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天上再见为什么跳下去 > 1918年11月(第1页)

1918年11月(第1页)

1

那些认为这场战争即将结束的人都早早离开了人世。准确地说,他们是死在了战场上。今年十月,阿尔伯特也听到不少关于停战的传闻,但最初他并不相信。比如:有传闻说德国佬的子弹软弱无力,砸在军装上就像熟透的梨一样,一下就会烂掉,这让法国军队笑翻了天。在过去的四年里,很多人嘲笑德国的子弹,结果却丢掉了性命。

阿尔伯特知道自己不会相信停战这样离奇的传闻。人们越是期望和平,就越是不敢相信,以免之后失望。直至消息日复一日出现,人们才开始逐渐接受。

士兵们同样听到了一些不可思议的消息,说军队将要遣散在前线驻扎多年的疲惫老兵。最终,当传闻变成可能时,就连那些最悲观的人也有了活下去的希望。这就是没人再对进攻感兴趣的原因。据说,163步兵师试图从默兹省的另一端强行通过。士兵还在谈论这场战争,但阿尔伯特和他的战友认为,继弗朗德勒胜利、里尔解放、奥匈帝国垮台和土耳其投降之后,协约国士兵并不像军官那样疯狂地想要继续进攻。意大利出兵的胜利、图尔战役中的英国人、沙蒂隆战役中的美国人……士兵们觉察到协约国之间已经形成了明确的统一战线,他们有了明显的优势,就等着敌人溃败。大家跟阿尔伯特一样期待着战争结束。士兵不再打仗,就只抽抽烟,写写信。

不过,仍有一些人享受着和德国佬最后厮杀的日子。

这正是军官和士兵的区别,阿尔伯特心想,没什么好稀奇的,军队高层想占领尽可能多的土地,无非是想在以后的谈判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他们明确告诉士兵,只要再攻占30米,战争结果就会完全改变。今天的死亡比昨天的死亡更有价值。

奥尔奈·普拉代勒中尉正是这样的军官。所有人都以他的姓普拉代勒称呼他,这是一个贵族的姓。如果直呼他的名字他会生气。但不用担心,他以名誉担保,永远不会表露自己的怒气。他可不是普通人,他是有教养的。阿尔伯特不喜欢他。中尉十分英俊,身材修长,风度翩翩;深棕色的卷发,高鼻梁,两片柔软的薄嘴唇像画出来的一样,还有一双深蓝色的眼睛。划船和打网球显然造就了他的好身材。

不过阿尔伯特认为中尉很丑陋。他们之间不太友好。中尉是个毛躁不稳重的小伙子,总控制不住自己,要么急匆匆,要么慢吞吞,十分极端,没有合理的节奏。他走路时肩膀前倾,好像在推动家具。突然出现,猛地坐你身边,就是他一贯的节奏。他是个有教养的人,举止像个贵族,但有时候也非常粗鲁,这样的混合体显得很奇怪。战争塑造了他不同的两面,让他在战场上如鱼得水。

阿尔伯特最不喜欢普拉代勒身上的毛发。中尉全身上下都黑乎乎的,连手指头上都有许多毛,一绺绺毛发从领口露出来,喉结处也有。不打仗的时候,普拉代勒一天刮好几次,以免让别人不适。当然,不乏女人被普拉代勒的毛发吸引,她们认为那很有男人味,是成熟男人的表现。不过,塞西尔并不这样想。就算没有塞西尔,阿尔伯特对普拉代勒中尉也没有一丝好感。

阿尔伯特不信任中尉。他攻击性太强,乐趣就是打败别人。

普拉代勒沮丧了很久,停战的传闻让他的心情跌到了谷底,爱国精神也荡然无存,可以说战争结束这件事本身杀死了普拉代勒中尉。

当走进战壕对士兵讲话时,他发现自己是在浪费热情,每说到要用最后一击消灭敌人,几乎只听得到含糊不清的回答,士兵们无精打采地垂着头,朝向军鞋,畏畏缩缩地点头附和。这不仅仅是怕死,而且死亡就在面前。先死后死都一样,这太可笑了。

没有比这更愚蠢的事情了,阿尔伯特想。

可这是无法避免的。

在等待停战的这些日子里,本来还算平静,但是突然间一切发生转变。上级下达命令,要求到更靠近德国佬的地方去勘察敌情。将军可不认为德军会和法国军队一样,也在期待战争结束。但这阻止不了前去一探究竟的想法。从那一刻开始,没人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些什么。

为了完成侦察的任务,普拉代勒中尉派出了路易·泰里奥和加斯东·格里索利,很难说清楚为什么派这一老一少两个人,大概是勇猛和经验的组合。可是没什么用,他们没能在任务中活过半个小时。正常情况下,他们不可能走太远。因为什么也看不到,所以他们应该沿着东北路线行进两百米,剪断那里的铁丝网,接着再匍匐前进到达第二排刺铁丝网,仔细侦察,然后回来通告一切都好。他们似乎并不担心这样靠近敌军。近日以来,即便被发现,德国佬也不会理他们,最后只会让他们回去。这趟侦察,无非是一种消遣。

只不过,当他们尽可能猫着腰继续靠近时,突然传来三声枪响,然后,一切都安静了。对于敌军来说,问题解决了。所有人都试着探出头去看,但他们已经走到北边去了,根本不知道尸体倒在哪儿。

阿尔伯特周围的人都愣住了。紧接着是几声怒吼。

浑蛋!德国佬太残忍了,太卑鄙了!野蛮人,那可是一老一少两条人命!

这并不能改变什么。但是,所有人都认为德国佬不满足于只杀死两个法国兵,杀了他们就是象征。总之,所有人都愤怒了。

炮兵很快得知他们已经阵亡,紧接着从后方向德军投射出了75式炮弹。

德国人立刻回击。就和连锁反应一样。

法国无需多少时间就能召集士兵。他们立刻报复了这群蠢货。

这一天是1918年11月2日。士兵们不知道,十天后,战争就结束了。

在亡灵节这一天发起进攻,是对死去的人极度不尊重……阿尔伯特思考着。

士兵们再次装备起来,准备爬出壕沟,向敌人发起猛烈进攻。所有的小伙子,一个挨一个,都像拉满了弦的弓一样,费劲地咽着口水。阿尔伯特在第三方阵,在贝里和年轻的佩里顾后面。佩里顾转过身来,观察每个人是否都准备就绪。眼神相交,佩里顾对阿尔伯特笑了笑,露出孩子般调皮的笑容,就像打算恶作剧一样。阿尔伯特试图回应,却没能笑出来,然后佩里顾就转了回去。士兵们蓄势待发,等待着进攻的口令。德国佬的行为引起了法国士兵的不满,每个人都等待着发泄自己的愤怒。在他们上方,炮弹从两个不同的方向划过天空。大地震颤,即使在战壕里也能感觉到。

阿尔伯特从上方看见了贝里的肩膀。普拉代勒中尉爬出壕沟,到达哨兵区,仔细观察着敌军。阿尔伯特又回到了自己的队伍里。炮弹的爆炸声轰鸣,接连而来的哨声尖锐刺耳,让人从头到脚都震颤着。他根本不可能集中精神思考到底是什么让他这样心神不宁。

试想一下,那是怎样一种情境!

士兵正在等待进攻的口令。因此,要观察阿尔伯特,现在正是时候。

阿尔伯特·马亚尔,一个瘦瘦的小伙子,性格软弱,不引人注意。他话很少,但数学很好。在战争之前,他是巴黎联合银行分行的一名出纳。他并不喜欢这份工作,待在那儿是因为他母亲。马亚尔夫人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她也喜欢那些有权势的人。阿尔伯特,银行的头儿,天哪,她立马兴奋,开始幻想,她相信,以阿尔伯特的智慧,他很快就能爬上显要的位置。她这种对权力强烈的渴望遗传自父亲。她父亲是邮电部邮政总局副主任助理,他认为工作部门里的等级之分,就和宇宙万物一样合理。毫不意外,马亚尔夫人对所有的长官都抱有好感,并丝毫不在意他们的才能和出身。她保存着克里蒙梭、莫拉、普安卡雷、饶勒斯、若弗尔和白里安的照片。她的丈夫是卢浮宫稽查队的一名长官。自从丈夫去世,她总是对大人物有一种不同寻常的情感。

阿尔伯特工作虽然不积极,但表现尚可。这对他母亲来说,也还算不错。但他一直有自己的打算。他想要离开这里,去越南北圻地区,虽然不知道具体地方,可这是他想要的。无论如何,他都要辞去会计职位,做其他事情。但是,阿尔伯特不是一个做事果断的人,做什么事都要花上很长时间。然而,有塞西尔的时候,他一下就有了激情。塞西尔的眼睛、嘴巴和笑容,当然,还有塞西尔那丰满的胸部和翘臀,这些都吸引着他。

在我们看来,一米七六的阿尔伯特·马亚尔看上去并不高,但在他那个年代,这已经不错了。过去,女人们会时不时打量他,尤其是塞西尔。其实,阿尔伯特也注意到了塞西尔。很快,塞西尔就发现阿尔伯特一直在给她递眼神。她回应了他。他有一张看了会让人痴醉的脸孔,鬓角处有一道在索姆河战役中被子弹击中后留下的伤痕。阿尔伯特很害怕战争,但他并没有在那场战争中受到伤害,只留下了一道括号形状的伤疤,然而这却十分引人注意,因为看起来很气派。塞西尔胡思乱想着,脸上洋溢着快乐。在得到阿尔伯特的许可后,她用食指抚摸着那道伤疤,只是,这些并没有改变阿尔伯特的精神状态。小时候,阿尔伯特的脸小小的,圆圆的,脸色苍白。他的眼皮肿胀,看上去就像巴黎嘉年华里忧伤的小丑皮埃罗。马亚尔夫人把红肉都给阿尔伯特吃,告诉他正是因为血色太差他才这么白。阿尔伯特向母亲解释了很多遍,可都没有用。母亲可不是轻易改变自己想法的人,她甚至在信件中也会经常提起好多年前的事,这真让阿尔伯特受不了。阿尔伯特在战争一开始就应募参军了,当马亚尔夫人知道这个消息时,气愤不已,对着他大吵大闹。她是个感情丰富、性格外向的女人,很难弄明白她究竟是害怕还是在演戏。她大声地喊叫,看上去绝望极了,可很快就恢复了平静。她对战争有着传统的想法,很快就说服自己——以阿尔伯特的“聪明才智”,很快就会在人群中脱颖而出,爬上高位。她仿佛看到阿尔伯特冲在最前面,杀向敌人。她认为他应该成为英雄,而且马上就会当上军官、上尉、少校,甚至是将军,这些人都是战争中涌现的。当然,阿尔伯特并没有理睬,只是收拾着自己的行李。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