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博弈策略思维 > 第13部分(第1页)

第13部分(第1页)

假如现在的被告是疯狂埃迪和纽瓦克与刘易斯,你又会怎么判决呢?判断竞争激烈程度的一个标准是涨价幅度。许多所谓“廉价”立体声音响商店在定价的时候,差不多要在各个元件批发价之和的基础上再加100%。虽然很难看出哪一部分涨价是由库存和广告成本导致的,我们却可以发现一个表面上看来证据确凿的案例,说明疯狂埃迪究竟有多疯狂。

① 这一裁决并非没有争议。委员会主席詹姆斯·米勒(James

Miller)就不同意。他写道,这个条款“可以证明能够减少买方的搜索成本,使它们能够在众多买家里找到具有最佳价格价值比的顾客”。希望进一步了解这个案例的读者,请参阅“In

the matter of Et hyl Corporation et al。” FTC Docket 9128,FTC

Decisions, pp。425…686。

5 .惩罚方式的选择

如果存在几个不同的惩罚手段,可以阻止作弊和维持合作,我们应该怎样抉择呢?有几个标准可供参考。

惩罚手段最重要的特征也许在于简单明确,这样的话,任何一个打算作弊的参与者都能很方便也很精确地算出作弊的后果。举个例子:假如判断是不是有人作弊的方法是,在过去18个月的折扣利润低于同期产业资本平均真实回报率10个百分点,而这个方法对于绝大多数企业而言实在太复杂了,根本算不过来,那么,这就不是一个良好的阻止作弊的约束方式。

接下来应该考虑的是确定性。参与者应该有信心,相信作弊者将受到惩罚,合作将会得到回报。这在欧洲国家寻求推动关贸总协定的时候成了一个主要问题。如果遇到一个国家投诉说另一个国家在贸易协定上作弊,关贸总协定就会启动一个行政程序,且一搞就是几个月,甚至好几年。而在判决过程中,几乎没人会听案件本身的事实陈述,判决通常更受国际政治和外交政策的影响。这样的约束机制显然不可能发挥什么作用。

然后我们会问,惩罚应该有多严厉。大多数人的直觉反应是,惩罚应该“与罪行相抵”。不过,这也许并不足以阻止作弊。阻止作弊最可靠的方式在于使惩罚变得尽可能严厉。既然以惩罚进行威胁可以成功地维持合作,那么,惩罚本身有多严厉就无关紧要了。恐惧使大家不敢作弊,这么一来,实际上就不会出现违规行为,违规将要付出什么代价当然也就无关紧要了。

这一思路的问题在于,它忽略了出错的风险。侦察过程可能出错,如报告说卡特尔内部有人作弊,而真正导致价格下跌的罪魁却是一个完全不受控制的因素,比如需求下跌。假如惩罚尽可能严厉,那么这个错误的代价就会非常高昂。要想减小出错付出的代价,惩罚必须尽可能轻微,刚刚能阻止作弊就够了。最低限度的惩罚可以达到阻止作弊的目的,又不会在不可避免的差错出现时招致任何额外代价。

6 .以牙还牙

这里列出的一个惩罚机制应该具备的理想条件显得相当高不可攀。不过,密歇根大学的政治学学者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Robert A

xelrod)指出,以牙还牙法则恰好符合这些条件。'2'以牙还牙其实是古老的“以眼还眼”行为法则的一种变形:人家对你怎么做,你也对他们怎么做。①

说得更精确一些,这个策略在开始阶段双方是合作的,以后则模仿对手在前一阶段的行动。

① 在《旧约·出埃及记》(Exodus, 21:22

)中,我们看见,“人若彼此争斗,伤害有孕的妇人,甚至坠胎,随后却无伤害,那伤害她的总要按妇人的丈夫所要的,照审判官所断的受罚。若有别害,就要以命偿命,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手还手,以脚还脚,以烙还烙,以伤还伤,以打还打。”《新约》则提倡更具合作精神的行为。在《新约·马太福音)(Matthew,

5:38)中,我们读到,“你们听见有话说:”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只是我告诉你们,不要与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我们从”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转为”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新约·路加福音》,Luke,

6:31)的金科玉律。假如人们当真遵循这一金科玉律,也就不会存在什么囚徒困境了。此外,只要我们看得更深远一些,不难发现,虽然合作可能在某一个特定博弈中降低你的收益,但是以后可能带来的回报却甚至足以使一个自私的人相信,合作应该算是一个理性策略。

阿克塞尔罗德认为,以牙还牙法则体现了任何一个行之有效的策略应该符合的四个原则:清晰、善意、刺激性和宽容性。再也没有什么字眼会比“以牙还牙”更加清晰、更加简单。这一法则不会引发作弊,所以是善意的。它也不会让作弊者逍遥法外,所以能够产生刺激。它还是宽容的,因为它不会长时间怀恨在心,而愿意恢复合作。

阿克塞尔罗德并未仅仅纸上谈兵,而是通过实验证明了以牙还牙法则的威力。他设计了一个二人囚徒困境博弈锦标赛。世界各地的博弈论学者以电脑程序的形式提交他们的策略。这些程序两两结对,反复进行150次囚徒困境博弈。参赛者按照最后总得分排定名次。

冠军是多伦多大学的数学教授阿纳托·拉波波特(Anatol

Rapoport)。他的取胜策略就是以牙还牙。阿克塞尔罗德对此感到很惊讶。他又进行了一次锦标赛,这次有更多学者参赛。拉波波特再次提交了以牙还牙策略,并再次夺标。

以牙还牙策略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特征在于,它在整个比赛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虽然它实际上并没有(也不能)在一场正面较量中击败对手。其最好的结果是跟对手打成平局。因此,假如当初阿克塞尔罗德是按照“赢者通吃”的原则打分,以牙还牙策略的得分怎么也不会超过500

,也不可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不过,阿克塞尔罗德并没有按照“赢者通吃”的原则给结对比赛的选手打分,只有比赛结束才算数。以牙还牙策略的一大优点在于它总是可以将比赛引向结束。其最坏的结果是遭到一次背叛,也就是说,让对方占了一次便宜,此后双方打成平局。以牙还牙策略之所以能赢得这次锦标赛,是因为它通常都会竭尽全力促成合作,同时避免相互背叛。其他参赛者则要么太轻信别人,一点也不会防范背叛,要么太咄咄逼人,一心要把对方踢出局。

不过,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认为以牙还牙策略是一个有缺陷的策略。只要有一丁点儿发生误解的可能性,以牙还牙策略的胜利就会土崩瓦解。这个缺陷在人工设计的电脑锦标赛中并不明显,因为此种情况下根本不会出现误解。但是,一旦将以牙还牙策略用于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误解就难以避免,结局就可能是灾难性的。

举个例子:1987年,美国就苏联侦察和窃听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馆一事做出回应,宣布减少在美国工作的苏联外交官人数。苏联的回应是调走苏联在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馆的后勤人员,同时对美国外交使团的规模作出更加严格的限制。结果是双方都难以开展各自的外交工作。另一个引发一系列以牙还牙行动的例子出现在1988年,当时加拿大发现前来访问的苏联外交官从事侦察活动,当即宣布缩小苏联外交使团的规模,而苏联则以缩小加拿大在苏联的外交使团的规模作为回报。到了最后,两国关系恶化,此后的外交合作更是难上加难。

以牙还牙策略的问题在于,任何一个错误都会反复出现,犹如回声。一方对另一方的背叛行为进行惩罚,从而引发连锁反应。对手受到惩罚之后,不甘示弱,进行反击。这一反击又招致第二次惩罚。无论什么时候,这一策略都不会只接受惩罚而不作任何反击。以色列由于巴勒斯坦发动袭击而进行惩罚,巴勒斯坦拒绝忍气吞声,而采取报复行动。由此形成一个循环,惩罚与报复就这样自动而永久地持续下去。

哈特菲尔德家族(Hatfields)与麦科伊家族(McCoys)*的长期争斗,又或者是马克· 吐温(Mark

Twain)笔下的格兰杰福特家族(Grangerfobrds)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