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崛起太刀选择 > 第9部分(第1页)

第9部分(第1页)

全球化将资源从中国广大的内陆地区、从关系国家长远发展的内需产业里大规模挤出以后,将其大量集中在发挥落后优势的产业上,集中在利用别人技术的产业上。全球化举中国之力,使中国变成别人产业链底部的加工厂。在这种发展道路上,中国如何脱离低技术陷阱?这些资源本来是可以用来建立门类齐全的产业,用来推动新兴产业,用来办教育、办科技的。

全球化浪潮把中国内地或内需的资源卷到沿海,再从沿海卷到美国,换回美元,再把美元卷回美国。今天中国沿海地区的繁荣和奇迹,不是全球化创造的,不是同世界市场接轨的结果,不是市场化、私有化带来的,而是中国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其他地方投资相对萎缩带来的。全球化卷走了中国的财富,却留给中国一个相对落后的内陆、受到抑制的内需产业和一个巨大的贫困阶层。

这不仅是中国面临的问题,也是几乎所有出口导向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也是日本长达几乎20年停滞的根本原因。

这种牺牲内向发展和内需发展的全球化战略,不能带来全中国的繁荣,不能带来中国的崛起。而新自由主义忽视全球化和世界市场对中国资源配置的扭曲,他们认为,全球化、同世界市场接轨、国际资本的介入、市场化、私有化等,是导致沿海地区繁荣的根本原因。他们认为沿海地区的发展是新自由主义“点石成金”的结果,从而得出结论,中国要繁荣必须全球化,必须搞新自由主义。

这是一种符合帝国利益的偏见,是一种利他主义的国际经济学。

让我们在拥抱树木的时候,放眼整个森林吧!

出口导向已经完成了阶段性任务,应当淡出。

危机、选择和出路(1)

从文艺复兴开始,欧洲国家间的暴力和外交,战争和贸易背后,站的都是国家利益。国家利益而不是市场法则是世界经济体系的实质,支配着世界经济金融体系。这一点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中国崛起要有大战略,经济交往要有战争意识,贸易战略要置于国家大战略以下。有人讲,“中国越开放越强大”。不分条件?不分结果?一定要破除这种绝对化的,几近迷信和崇拜的观点。融合进世界经济体系,不是如有人宣称的是一场向“农贸市场”的进军。有些高明的先生们,不希望中国停留在“全球化”的农贸市场以外。但是,哪一个农民愿意进入一个打“白条”的“农贸市场”?持这类观点的人应当向农民学习。“卑贱者最聪明”。中国要崛起,必须扔掉财富流失的包袱,丢掉对世界经济体系的幻想,开动自主创新的机器。

走自己的路,其实是我们的老本行。当年打天下的时候,不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吗?假如我们在经济战场上,按别人的军令、军规和战法布局,我们能无往而不胜吗?历史为我们提供了选择的时机。

听过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吗?

那史诗一般的乐章如同流动的雕塑,向我们描述了英雄同命运的搏斗。与命运的不可一世相比,英雄是多么的安详坚定。无论命运是如何的不可战胜,英雄最后都战胜了命运,走向光明。

贝多芬在交响曲的开头写道:“命运在敲门”。

在过去几十年里,新自由主义全球化显赫得如同命运,威风凛凛,敲击着弱势国家和弱势阶层保护自己的大门。但是历史才是真正的英雄。而创造历史的是人民。在这部由历史导演的“命运交响曲”里,新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没有逃过生产过剩和危机,金融资本主义内在矛盾正处于总爆发,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处于大爆发。命运正在变得无可奈何,命运低沉的脚步已经渐行渐远,命运再也阻挡不住历史前进的潮流了。历史真理那辉煌、明亮的主题已经再次响起,正以排山倒海的气势,在人类的天空里回荡。

历史的机会就在眼前!

中华民族将如何与历史的主题共鸣,化危机为机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中华民族一定要同历史的主题,踏着历史的旋律,做出正确的选择!

当前世界范围的经济和金融危机是新自由主义全球化导致的生产普遍过剩、劳动者普遍贫困和资本的自由放任导致的。不能在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框架中反危机。中国有2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2万多亿美元投资中国要创造多少就业岗位,解决多少贫困问题?但是,由于出口导向把这2万多亿美元的货物循环到了国外。投资这2万多亿美元会引起通货膨胀,不得不循环到国外。出口导向和财富外流,导致中国内向发展缓慢,贫富悬殊扩大。中国必须跳出全球化的圈子,直面自己的挑战,解决自己的问题,走自己的路,走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千万不要钻进全球化的口袋里,导致战略上的被动。

危机、选择和出路(2)

第一节 自由和危机

第十六章演绎了金融资本的内在矛盾的逻辑过程。现在我们要演绎,金融资本内在矛盾走进这场金融危机的历史过程。

目前这场金融危机,是金融资本内在矛盾的经典演绎。放任自流的金融资本必然走向“繁荣-破裂”的周期。然而,金融全球化推动了金融自由。在这种金融全球化体系中:(1)IMF、世界银行和美国政府大力推动金融自由化,用权力的拐杖强制性敲开其他国家金融保护的大门,将“华盛顿共识”、将金融自由化,推销给发展中国家,甚至像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2)美国的赤字或美联储成为世界流动性的终极来源,美国的债务成了世界经济的动力,美联储成了世界中央银行的银行,而世界其他国家的中央银行通过同美联储的合作将美元储备换成美国国债。(3)全球化加强了大金融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权力,通过各种方式将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手中的资金吸收到美国。

这是一种霸权和金融资本共同治理的体系。全球化不仅推动了世界金融自由化,还推动了美国的金融自由化。金融自由是新自由主义的原教旨主义。它们认为金融自由能自动带来金融市场的均衡,能推动创新,能创造大量财富,能带来高回报。在新自由化的教条里,自由就等于均衡,均衡就是效益,效益就是利润。从里根时代开始,美国进行了一系列金融自由化的制度改革。主要在六个方面:(1)放开商业银行。在80年以前,美国商业银行受到政府的严格监管。商业银行基本是地区性银行,很少有跨州的大型银行。里根上台以后,推行了商业银行的自由化,打破商业银行的地域限制。在二十几年中,通过合并和收购,美国产生了一大批大型的商业银行。其中有的银行,拥有的存款高达全国存款总量的10%以上。(2)减少对华尔街投行的监管。(3)放任影子银行的发展。影子银行的发展是美国金融自由化的重要方面。这种影子银行几乎不受政府监管,然而它们在金融体系中的份额越来越大。到了2007年,影子银行提供的贷款,相当于美国贷款总额的75%,而美国传统银行提供的贷款只占25%;这种在传统体制之外另搞一套的做法,是新自由主义的普遍特点。(4)放任金融创新,拒绝监管创新产品,导致“创新”成了欺诈的天堂。(5)人治。美国其实有一些20世纪30年代遗留下来的金融监管机构以及监管条例和法律。但是,在新自由主义盛行的时候,许多不愿实施管制的人被任命掌管许多金融监管机构,导致许多监管名存实亡。(6)废弃将投资银行和传统银行分隔开的法律。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