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靖康国殇纪事未拆封 > 第8部分(第1页)

第8部分(第1页)

?br>

海南岛在当时可不是旅游胜地,那是不可能更差的地方了。流放到海南岛不仅仅意味着政治上判了死刑,在肉体上也等于判了死刑。如果当时老挝、缅甸属于中国,估计政府会把最不喜欢的人都发到那里去。

在那里,章惇在一生中最后一次自取其辱。当初,他将自己的老朋友苏东坡及其弟弟贬到这里时,曾经立了一个所谓的新规矩:不许他们居住公家的宿舍,于是苏东坡的弟弟、曾经担任过副宰相的苏辙只好租赁民房居住。谁知,章惇宰相本着痛打落水狗的精神,愣说苏辙强夺民居,命令地方政府官员给予惩治。逼得苏辙只好拿出租赁合同对簿公堂,才算躲过一劫。

如今,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前任宰相也被贬到此地。当他按照自己立下的规矩去租赁民房时,得到的回答是:当初苏相公来租房,章宰相差一点要了我们的命,我们已经没有人敢租房子给你了。

第 四 回 轻佻子赵佶继大统  喜风月道教世逞行(5)

我们无法揣摩他此时此刻的心境,想必是不会好过,肯定会在痛骂人心不古的同时,反思自己的恶行。这位前宰相从此再也没能返回京城,悄无声息地死在了贬居之地。由此看来,即使在自己事业处于巅峰的时候,做事对人也不能太绝,还是要考虑给自己留下后路。借用小兵张嘎的名言就是“别看你今天闹得欢,明天你就拉清单”,为权者谨记谨记。

总体来看,能够坐上帝国皇帝宝座的人多数都很聪明,不聪明的运气肯定会很好。但是他们都有苦恼的事情,他们内心深处最苦恼的问题,实际上有两个最为关键:一是一定要坐稳屁股底下的这把龙椅,不要让别人抢了去,尤其是不能被自己人抢了去;二是怎么样才能尽可能坐得时间长一点,最好是长生不老地永远坐下去,所以秦始皇才派人出去找长生不老的仙丹。

这两个最关键的苦恼,是大多数聪明的皇帝们特别喜欢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的主要原因。应该说,道家的思想观念与皇家的思想观念是最为默契的,因为两者的追求高度一致,并且信仰的人物都是自己人,都是统治阶级的上层人物。

对于各位皇帝来说,今生今世的快乐追求是最重要的,符合大家喜欢及时行乐的要求。另外,道教所鼓吹的长生不老、修炼成仙等,也都是皇帝本人长期坐帝位的不懈追求。如果今生今世就能够修炼成仙的话,也就意味着一劳永逸地解决了来生来世的问题。对皇帝来说,现在日子过得不错,来世的日子也更好,何乐而不为呢。与此种聪明的道教做法比较起来,辛苦修炼来世的佛家人士,在皇帝们看来实在是特别愚蠢,不合口味。

宋朝皇室与道教渊源颇深,宋朝虽然算不上政教合一的国家,但是道教在宋朝的政治生活中确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从开国太祖赵匡胤说起。

据民间传说,宋太祖赵匡胤幼年丧母,家道贫寒,属于“家住安源萍水头,三代挖煤作马牛,汗水流尽难糊口”的贫下中农之列。他被父亲担在箩筐里走南闯北,从小就看尽了世间的眉高眼低,尝遍了生活的酸甜苦辣。好在他生得方面大耳,身高力强,且又会一些武艺,创立了《天龙八部》中萧峰所用的“太祖长拳”。有一年,他在河南地面闯了祸,官府派人四处捉拿,他就偷偷地溜过潼关,来到陕西,进入华阴地区。当得知官府捉拿的危险已经过去的时候,才敢出来走动。某一天,他路过华山,觉得腹内空虚,一步也挪不动了,就在这个时候,他碰上了在华山修炼的陈抟老祖。

当年,陈抟举进士不第,便发誓不求禄仕,遂隐身山林,以山水为乐。传说他来华山隐居的路上,碰见一位老者肩挑箩筐,两只箩筐中各坐着一个男孩,当老头从他身边经过时,他大呼一声:“天下由此定矣!”高兴得差点从驴背上掉下来。此后逢人便说,那老头一肩挑了两条龙。这老头就是赵匡胤的父亲,那挑的两个孩子,一头是赵匡胤,另一头就是赵光义,后来这哥俩都做了皇帝。

陈抟老祖当天掐指一算,赵匡胤要来华山避难,便装扮成一个卖桃老汉,挑着桃筐在华山路口等他。赵匡胤走得又饥又渴,眼睛里冒出来的都是绿光,心里正盼着遇见个卖吃喝的。作为真龙天子,瞌睡来了肯定就会有人递枕头。他老远望见两筐鲜桃,又红又大,顿时脚上来了劲儿,于是就一鼓作气跑了上去,不问三七二十一,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估计也是饿疯了,哪里管什么“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桃一筐”的吃桃子原则,三下五除二把两筐桃吃得见了底。赵匡胤将嘴一抹,扛起盘龙棍,扭头就走。陈抟老祖连忙拦住说:“你这位壮汉,吃了我的桃,分文不付,连个谢字都没有,讲不讲理呀?”

第 四 回 轻佻子赵佶继大统  喜风月道教世逞行(6)

“要钱?要什么钱?嘿嘿,吃你这些烂桃还要付钱呀?”估计《小兵张嘎》中胖翻译官的那句“老子在城里吃馆子都不给钱,别说吃你几个烂西瓜”的台词设计就来源于此。

陈抟也不生气,心平气和地说:“得了,我看你也付不起,就要你一文钱吧。”

赵匡胤一听哈哈大笑,这老头好生奇怪,两筐桃子才要一文钱,就慷慨大方地说:“好,好,一文钱就一文钱。”可是,他在身上摸了半天,连一文钱也没有摸出来,不由羞得面红耳赤。

陈抟老祖也不过分为难他,就说:“没有钱不要紧,只要你陪我下一盘棋,赢了我,就算你付了桃钱。”赵匡胤心想,别的我不会,下棋赌博我可是行家,我不光要赢桃钱,还要让你连家里的桃树都输个###呢。

头一盘,赵匡胤赢了,他越发得意,硬要来第二盘。陈抟老祖说:“你还了桃钱,也就罢了。天色已晚,我要回家呢。”赵匡胤的泼皮劲上来了,急忙拉住道:“别忙老头,下一盘棋我还要赢你家的桃树呢。”陈抟老祖哈哈一笑说:“要是你输了呢?”赵匡胤说:“我就赌这根盘龙棍。”

谁知第二盘还没走几步,赵匡胤就败下阵来。陈抟二话不说,扛起盘龙棍直奔华山而去。长时期的江湖漂泊生涯,养成了他喜欢打架,喜欢赌博,而且赌输不给、赌赢必要的赖皮性格。赵匡胤岂肯认输,没有盘龙棍,指望什么吃饭呀,他跟在后面连喊带叫:“再来一盘,再来一盘!”就这样喊着叫着,等他追上陈抟时,已来到了东峰下棋亭。

此时明月当空,天宇如洗,山空谷静,万籁俱寂,只有清风徐徐吹来,山峦隐隐如黛。赵匡胤从未体味过如此美妙的情景,只觉得身处境外仙天,不由一阵阵如幻如痴。直到他发现坐在石桌对面的已不再是卖桃老汉,而是一位白发飘髯的老道长。

陈抟老祖指着眼前已摆好的棋盘说:“你再赌一局,这次你拿什么作赌注?”赵匡胤知道自己身上空空如也,盘龙棍已输给对方,无论如何,也想不出拿什么作赌注,只好信口说:“我给你赌华山吧!”

陈抟老祖就等着这句话呢,他当即说:“好!空口无凭,你写个文约做证。”赵匡胤想,华山又不是我的,输了就输了,立个文约又有何妨,拿过笔来,龙飞凤舞。一会写好了,俩人开始下棋。又下了三盘,赵匡胤输了三盘。陈抟老祖高兴地说:“华山真的属我道家了?”赵匡胤却耍赖说:“山是道家的山,树是皇家的树。”陈抟一听此话,连忙跪倒口呼:“谢主龙恩!”赵匡胤只当是和这老头闹着玩呢,他倒当真了,不过听老头称自己为主蛮高兴的,就这样扛着盘龙大棍,踏着月色走了。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