开门走进去,这老板是个三四十岁的中年人。“给我复印点东西,然后再帮我合成几张照片,能做吗?”

李新开门见山的询问老板。“打印没问题,但是照片的合成价格可不低呀,8毛钱一张!打印的话,一张纸4分钱”。老板低头看着报纸头也没抬,好像一副高人一等的样子。“八毛钱?”

,二条一声惊呼:“tmd,照相馆全家福也才5毛钱呢”。“你整不整吧?不整就出去”。老板也来了脾气,服务态度真是相当的恶劣。“得得得,就按这个价格开始整吧”。李新手里目前还有个2万多块钱,也不差这块八毛的了。一个小时之后。李新腋下夹着一个文件袋和二条一起走了出来。二条有些心疼:“就这点东西?5块钱?这跟抢钱有啥区别?”

“这还好吧,只是用打印机排了一下版,如果要是使用电脑的话,价格只会更贵!”

“电脑?啥是电脑啊新哥”。李新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跟他解释:“嗯怎么跟你形容呢?以你的智商,只怕你很难明白”。“电脑!我知道了,鑫哥,就是被电过的脑袋吧”。二条一脸正经。李新满脸无语的点点头,不想在这个问题上跟他过多的纠缠。严肃的看着二条:“一定要记住,从现在开始你要叫我李总,知道不?”

“啊?为啥呀?”

“不要问,你只要记住就行”。二条虽然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不过还是木讷的点点头,看向李新现在的眼神儿,更加崇拜了。二人骑着自行车直奔玻璃厂。门卫大叔看着俩人:“你俩是干啥的?有啥事儿?”

“我要找你们厂长”。“你俩是哪个单位的?”

“我们是淑琴粮油加工厂的,想采购一批装油的瓶子”。10分钟后李新和二条坐在办公楼的接待室里。“一定要记住我说的话,二条。待会儿你只管坐在原地,千万不要瞎动,不要瞎说话”。二条认真的点点头。等了大概有20分钟,房间的门打开,走进来一个50左右岁的男人,一身黑色的中山装,看着气质,平常就是久居人上。“你俩要定要买玻璃瓶?”

“是的,你是厂长吧?你好,我是淑琴粮油加工厂的老板,我叫李新”。李新说这话起了身,站着溜直儿。二条只觉得一瞬间他的气势竟然比正对面厂长的气势还要足。眼里一阵迷惑,这新哥啥时候又成老板了?二条发现李新不管说什么话,真的还是假的,他那满脸的自信总是容易让人信服。作为一个商人,脸不红心不跳的撒谎,这是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对方见状不敢怠慢也伸出手和李新握了握。“李先生你好,我是玻璃厂的厂长,王建国,李先生快请坐”。三人坐在沙发上,王厂长开口询问:“你是想从我们厂里定制玻璃瓶,不知道你们可有设计方案”。“先不需要什么定制什么设计方案的,就按照你们常规的玻璃瓶,先给我们提供一些就行,后期我们会大量的定制”。李新直来直去的说到:“不知道贵厂能给一个什么样的价格?”

“李先生,这个东西量大价格自然就会低,量少价格也会上来”。“前期我的需求量并不大,我希望王厂长可以把价格往下压一压,因为后期咱们的合作会更加频繁,需求也会更加多”。王厂长听他说话,嘴角咧了咧,每个找他谈生意的人都会这么说。“那您现在需要多少呢?”

“大概每个月5000个吧!”

“5000个,每个瓶子四分钱,如果后期量真的上来的话,价格还可以再谈”。四分钱?李新的价格是1分5厘钱,成本直接增加了两倍有余,这让他有些接受不了。沉思了一下继续问道:“款项可以月结吗?”

王总此时已经不感兴趣了,这么小的生意,也犯不着让一个厂长来谈,月结更是不可能的事。扑了扑身子站起来:“算了吧,李先生,我还有个会,不能奉陪了,让我手下的销售人员来跟你谈吧”。“那也好,打扰你了”,李新站起身,看了一眼二条:“去把车开过来吧”。二条愣了一下,但还是听话走了出去。李新寒暄着跟王厂长客气了几句,缓缓的走出门,心里却有些焦急。快喊我回去!快喊我回去!王建国有些不在意的笑了笑,空手套白狼?还浪费我的时间。刚准备回办公室,忽然看到茶几上放着一个文件袋。拿起一看,脸色阴晴变幻。文件袋里面是一份风险投资报告。名头是:益海嘉里集团金龙鱼食用大豆油有限公司进驻中国内地市场评估结果及方案。资料里详细的介绍了关于市场风险的评估,还有试点生产、整合市场所有的信息。未来几年内会在国内建设一家注资5亿美金的大型粮油加工生产基地。这份资料内容十分详细,十分专业,就连内地人民消费力的评估,对豆油的口味倾向,还有广告宣传等等一系列的实施方案都写的清清楚楚。王建国越看心里越惊讶,这种详细完美的报告,绝对不是一般人能够写出来的。再往后翻,资料里调出了几张夹着的照片。第1张照片是几个西装革履的男人,身后是一片工厂。旁边写着:益海嘉里台湾生产基地。刚才的李新赫然就在照片上。第2张照片更是将王建国吓得心里一阵颤抖。照片上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李新。另一个,是一个60来岁的老人。“郭氏?郭氏兄弟!哎呀我操”。王建国狠狠的打了自己嘴巴一下,情急之下更是连脏话都爆出口了。说完一步便冲到了门外,一定要把李新追回来!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