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詹天佑修的第一条铁路 > 第22部分(第1页)

第22部分(第1页)

潘铭钟说:“要是这种灯炮能用在房间和课室里就好。”

罗国瑞说:“这是不可能的,这么亮,放到室内还不把房间变成了烤箱?”

詹天佑问潘铭钟:“铭钟,你对化学那么感兴趣,你知道这种灯炮的发明与化学有关吗?”

潘铭钟说:“知道,老师上课时讲过,意大利人伏特发明电池后,欧洲不少国家的人都试验过电池通电发光的可能性,几十年前,英国一位化学家用2000节电池和两根炭棒,制成世界上第一盏弧光灯。但这种光线太强,只能安装在街道或广场上,普通家庭无法使用。1801年,英国一名化学家戴维将铂丝通电发光。他在1810年还发明了电烛,利用两根碳棒之间的电弧照明。1854年一个叫亨利&;#8226;戈培尔的发明家,使用一根炭化的竹丝,放在真空的玻璃瓶下通电发光。这里展出的是英国人约瑟夫&;#8226;威尔森&;#8226;斯旺(Joseph Wilson Swan)以真空下用碳丝通电的灯泡,这种灯炮现在还在试验阶段。”

平时话语不多的潘铭钟一下子讲出这么多与电灯炮有关的知识,令三个同伴佩服得不得了,詹天佑向他竖了竖大母指,欧阳赓说:“铭钟,你真是太棒了!”

罗同瑞说:“那是当然,铭钟可是我们这些官学生中的神童啊,要不当初容大人会让他那么小的年龄报名吗?”

詹天佑说:“铭钟是神童没有错,但你不见平时他也是最用功读书的吗?天道酬勤,铭钟知识这么丰富不仅是因为他是神童,而且因为他平时发奋用功获,对吗?铭钟。”

潘铭钟笑了笑,没有说话。

走到电报、电话展区时,潘铭钟指着操作员手里拿着的电话样品说:“要是这个电话能通到我们大清国就好了。”

欧阳赓说:“听说上海和广州、香港,还有天津,现在都通了电报了。”

潘铭钟说:“电报与电话不一样。”

罗国瑞说:“各位,实不瞒大家,在下对电话的知识还是略知一二。”

詹天佑知道他吃潘铭钟的醋了,说:“国瑞,你给我们讲讲电话。”

罗国瑞说:“这个难不到我,据我了解,电话发明者叫贝尔,他非常年轻,今年还不到三十岁,原是大西洋对岸的英国苏格兰爱丁堡市人,四五年前才移居到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市。他只在学校念过几年书,但是通过家庭的熏陶和自学,他喜欢上了科技发明。贝尔的父亲是一位语言生理、语言矫正和聋哑教学方面的专家,他受父亲影响,对语音复制产生浓厚兴趣。在研究电流传递声音的过程中,他于1875年做出了导致发明电话的一些发现,今年初他才申请电话发明的专利权,几个星期之后就获得了该项发明的专利权。这里面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有一名叫格雷的人申请类似装置的专利权的报告与贝尔在同一天到达美国专利局,但是晚到了一个多钟头的时间,所以,这个电话的发明权就归贝尔了。”

欧阳赓说:“喂,看不出来哟,国瑞对最新的科技动态都这么了解。”

罗国瑞得意地笑着说:“过讲过讲,与铭钟小弟相比,在下还差得远。”

詹天佑说:“国瑞,你还顶谦虚嘛。”

罗国瑞说:“你们知道贝尔发明电话时说得第一句话是什么?”

欧阳赓说:“这第一句话很重要吗?”

罗国瑞说:“那当然,这可是人类在远距离传递声音的第一步,当然很有意义了。”

潘铭钟说:“是不是一句名言警句呀?”

罗国瑞说:“当时,贝尔正在做发明电话的试验,他的话筒中的酸液溅到了腿上,吓了一跳,于是不经意地对着话筒向他的搭档喊道:沃森先生,快来帮我。没想到,沃森果然在电话的另一端听到了,沃森没有跑过来帮他,而是通过电话的另一端话筒回话道:贝尔,我听到了你的声音,你成功了!”

詹天佑说:“哇,你讲的这个发明过程真的好令人羡慕唉。”

罗国瑞说:“羡慕什么呀,不就是发明吗?到时候咱们也搞点发明出来,为大清国争光争光。”

欧阳赓说:“国瑞,我们大家都要为大清国争光。”

罗国瑞更加得意了。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费城奇遇(三)

枪炮馆陈列着当时世界上各种先进的枪炮,有一门德国制造的克虏伯钢炮,长长的炮管,黑亮黑亮,下面还有一个可以转动的基座。罗国瑞说:“炮膛这么大,发射一颗炮弹那会有多大威力啊?”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