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万世师表是什么意思 > 第十六章(第1页)

第十六章(第1页)

如今,十五年过去了,他终于能以一种彻底的、难得的平常心去回忆这件事。当然,他没有生病——只不过,他偶尔会觉得有些疲倦,冬天里还会气喘。他是不会出国的——他曾打算去里维埃拉[1],但没想到里维埃拉当时恰好寒流肆虐。此后他常把“要感冒的话,我宁愿呃……在自己的国家感冒”这样的话挂在嘴边。刮东风的时候,他不得不多注意点自己的身体;秋冬两季虽冷,但因为屋里有暖和的火炉,有书,对他并没有太大影响,他可以在里面安心地过冬,安心地等待夏天。夏天当然是他最爱的季节了,除了夏天的天气适宜以外,还因为他教过的学生常常在这个时候来看他。每个周末,老校友们就会开车回学校,然后过街去他家。有时,如果一次来的学生太多,会把他累着,不过,他并不怎么介意。要休息的话,学生们走后,他随时都可以休息或睡觉。而且他喜欢学生来看他——这世上再没有第二件能让他如此喜欢的事了。“格雷格森……呃……我记得你……呃……你不管干什么事都会迟到,对吧?即使变成老人,你都会比别人慢一步吧,呃……就像我一样……你说呢?”然后,当学生都离开了,威克特太太会进来把剩下的茶点清理干净,这时奇普斯会说“威克特太太,小格雷格森刚才来这了……呃……你还记得他吗?就是那个戴着眼镜的高个子。他总爱迟到。呃。他上班了……呃……在效率低下、行动迟缓的国际联盟[2],我猜……呃……他在那工作的话,肯定没人会发现他这个坏习惯吧?”

有时,当点名的铃声响起,他便会走到窗户边,往街对面望去;他的视线穿过校园的栅栏,落在远处那正列队经过长凳的一排排瘦弱的学生身上。岁月更迭,旧人去,新人来……然而,他仍然记得他教过的学生的名字……杰斐逊、杰尼斯、乔利恩、尤普、金斯利三兄弟、金斯顿……你们如今身在何处,去向何方?……威克特太太,麻烦你,在打预备铃前,能不能给我拿一杯茶呢?”

战后十年过得极快,世界发生了巨变,各种发展问题接踵而来。经历了这一切的奇普斯看着其他国家的情况,深感失望。鲁尔危机[3]、恰纳卡莱危机[4]、科孚岛事件[5]——这个世界有太多的不安。然而,在他身边,在布鲁克菲尔德,甚至往更大的范围说——在英格兰,仍然有一些东西令他为之心醉,那是古老的、没有随时间消逝的东西。他越来越觉得除英格兰以外,整个世界就是一团糟,而英国竟为这样一个世界牺牲了那么多——也许多得过了头。不过,他对布鲁克菲尔德倒是很满意。它是植根于时间、变迁和战争都无法摇撼的事物之中的。从这个更深层的意义上讲,它是如何做到历经万事而无丝毫变化的?这真让人好奇。在布鲁克菲尔德,虽然个别人骂脏话和作弊的现象变多了,但是学生们整体还是变得更彬彬有礼,欺凌弱小的事不再发生了。师生之间的友情越来越真诚了——前者不再那么自大,而后者也少了点奉承之心。一位刚从牛津大学毕业的新老师居然允许6年级的学生对他直呼其名。但奇普斯不赞同这种做法,相反,他还有点震惊。他对有的人说:“他干脆……呃……在期末报告上落款……呃……‘你亲爱的’好了,你说是不是?”

1926年大罢工[6]期间,布鲁克菲尔德的学生们在有蓬货车上屯满了粮食。罢工结束后,奇普斯情绪极为激动,这是自战争结束以来,他未曾感受过的。这片土地上的确发生了一些重要的事情,只是它们究竟意味着什么,尚无人知晓。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英格兰的激情之火又一次燃起来了。然后,在那年的毕业典礼宴会上,一位美国的访客强调说这次大罢工让英国损失惨重,奇普斯却回答道:“的确如此,不过呃……要做宣传,总是要花大代价的。”

“做宣传?”

“对,难道不是吗?呃……就是做宣传——而且还是非常好的宣传,是不是?罢工一周……呃……而且没有一个人牺牲——甚至没开一枪!要在你们国家…就算是抢一家酒馆……呃……也会死不少人!”

这话把大家逗得哈哈笑……只要有他在,只要他开口,准能逗乐一片。他一直以来都以搞笑能手闻名,而且大家都期待听他讲笑话。开会时只要是他站起来说话,哪怕他只是坐在桌旁说,听的人就会露出期待的表情,迫切地等着他的笑话。他们希望奇普斯讲点能让他们笑出来的笑话,而他倒也从不负众望。甚至在他还没讲到好笑的地方时,大家就已经笑出来了。之后他们会说:“老奇普斯真有意思。不论什么事,他总能挖掘到它好笑的一面,这一点真是棒极了……”

1929年后,奇普斯再没离开过学校,甚至当往届学生邀请他去伦敦参加校友晚宴,他都没去。他担心自己会感冒,而且夜里他越来越容易感到疲倦。不过,天气好的时候,他就过街去学校。而且他仍然热情款待来家里看他的学生。他身体的各方面也都还好;他没有任何烦心事。他的收入完全够用,而且他还用一笔小小的资金买了一些无风险的股票;经济大萧条[7]时也没遭到多大损失。他给别人捐了不少钱,捐赠对象里既有带着一肚子苦水来看他的人们,也有学校里的各种基金会,还有布鲁克菲尔德布道会。1930年,他立下了遗嘱,将部分遗产捐给学校的布道会和威克特太太外,余下的财产在布鲁克菲尔德设立了一项开放奖学金[8]。

1931年过去了……1932年过去了……

“老师,你觉得胡佛[9]怎么样?”

“你觉得我们是不是恢复金本位制[10]比较好?”

“老师,总的来说,你觉得现在情况怎么样?会有好转吗?”

“嘿,奇普斯老爷子,什么时候才有转机?你经历了那么多事,肯定知道。”

每个人都会问他问题,好像他既能预知未来,又对万事万物无所不知——慢着,还有个原因——他们喜欢奇普斯用玩笑话来回答他们的问题。比如——

“嗯,海德森,当我还是个……呃……非常年轻的小伙子时,就有人对他人许诺说……呃……可以用4便士换9便士。不知道有没有人……呃……真的拿到过那9便士,不过……呃……现在我们国家的统治者倒是找到了用9便士换……呃……4便士的法子[11]。”

大家哄笑一片。

他在校园里散步时,偶尔会碰到调皮的低年级学生,他们故意问他问题,目的只是为了抢先听到奇普斯的“最新”笑话,好向别人炫耀。

“老师,请问,你怎么看五年计划[12]啊?”

“老师,你觉得德国人是不是还想打一仗啊?”

“老师,你去过那家新影院没?几天前我和朋友去过。在布鲁克菲尔德这么个小地方,居然有这么高档的影院。他们居然有沃利策[13]耶!”

“等等,到底……呃……什么是沃利策?”

“是点唱机啦,老师,是影院里用的点唱机。”

“噢对……我在大广告牌上看见过这个名字的,不过我一直以为……呃……那是一种……呃……香肠呢。”

他又把大家逗乐了。

“嘿,各位各位,奇普斯又说了个新笑话,非常好玩,当时我正在和老奇普斯说新电影院的事,然后……”

[1]里维埃拉:原本指意大利利古里亚的海岸,又译为“里维耶拉”。现有多个地方名为“里维埃拉”,包括英国海滨度假胜地托贝,地中海沿岸的意属里维埃拉和法属里维埃拉。(译注)

[2]国际联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国际组织,旨在减少武器数目及平息国际纠纷。(译注)

[3]鲁尔危机:1923年1月11日,法国联合比利时,以德国不履行赔款义务为借口,出动10万军队占领德国的鲁尔工业区,酿成“鲁尔危机”。(译注)

[4]恰纳卡莱危机:1922年9月,土耳其军队为保卫达达尼尔海峡中立区对驻扎在附近的英法两军发动的的威胁性攻击行动,称为“恰纳卡莱危机”。(译注)

[5]科孚岛事件:1923年,希腊王国和意大利王国之间发生的外交危机。(译注)

[6]1926年大罢工:1926年4月30日英国矿工工会发动了全国煤矿工业大罢工。总罢工持续九天,高潮时罢工总数接近六百万人。除煤矿工业外,电气、钢铁、铁路、建筑和印刷行业的工人均参加罢工。所有的大工业中心都陷于瘫痪。布鲁克菲尔德师生屯粮便是因为罢工导致的粮食服务失序。(译注)

[7]经济大萧条:1929年至1933年之间的全球经济大衰退。(译注)

[8]开放奖学金:任何人都可以申请的奖学金。(译注)

[9]胡佛:赫伯特·克拉克·胡佛,美国第31任总统。美国经济危机期间,胡佛的一系列措施未带来任何起色,自此失掉人心。1932年大选为富兰克林·罗斯福所击败。(译注)

[10]金本位制:金本位制就是以黄金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世界经济在1931年9月21日进入了最困难的时期,由于法国与荷兰挤兑英镑的现象激增,英国1931年无奈之下脱离金本位制。(译注)

[11]用9便士换4便士:经济危机期间,各国发生了通货紧缩,商品和劳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下跌。“用9便士换4便士”是通货紧缩的形象说法。(译注)

[12]五年计划:在1928年至1932年5年期间,苏联共产党和政府为摆脱苏联落后的农业国面貌而实行的大规模有计划的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译注)

[13]沃利策:创自17世纪的沃利策是一家音乐器材公司。在20世纪30年代,沃利策开发出了具有自己特色的自动点唱机,每年生产45000台点唱机,非常受欢迎。奇普斯之所以将点唱机看成香肠,可能是将点唱机上圆拱形的装饰认作了香肠。(译注)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