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穷苦百姓们没把这个法条当回事儿,无非是因为没想到大户们交税会那么积极,一上来就把交粮食的指标挤占完了——
往年按照大汉朝的习惯法,秋税收一个半月能收上来,都是正常的,再快的话还能给地方官算政绩,是“治绩卓异”的表现。益州这儿,年年都是七月十五开始就能交税,到八月底交清就行。
自桓灵以来,民不聊生,还有很多人能拖则拖、卖儿卖女逼得没办法才交税。今年一个半月的收税期,才过了前六分之一,粮食居然就收够了,简直千古未有。
“差爷,这……怎么就不收粮了呢?这,说好了新法不是让咱自个儿选交哪个划算就交哪个嘛?您不能啊,现在一石米才卖二百多钱,窄锦一丈三百二十钱,宽锦三尺五要三百五十钱。
咱换成锦再交,得多交好几成啊。咱郫县还是右将军的封地所在呢,右将军怎能盘剥自己子民,传出去也不是个事儿啊!”
一些穷人百姓发现了问题后,就围着征税亭吵嚷叫屈起来。
乡佐税吏们当然要申明政策:“不要慌不要慌,右将军会平抑物价、设法买粮的,但国法不能废。四月份新法通过之后,就在各县各乡反复宣讲,要求下至每个亭长都熟悉新法、宣讲给治下百姓。一共就那么几条,这都三个多月过去了,你们不能说不知道啊!
之所以交粮的人多、份额被占了,就是因为聪明人看出今年粮价便宜,交粮划算,大家都会选择交粮,所以他们抢着交,先纳税的人有得选。这事儿虽然事出有因,但最大的问题还是你们自己拖延,缴税不积极。要知道施行租庸调法之后,肯定是缴税越积极的人越占便宜。”
法律的严肃性还是要维护的,所以李素不会为了安抚民心,不让百姓经历这一番教育,就直接出面救市。
给个棒槌再给个枣之后,对于开化民智、让百姓多点商业思维、守信意识、办事不拖延,也是有好处的。
说不定明年全体人民缴税都积极了,要争抢这个“优先选择权”。
因为完全是官府占理,闹事的人争辩了几次,没有办法。这时那些税吏乡佐就按照县令吩咐的要求,开始宣布:
“大家也不要急,现在米家是二百三十钱一石。虽然你们今年因为缴税拖延,原本是咎由自取,但朝廷也说了,就算米再多,常平仓塞不下,哪怕新修仓库,或者给徭役和兵役的人家多发粮饷,也不会坐视粮米没法入库的。
如果米价真跌到二百钱一石,大王会托底无限量收购,以防谷贱伤农。现在还有三十钱的差价,早纳税的早好,手头有锦的也别藏着掖着了,越早缴税越划算。有钱交钱,有锦交锦。另外锦价也会平抑的,至于比现在再涨多少再平抑,那就不好说了,反正早纳税是不会亏的!”
百姓们一听,见官府肯托底,确保不会离谱亏,也就认了。这里面很多人也不是完全没有铜钱或者蜀锦,而是看到现在粮食便宜,想缴粮食占便宜,实在不能缴了才缴钱。
官府这样的操作,倒也把局势又多稳住了两三天,脑子灵活些的百姓都缴了税,只有些特别认死理,觉得已经吃亏了,那就再等等的,还在死耗。
而李素的这个姿态,也引诱得各地奸商大户们愈发相信官府只是画大饼,其实没有那么多蜀锦可以抛售来平抑钱、锦价格,抬回粮价。
当天晚上,郫县大户何宗家里,他的管家就把李素的懦弱推搪禀报给了家主。何宗也没有犹豫,立刻通知了邻县的同谋,还有广汉绵竹、犍为南安的几个大户。
第二天开始,李素已经逐步在市场上放出宽幅蜀锦,价位还比较高,因为大伙儿也知道宽幅蜀锦倒卖到外地还有实际溢价,价值要比同等面积的窄锦贵一两成。所以那些囤锦大户都是按一千二百钱一丈的价格进货的。
虽然钱花得多,有点心疼,但所有人都觉得这个盘子的抛压扛得住。
另外,钱流到市面上多了,也会导致百姓容易拿钱缴税,所以他们还得继续卖粮收钱,用粮食把钱换回来,制造普遍钱荒。
……
三天之后,七月二十五号,米价跌到两百钱一石的时候,李素终于言出必践地出手了。
二十三、二十四两天,他也有开始陆续卖锦了,但是量还没那么大,关键是以民间商人的名义和渠道卖的,没有宣布“国家队进场救市”。
二十五号,那就是明着国家队救市了。
这天一早,成都的汉中王行宫里,就正式颁出了王令:鉴于今年益州全境前所未有的大丰收(其实是因为地主土豪们把存粮都拿来抛售了,丰收也丰收,但没那么明显),谷贱伤农,汉中王怜恤民间疾苦,抛售蜀锦、并拿出府库铜钱买粮救市,让卖粮缴税的百姓能有足够的钱锦完税。
一天之内,周边各县和犍为、广汉也下达了同样的命令。官府的所有运粮船队、各大商家的船队,也拼命运转起来,把新收到的粮食转运出去。
因为确实是存不下了,所以也不能原地露天堆着,那样会腐烂浪费的。所以主要的去向就是那么几类:
首先是鼓励军户、手工业户那些不种地的百姓,趁着粮价便宜收粮,尤其是吃官府皇粮的军队、在南安修乐山堰的徭役苦工,发饷能多发粮米的就尽量用粮米。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