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百家讲坛明亡清兴六十年全集 > 第2部分(第1页)

第2部分(第1页)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二十五讲 崇祯登极(5)

同日,魏、客的亲属魏良卿、侯国兴、客光先等并弃市,籍其家。

初十日,免天启时魏忠贤逮死诸臣的“赃银”,并释放其家属。

二十日,大学士黄立极(阉党)致仕。

崇祯二年即天聪三年(1629年)三月,崇祯帝颁诏书,示天下:

首逆凌迟者2人:魏忠贤、客氏。

首逆同谋决不待时者6人:崔呈秀及魏良卿、客氏子都督侯国兴、太监李永贞、李朝钦、刘若愚。

交结近侍秋后处决者19人:刘志选、梁梦环、倪文焕、田吉、刘诏、薛贞、吴淳夫、李夔龙、曹钦程,大理寺正许志吉、顺天府通判孙如冽、国子监生陆万龄、丰城侯李承祚,都督田尔耕、许显纯、崔应元、杨寰、孙云鹤、张体乾。

结交近侍次等充军者11人:魏广微、周应秋、阎鸣泰、霍维华、徐大化、潘汝祯、李鲁生、杨维垣、张讷,都督郭钦,孝陵卫指挥李之才。

交结近侍又次等论徒三年输赎为民者129人:大学士顾秉谦、冯铨、张瑞图、来宗道,尚书王绍徽、郭允厚、张我续、曹尔祯、孟绍虞、冯嘉会、李春晔、邵辅忠、吕纯如、徐兆魁、薛凤翔、孙杰、杨梦衮、李养德、刘廷元、曹思诚,南京尚书范济世、张朴,总督、尚书黄运泰、郭尚友、李从心,巡抚、尚书李精白等。

交结近侍减等革职闲住者,黄立极等44人。

忠贤亲属及内官党附者又50余人。

以上总计260余人(《明史·魏忠贤传》)。

魏忠贤得势也皇权,失势也皇权。皇权是皇朝社会一切权力的核心。像魏忠贤这样不可一世的“九千岁”,一旦失去皇权支持,就变得一文不值,狗屎一堆。

第二,重新组阁。原来那个内阁,基本上是阉党的,六部尚书、侍郎等等也大部分都是阉党分子或附和者,这就需要朝廷对内阁进行一个大的改组,清除阉党余孽,换成一批新人。

崇祯皇帝手迹

天启晚期,内阁大学士七人:顾秉谦、黄立极、丁绍轼、冯铨、施凤来、张瑞图、李国。崇祯帝继位一年,全部换掉。同时,调任杨景辰、周道登、李标、钱龙锡、刘鸿勋、韩爌、来宗道等新贤七人,组成内阁,预机务。他们多是东林党人,或是倾向东林党的人。同时,对七卿——六部尚书加左都御史,也作了调整。曾经甚嚣尘上的阉党就这样遭到致命打击,明朝出现了一个短暂的东林党执政时期,朝野为之一振。

那么,崇祯执政初期这个新内阁是怎么产生的呢?在这里,我讲一个“枚卜阁臣”的故事。“枚卜”就是“占卜”,语出《尚书·大禹谟》:“禹曰:‘枚卜功臣,惟吉之从。’”“阁臣”就是内阁大臣。《崇祯长编》记载:天启七年即天聪元年(1627年)十二月丙辰(二十三日),崇祯帝要朝廷大臣推举内阁大臣,大家共推举出十位候选人,然后从中确定七位。怎样确定呢?崇祯帝采取“枚卜阁臣”的办法。具体做法是:崇祯帝在乾清宫召集大臣,先拜天,然后在小桌上摆设笔砚和十张红纸,将廷推大臣的名字分别写在红纸上,每张纸写一人姓名做阄,团成纸丸,置于几案上小金瓶里,用箸(筷子)夹取纸丸,每夹得一丸,展开遍示众臣,举笔点之就算选中。先夹得钱龙锡、李标、来宗道、杨景辰四人,又夹得周道登、刘鸿勋二人,另一人的纸条夹得后被风吹走找不到了。这样就确定了六人。后来加上韩爌,组成七人内阁。事后发现找不到的那张纸条落到施凤来衣服的后面,上面写的是王祚远的名字。孙承泽《春明梦余录》记载此事。这些新内阁成员多在乡里,既经认定,立即通知他们到京赴任。这件事,有人认为是儿戏,有人认为是谋术,有人认为是虚应故事,也有人认为是集思广益。这里面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崇祯皇帝没有做过皇太子,他对朝政大臣内阁情况了解得不是非常清楚,所以他很难做一个决断。总之,新内阁总算产生了,这个内阁可以说是“新东林内阁”。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二十五讲 崇祯登极(6)

第三,注重辽事。十一月十九日,崇祯皇帝起用袁崇焕为都察院右都御史、兵部添注右侍郎事。崇祯元年即天聪二年(1628年)四月初三日,命袁崇焕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总督蓟、辽、登、莱、天津等处军务,移驻山海关。罢蓟辽督师王之臣职。七月十四日,平台召对袁督师。

这时,袁崇焕在广东。他接到任命后,赶到北京,在紫禁城平台接受崇祯皇帝的召对。平台召对的情形,下一节我要讲到。

第二十六讲 平台奏对(1)

崇祯帝登极后,惩治阉党、重组内阁、起用袁崇焕,任命他为兵部尚书兼蓟辽督师。袁崇焕离开广东回到北京,在紫禁城平台接受崇祯皇帝的召对。因此,本讲分作三个题目:一、督辽饯别,二、平台奏对,三、五年复辽。一、督辽饯别

前面讲过,辽东巡抚袁崇焕取得宁锦大捷后,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奖赏,反遭阉党讦告,他愤闷难纾,于是以身体不好为由辞职。得到批准后,遂于天启七年即天聪元年(1627年)七月初二日,袁崇焕像

离开宁远,经山海关,路过北京,回到老家广东东莞,重温乡情和亲情。

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袁崇焕离家到北京参加科考算起,至今已经十年没有回过老家了。这十年中,他的长兄崇灿、堂兄崇茂、亲叔子腾、父亲子鹏先后病故。按照明朝礼制,官员遭父母之丧,称“丁忧”(“丁忧”一语出自《尚书·说命上》),要回家“守制”,就是为父母守孝。前面讲过,袁崇焕得到父丧讣函时,离任奔丧,刚到丰润,就接到圣旨:“东事殷殷,宁前重地,袁崇焕不准守制,著照旧供职。”袁崇焕先后上《初乞终制疏》、《再乞守制疏》、《三乞给假疏》,都没有获准。所以他父亲子鹏病故,他也未能回家守丧。后来他派人把母、妻接到关外,居住宁远,共同守城。

此番袁崇焕辞职回乡,会亲友,游山水,难得清闲,可以享受久违的亲情和友情。袁崇焕写了《约同人游拾翠洲》诗:

春风十里五羊城,

拾翠洲前绿草生。

君若来时须并马,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