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小说

波波小说>中国村庄数量 > 第17部分(第1页)

第17部分(第1页)

个孩子不也很好吗?只要把孩子培养得有出息,我看比生多少个都好。”

孙老太晚年的大多数时光都是在六个女儿家度过的,说到这一点,还有一个特别有趣的故事,那就是孙老太痛骂女婿的故事。孙老太由于一身疾病,饱受病痛折磨的她到了晚年脾气也有点怪异,听说除了对待她唯一的儿子之外,对任何子女都是“张口就骂”。女儿们也似乎能理解母亲的痛苦,骂到不可忍受的时候,要不就找到自己的弟弟来倾诉一番自己的委屈,要不就只好独自默默落泪了。在农村,女婿一般被看作比较尊贵的客人,别说辱骂,即便责怪的话都不会轻易出口。但是孙老太却不是这样,她住在哪个女儿家里,就基本上仇视哪个女儿以及女婿。

有一次,老四的女婿不知深浅,在被孙老太痛数了一通如何不孝顺之后,满肚子委屈地抱怨:“既然我们这么不孝顺,既然老舅(老七)这么好,你为什么一直住在女儿家,而不去住你儿子家里呢?”孙老太听后,勃然大怒,据说是不停气地连骂了三天三夜,而且不吃不喝。最后连老四的公公都出面了,在农村的这种场合中,老四的公公也许是最具地位、最有影响力的说客了,然而只能劝得孙老太开始吃饭,却劝不得孙老太停止咒骂。无奈之下,只有把孙老太的小儿子老七请去。老七一去大怒,指责孙老太为何这般不知好歹,四姐四姐夫这般孝顺,为何无事生非。经老七一番指责,孙老太顿时就老实了。老七心疼姐姐姐夫,想把孙老太接回家去。不料孙老太竟然悄悄地把老七拉到一边,神秘兮兮地对老七说:“我不能回去呀,我回去不就是吃你吗,我就要吃你姐姐,我不能便宜了她们。”虽然孙老太的话让人哭笑不得,但她一直把女儿当外人、把儿子当自己人的观念却清楚地显现出来。无怪乎孙老太的女儿们都感慨:“吃着喝着我们,敢情我们从来都被你当作是外人呀,你老太太不说出来,我们还不知道呢!”。 最好的txt下载网

从众与选择——农民的生育策略(3)

但是,孙老太最终还是客死在四女儿家里。那是一个农忙季节,孙老太这次一反常态地没有像往常那样,赶回家来帮助小儿子秋收,因为她确实也帮不上忙。然而,一天孙老太忽然声称身体不舒服,四女儿问是不是通知老七,孙老太坚持现在正是家里收割豆子的时候,老七太忙,等几天再说,然而就在那天夜里,孙老太逝去了。事后,有人分析说孙老太可能早已经感到了自己时日不多,为了不影响儿子秋收,所以才没有像往常那样,坚持回家,她是宁可影响女儿绝不影响儿子呀!

二、故事背后的故事

(一)男女的差别

在孙老太的故事中, 孙老太多次强调她的小儿子——老七和他姐姐们的不同。可以说,在孙老太心中,她和当时的绝大多数农村妇女一样,对孩子一直采用的是粗放式的养育方式,她并不特别在乎是不是会有孩子中途夭折,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一点也不在乎多一个还是少一个”。但是,正如她自己坦言的那样,对老七她的态度完全不同于其他孩子。她在乎老七,不是因为别的,既不是老七最小,也不是因为老七最可爱,而是因为老七与众不同。关于农村年轻父母因为孩子性别不同,而对待他们的态度迥异的例子很多,也许孙老太的做法并不典型,但人们认为也基本上反映出了孙老太的性别意识的特点,自认为是“不患男女,而患多少”。在这方面还有一个例子就是孙老太认为女儿们相互继承姐姐的衣服是正常的、合理的,而老七则不能。注意她给出的理由并不是她对老七的偏爱,而是看似非常公平、非常合理的理由,老七的性别与她们不同。

在农村,这种现象也很普遍,就是父母大多数从不公开承认自己重男轻女,也不愿意别人说自己对男孩有偏好,即使事实上瞎子也能看得出来。他们往往为自己对男孩偏爱的行为找出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以使自己的行为合理化。很多为人父母者都一边嘴里强调着闺女儿子一样,另一边事实上对儿子却总是更娇惯。也许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确实从心里也认为不该重男轻女,重男轻女是封建思想,是错误的,但是现实生活中又不得不遵循传统的习惯和周围人的普遍做法。这正如孙老太对别人的回答:“别人都这么做,我也只好这么做了。”由此可见,在农村中要确实根除重男轻女的做法,也不仅仅是转变了人们的观念就万事大吉的。人们的一些具体日常生活的实际行为往往与他们的观念不一致。对于他们来说,很多女性的性别偏好行为的产生并不是有意识的,而是不自觉的,是一种习惯行为。一向自以为开明的孙老太就是一个很鲜活的例子。

进一步说,由于中国长期存在着男性的传承观念及经济、文化的男性强势作用,所以女孩的效用一直难以得到承认。女孩的效用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心理上的需要及情感慰藉的作用。可以说,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由于社会经济文化几方面的共同作用,女孩从一开始就以与男孩不平等的地位出现,自然她的效用在人们心目中也就没有体现出来。

在孙老太的生命历程中,有一段很“精彩”的片段。那就是孙老太骂女婿的那个故事。人们说起这个故事来,总是眉飞色舞。虽然大家可能对这个故事的诠释不同,但有一点很一致,那就是孙老太清楚地把女儿划分为外人的做法得到了一致称道。无论是住在女儿家还骂女儿不孝顺,还是为了不打扰儿子,宁可死在女儿家;无论是她为不和老七回家而找的理由,还是老七一发怒她就收敛自己的态度,都一直被人们当作正面材料“宣扬”着,盛赞老太太如何“英明”。在我们心里一直奇怪一个问题:为什么老七的话就那么具有说服力,为什么只有老七敢对孙老太发火呢?仅仅是因为孙老太对他从小的偏爱吗?还是因为有更深刻的背后原因,比如是个男性。孙老太对唯一的儿子老七的让步其实是对男权文化的妥协吗?我们更倾向于后者,从她事后对儿子所说的话中分析,她把女儿当作外人,这不是典型的封建男权文化的思维吗?有这种思想观念,那“夫死从子”的“三从四德”对于孙老太又有什么不可能做到的呢?

从众与选择——农民的生育策略(4)

如果我们把目光绕到这件事情的背后,就可以发现:由于传统乡村社会从夫居的习俗,已婚的女儿要搬至丈夫的居处与其同住,并生子为夫家传嗣,因此女儿出嫁后在身份上有所转变,不再属于原生家庭的一分子,父母也认为应与儿子及媳妇同住,并由儿子与媳妇负担起生前奉养、死后祭祀的责任。由此,父母基于女儿与儿子的家庭成员身份不同之因素,在人力资本的投资上,可能较愿意长期投资在儿子身上,对于女儿的人力资本投资,则往往只愿意投资到女儿有足够能力回馈父母时即停止。至于在非人力资本的投资上,父母或许便是因为这种代间契约的互惠关系,较愿意将多数或全部财产分配给儿子,而较不愿分给将来会或已经嫁入别人家的女儿。

简单地说, 对于和孙老太一样的许许多多的农村女人来说,她们一生的任务和使命就是为了能够生养儿子。她们的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意识与我国农村地区盛行的性别偏好之间是有着某种契合的。这种契合正是性别偏好赖以传承的“营养基”,有了“营养基”,性别偏好这种社会文化现象才能“经久不衰”。也可以说,农村妇女个体和代际之间的生命历程相似性和稳定性是性别偏好生成的根本原因。

(二)乡村生育的理想子女数

从理论上来说,生育子女的数量是依据妇女生育期的长短及生育能力的高低来决定的,它有着一定的自然价值。但是在实际上,很少有妇女能够最大数量地生育。即使在乡村社会,妇女们也并不是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生育越多的人越光荣。比如,孙老太就从来没有为自己强大的生育能力自豪过,甚至有人认为她多少都有点自卑,从她有意地隐瞒和歪曲两个女儿生日的举动中就可以看得出来。农村人们在行为上更多地追求的是一种从众,即别人怎么样,我也大概怎么样。这反映到生育行为上,同样有效。人们的生育行为,尤其是生育次数和生育能力都不是追求无限多,而理想的模式应该是与大家差不多。这个从众的心理在现在的农村生育活动中,依然起到了很大的影响作用。譬如有的地区大家都生育一个孩子,那些想多生育的人就会感到压力而自发地控制自己的生育次数,而如果一个地区人们的生育次数都比较多,那么想少生育的人也会感到压力,就会千方百计地增加自己的怀孕次数。在孙老太的故事中,孙老太正是因为自己的生育次数大大超过了村里周围人的平均数,而且还不可思议地在一年内生育了两次,感到很丢人。

传统中乡村社会生育的基本价值在于传宗接代,这个传宗接代的观念即使在变迁的社会中亦不容易改变,因此会有尽管理想子女数已随社会变迁而变少,但对男孩的偏好仍然不变的情形。受制于传宗接代的要求,身为妻子,就需要为夫家生下子嗣,最好是生男孩。能够生育男孩是女性为人媳妇分内应做的事,因此女性较男性承受更多家族传承的责任和压力。若没有替夫家生一儿半女,女性在夫家中的地位便不受重视。中国自古以来,不孕、无子常被看做是妇女的过失,光是这个问题,就足以让女子被丈夫休掉,逐出夫家。到了现代,已无休妻的制度,但女性若未尽到生育责任,仍有可能被夫家嫌弃,或被他人奚落。为了符合社会规范,摆脱不孕、不生男的污名,传统媳妇遂有可能选择实践生育的行为,但不见得是依据自我意愿而生孩子,尤其是无法自主选择一生生育几个孩子。 。。

从众与选择——农民的生育策略(5)

L村的女性普遍生存在传宗接代的压力下,能够生儿子是很光荣的事情,如果头胎是男孩,可以减轻不少舆论纷扰,如果头胎是女孩,通常会受到众人的关切,只得继续生育,直到生出儿子为止。除非本身喜爱女孩,不然,女性对生男或生女的期望多少都受到传统的重男轻女价值观所影响。L村女性在孩子数量的期望上,以两男一女或两男两女最为普遍,这一样受着传宗接代观念的束缚。生两个男孩比较“保险”,一个出了事情还有另一个可以传承姓氏。生女孩则是因为早晚要嫁人,不要生太多,一个女孩就够了,要不然就是有男有女刚好两对不会有人落单。另外有少数女性,大约三十岁以下,包含已婚和未婚的女性,对于理想的儿女数量则明显少于前述妇女的期望。她们有人以为子女一对,有男又有女的家庭结构是很完美的,两个孩子可以一起长大,不会孤单。也有人满足于只生一个孩子。更有少数女性因为庞大的经济支出与社会治安恶化而不愿生孩子,直接挑战传统思维。

(三)农民生育的责任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在孙老太的生活世界中,结婚的目的就是为了生育,能否生育、有没有男孩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生理上的事情了,它关系到自己的人生意义,已经融入了她的血液中,是她人生幸福感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她可以贫穷,但不能不生育,尤其不能不生男孩。在孙老太这样的农村妇女的生命周期中,没有其他的成就(例如,科学技术上的、艺术上的、政治权力上的目标和成就),其成就感遂沉积在养活自己和养活后代这两件事上面。

人类学的大量研究也表明,生育不单是富于社会性的行为,它往往关联着各自文化的价值体系,甚至连带着个体的人生意义。中国数千年来,将传宗接代确定为最大的人生任务,传宗接代构成了一般中国人安身立命的基础。每个人都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还要子子孙孙传下去,从而香火不断,生命不息。有限的生命因为可以融入子子孙孙向下传递的无限事业中,而具有了永恒的意义。无论现世生活多么艰难,只要可以延续子孙,就会有光宗耀祖的希望,就值得忍耐和坚守。

在农村,大多数农民的观念里,生育一个男孩直接关联着人生的终极意义,是他们生命逻辑里不可或缺的环节。在这个故事里,孙老太已经在她的生命历程中把生儿育女当作了一条不可逆转的轨迹,将生育儿子视为自己为人妻、甚至为女人的本分。在她看来,生育儿子成为一种肯定自己为女人的方式,借母亲这个角色找到自己的定位,并从中证明自己是一个正常的女人,而不是有缺陷的或不正常的。

在L村,生儿育女至今仍被村民认为是家庭最重要的事情。妇女自当新娘的那一天起,无论是从迎亲、闹洞房的习俗中,还是从婆婆、丈夫及周围亲属的眼神言语中,都可以看到对孩子的期盼。一个新婚半年的妻子,如果还没有一点怀孕的迹象,肯定要受到婆婆旁敲侧击的盘问。若时间再长仍没有妊娠的征兆,婆婆和娘家妈便开始焦急不安,怀疑她有病。这时婆婆就会动员丈夫带妻子去看病或做检查了。

生育被家庭如此重视,是出自对传宗接代的需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视生育为婚姻主要目的的传统观念在相当一部分农民中仍然存在。为保证祭祀祖先的香火不断,生育男性子嗣成为夫妇的最大义务。这也正如费孝通在《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一书中提到生育的意义,不只是生理上的生产、抚育,还有社会知识的传承,生育制度也就是这样一代传一代的“社会继替”。

从众与选择——农民的生育策略(6)

对某些L村的女性而言,生孩子的意义与目的并不需多加思考,即可获得答案,亦即繁衍后代,为夫家传承子嗣。表面上说来,只为生孩子而生孩子的生物性行为是没有太大意义的。若我们回归到传统文化强调“多子多孙多福气”、“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特质来探讨,则这些女性的看法就具有文化上的意义,生育子嗣实际包含了社会认知的传承。中国自周代以后实施父系宗法制度,由家族中的男性传承家系,再加上传统社会农业生产活动多由男性负责,因此形成了“多子多福”、“重男轻女”、“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生育价值观,大部分的人都会将传宗接代的生育大事放在人生规划中。

在农村人们眼中,生育已经不是个人的选择。不育,即使是自愿的也不能是一种生活方式,生育已经成为一个人生命中不可推卸的责任,是一个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一个人成熟或者说完全独立的标志。所以,许多人认为一个人不可能自愿选择或者放弃使自己完整、使自己成熟的机会。在他们眼里,不生育者更多是实践或者说体现着许多人心中都十分认可的一句民谚“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其实这也怪不得他们,在一个变化缓慢或者说一成不变的农村社会中,或许只有孩子诞生之类的事情才能够激起人们一种对生命、对生活的新希望,使他们体会到一丝变化。

在农村,结完了婚就等于进入待生育状态。在他们的生活轨迹中,结婚、生育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事,除非是生理的原因,否则结婚后不生育是不能被理解的。这种生育的精神动机,在广大的中国农村是具有普遍性的。他们的全部就是为了挣那一份养活自己及家人的生活必需品,除此之外,没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